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理謙 攝影/影巷26號 場地協力/慢慢Bistro 內文圖片/林三元提供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男性退休後,如何找到新的重心,過得更快樂?林三元曾是台灣微軟副總、中華電信基金會執行長,8年前離開職場後,他重拾兒時的技藝,轉型為草編老師。他當街頭藝人、在社大教課,人不僅變得更輕鬆、自在,還交到許多新朋友!
與前台灣微軟副總、中華電信基金會執行長林三元見面這天,剛好是川普宣布高關稅政策後的第一個台股開盤日。
面對股市大震盪,許多人身陷愁雲慘霧,林三元卻一身輕裝、背包邊插著一支芒草,晃晃悠悠來到咖啡廳。他興高彩烈地跟店內客人介紹自己的草編作品,手上拿著草編鱷魚和小螃蟹比劃,彷彿世間俗事皆與我無關。
但他坦言,若是回到從前,自己絕對不是這樣。
2002年,他在納斯達克投資的一檔股票下市。帳面資產曾高達約台幣2億7,800萬元,卻在一夕之間歸零。同時,他確診呼吸中止症,不得不開始注意健康、建立運動習慣。那一年,他44歲。
於是,他開始往大自然走。接觸土地後,心中曾經只有數字的他,終於學會關照自我。
「如果你的眼睛裡只有錢和股票,你會對很多事情都沒感覺。甚至親人、好朋友離你越來越遠,你都不知道。」他笑道:「有位大學同學在我沒錢的時候跟我說:『三摳(台語:三元),你現在才像個人。你知道你以前講話多囂張嗎?』」
受《漢聲》創辦人啟發 將推廣草編文化視為使命
今(2025)年67歲的林三元出生新北平溪礦工家庭,從小,母親用隨手取得的芒草做成草編玩具,逗孩子們玩。上了大學,與同學外出郊遊時,他也學著就地取材做草編,與大家同樂。「一摺出來,女生就靠過來,比吉他還厲害。」他笑說。
但出社會後,他一路往上爬,離草編也越來越遠。
直到擔任中華電信基金會執行長後,某次,他前往拜訪《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兩人暢聊文化傳播。離去前,黃永松拿了一本已絕版的《中國童玩》,隨手一翻,剛好書頁上印著一位阿嬤,手拿草編蚱蜢。
「老師問我:『基金會能不能想辦法,用創新的手法,讓草編回到台灣人的生活?』」林三元心頭一震,瞬間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他回覆黃永松,自己會做的草編,可能比這位阿嬤還多!
「當初如果沒翻到那一頁,我現在可能也不會做草編推廣。」他說:「草編對我來說不只是興趣,而是使命。」後來,他赴美東6個城市巡迴教學,將草編技能傳授給各地種子教師。而這,也為他的退休生活主軸奠定基礎。
林三元曾任高階經理人,退休後走入自然推廣草編文化。
退休後當街頭藝人、社大講師 也用草編跟路人交朋友!
2017年離開職場後,林三元如願考取街頭藝人證照,並擔任社大講師、教授草編,學生年齡層從4歲到10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