文/雲柱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居服員的服務項目中,有一項是協助個案沐浴及洗頭。居服員雲柱分享,洗澡看似小事,卻是很難拿捏時間的服務項目,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項呢?尤其當服務對象是失智者時,也會增加一些困難度。無論你是親自協助長輩沐浴的照顧者,或是有為長輩申請居服員沐浴服務,藉由本文可了解長輩沐浴時可能遇到的各種狀況與處理方式。
如果今天進場服務的爺爺奶奶有好幾個項目,其中有協助沐浴和洗頭,經個案同意,通常我都會先帶他們去洗澡,因為此項目最難拿捏時間。
步驟相同 今天卻指責「你沒洗乾淨」?
不僅僅是每個人的洗澡習慣不一樣,就算服務這位個案已經一年多了,每次洗澡的步驟都相同,他也是有可能忽然在今天洗澡時跟你說:「你沒洗乾淨。」
你說,這怎麼可能?我每次洗澡的步驟都一樣啊。
是啊!一般人的確如此。
但失智者則非—正因為頭腦和身體出狀況了,才需要居服員進場照顧。
失智症會影響爺爺奶奶們的短期記憶力,使他們忘記一分鐘前你才剛幫他洗完頭,於是叫你再洗一次,有的個案還會生氣地指責你,怎麼沒有幫我洗頭髮就直接洗身體。
遇到這種情況,我會看爺爺奶奶的個性,比較直的個案,我會二話不說直接洗第二次,還會請他親自用手多抓幾下,詢問抓得滿意了嗎?滿意了才開始沖水。若個性比較溫和的個案,則會先說剛剛已經洗過囉,若個案堅持,當然就是再洗第二次,沒問題的,個案的需求被滿足到比較重要。
長輩邊洗澡邊排泄 該怎麼處理?
若今天進場服務的爺爺奶奶失智狀況比較嚴重,則有可能一邊洗澡一邊排泄,那麼就得等排泄結束後才能繼續洗澡,否則沖洗身體的水會讓接排泄物的便盆滿出來,很難倒入馬桶,不好操作,同時也會干擾到正在排泄的爺爺奶奶。
爺爺奶奶可能會很不好意思地跟你說歹勢啦,真的很抱歉之類的話。此時我一率回答:「上出來很棒啊!這表示排泄正常。很好啊!」如果爺爺奶奶還是一臉歉疚,我便會加碼說:「上出來我就放心了。慢慢上,別顧慮我嘿。」
有人可能在遇到長輩在洗澡時上大號會感到困惑甚至生氣。其實大家可以試著同理一下。假設你一天24小時都包著尿布,一直忍受著內褲溼溼的感覺(女性應該很有同感,這感覺和月經來時很像),好不容易洗澡的時候有人幫你脫下來了,溼溼的感覺不見了,是不是下意識覺得現在可以安心上大號了,不用擔心上完後內褲不僅溼溼的還會臭臭的很不舒服,這是很自然的反應。
用手抓大便抹在牆上的情況,同樣也是如此。長輩感覺到有東西在屁股溼溼黏黏的很不舒服,對已經失智的他們來說,最快且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丟掉。他們的腦袋已經忘記還有更好的方式,就是叫人來幫忙處理或是自行去上廁所,並非故意惡作劇,增加照顧難度(有的個案好像真的是故意,那就請好好觀察吧)。
接著,考慮一下要不要開電暖爐,或給個案披個大浴巾之類的,免得暫停沖熱水的爺爺奶奶覺得冷。
如果是輕度失智的爺爺奶奶,我就會在他身體安全的情況下退出浴室,請他上好廁所再叫我進去,給他能安心蹲廁所的隱私。
若是失智中度的個案,我則會待在浴室內,視個案身心情況考慮要不要背過身子,給予隱私。
讓長者自行清洗在意處 從旁輔助遺漏細節
協助洗頭洗澡的順序和用具,依照爺爺奶奶的習慣而定。
就我目前遇到的情況,大多先洗頭、洗臉,最後洗身體。用具的話從用手搓、沐浴球和小毛巾都有。如果和家屬溝通良好並經濟無慮的話,有時我會看情況建議家屬準備2個沐浴球和2個沖水用的勺子。
一來滿足個案自行清理身體的慾望,如果不是失智太嚴重或刻意擺爛,通常都會急著自己洗澡,依照失智程度不等,某些個案會執著在想洗的地方一段時間,就算搓到皮膚都紅了還是覺得想再洗一下。
若有第二個沐浴球和勺子,居服員就能自行幫爺爺奶奶清洗他們遺漏的地方,以及洗不到的後背、屁股和腳趾,便能控制進浴室的時間不至於超過服務時間,以免爺爺奶奶在浴室待太久而增加感冒的機率。
也不會為了趕在時間內完成協助沐浴的服務,得和個案借沐浴用品好完成清潔,導致中斷爺爺奶奶想自行清洗的慾望,他們能在時間內盡情地搓洗自己的身體,一舉兩得。
在短短的協助洗頭洗澡的時間內,居服員得準備好接水、洗澡的用品,洗完澡還有穿紙尿褲、穿衣服、吹頭髮,將爺爺奶奶送回客廳或房間後,也得進行收拾浴室、拖乾地板、清洗拖把等後續步驟。時間如果拿捏不好,一開始的確有些趕。所以時間內能不能完成整套服務流程,大多靠經驗以及爺爺奶奶們這天的配合度。
若今天長輩的精神狀況特別虛弱,這時需主動積極協助,加快洗完澡的時間,好讓個案早點休息。
反之,我也曾遇過去服務時爺爺奶奶的精神特別好,全部都堅持自己洗,不要我插手。這時就只能視情況而定。
通常我會鼓勵說:「太棒了!自己洗很棒啊!來,沐浴球給你。」然後趁爺爺奶奶不注意的時候(失智造成的固著行為會讓他們執著在自己在意的地方。譬如說。特別在乎手有沒有洗乾淨而一直洗手),清洗他們洗不到的地方。
個案大多不會發現,因他們對身體的敏感度和一般人不一樣了,所以才會常常洗不乾淨、身體殘留異味,正因為如此才需要居服員進場協助。
觀察身體狀況 並協助擦乳液與鼓勵喝水
頭和身體都洗完了,接下來在擦乾身體穿衣服之前,我會觀察一下爺爺奶奶的身體狀況,像是皮膚有沒有出現壓傷、泛紅或不明斑點,指甲是不是需要修剪了,變瘦了還是變胖,再考量需不需要詢問長輩甚至往上回報。
如果是罹患糖尿病的長輩,須加強注意腳趾的情況,如果有傷口就會直接往上回報,好讓家屬一起督促傷口癒合。
送穿好衣服的爺爺奶奶去休息前,我一定會做的有兩件事情,一是擦乳液、二是喝水。通常長輩的腳都很乾燥,協助他們養成擦乳液的習慣很重要,避免皮膚太乾引起搔癢。(相關閱讀:照顧父母最重要的9件衛浴小事:能舒服地洗澡,即是幸福)
喝水則是長輩常因走路或起坐不便而減少喝水。洗澡對他們來說是運動時間,洗完一定會口渴,此時便是勸他們喝水的好時機。我進場服務到現在,還沒遇過洗完澡拒絕喝水的長輩。如果家中長輩不愛喝水,可以趁此時養成習慣。
到後來反倒是爺爺奶奶會主動說要喝水,所以是可以培養看看的。
(本文摘自雲柱著,《居服員,來了!我來幫你填補這個家的照護空白》,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