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父母難公平,只能「各憑良心」!吳念真:我們這輩能做的,就是不造成孩子負擔

吳念真認為,無論是照顧或後事,與其叫下一代處理,不如自己趁早安排。
吳念真認為,無論是照顧或後事,與其叫下一代處理,不如自己趁早安排。
2025.04.11
62,772
作者|顏理謙
責任編輯|王美珍

吳念真認為,無論是照顧或後事,與其叫下一代處理,不如自己趁早安排。

作者|顏理謙 2025.04.11

責任編輯|王美珍62,772

採訪/王美珍、顏理謙 文/顏理謙 攝影/日常散步.李盈靜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男性,一定比較不會和孩子溝通嗎?導演吳念真可以和兒子說上3小時的話,還把自己未來的葬禮都交代好,一切以「不造成孩子的負擔」為最高指導原則。他如何成為孩子的好朋友?面對手足之間照顧父母的不公平問題,他如何面對?

照顧父母,手足間如何公平?「太難了,」吳念真說。

「家人間很難撕破臉,每個人都壓抑在心裡。」他感概:「一個朋友講,到最後其實就是4個字:『各憑良心。』」

經歷了父母離世、孫子出生,熟年階段的哀愁與喜悅,72歲的吳念真了然於心。也因如此,此刻再談16年前的《人間條件四》一樣的月光,感觸更強烈。

這部戲由林美秀和黃韻玲主演,在身兼編劇與導演的吳念真口中,是「人間系列最殘酷的一集」。故事講述一對個性、學歷和工作截然不同的姊妹,彼此之間的情感和衝突。林美秀飾演憨厚的姊姊,賺錢支持妹妹留學,在清潔公司工作。黃韻玲則是天資聰穎的妹妹,擔任外商公司主管,總是瞧不起姊姊。

這樣殘酷的拉扯,在台灣社會並不少見。

「獲得最多資源的人,是回饋家庭或社會最多的人嗎?我發現不是。」吳念真觀察,許多家庭裡,父母通常把資源放在最會讀書的小孩身上,但孩子長大後,不一定懂得回饋,甚至會看不起兄弟姊妹,忘了別人的犧牲。這樣的人平時說話最大聲,遇到問題卻閃最快,長輩需要照顧時,更是典型「天邊孝子」。留在父母身邊的小孩,內心則滿是委屈。

他認為,無論是照顧或後事,與其叫下一代處理,不如趁早安排。「我們這輩都受過新式教育,生死之事應該都清楚。所以,你要先理解你的小孩,然後做出適合自己晚年的決定。」

多年照顧父母太折磨  坦然交代兒子:接下來辦的喪事就是我們了

吳念真不避諱談生死。他認為,不造成孩子的負擔是第一要件。之所以這麼想,來自於自己的照顧經歷。箇中煎熬,烙印在心。

文未完!免費加入會員觀看

加入《50+》會員,3大好康免費升級

  • 讀好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 玩活動:參加會員限定活動
  • 學知識:《50+生活百科》熟齡知識庫免費看
Info

《人間條件四》一樣的月光


故事綱要:一個屋簷下住著學歷與職業高低不同的一對姊妹。北上打拼的兩人,各自有著不同的責任與期望,個性憨厚認分的姊姊,畢業後扛起父母的責任,努力賺錢援助妹妹出國念書,找了一份清潔公司的工作。而妹妹從小資質聰敏,留學歸國後在外商公司擔任主管,卻對生活充滿憤怒,不可一世。價值觀不合拍的兩人,衝突一步步引爆……。


售票:兩廳院OPENTIX售票系統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