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找一個朋友吃飯,人生沒遺憾!小冬瓜:如何規劃創意生前告別式?3步驟比你想像中簡單

生前告別式未必是此生的終點,也可能象徵告別遺憾,重獲新生。
生前告別式未必是此生的終點,也可能象徵告別遺憾,重獲新生。
2025.03.31
42,748
作者|林芳如
責任編輯|王美珍

生前告別式未必是此生的終點,也可能象徵告別遺憾,重獲新生。

作者|林芳如 2025.03.31

責任編輯|王美珍42,748

文/林芳如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過世後舉辦告別式,親友和主角已經無法彼此言談、相互擁抱;因此,趁還來得及時舉辦生前告別式,近年愈來愈流行。不過,舉辦生前告別式的人,未必都是癌末或重症患者,也可能是身體健康的人。對他們而言,其意義在於告別前半生的遺憾,迎接生命的新可能。想舉辦生前告別式,該如何規劃?

2010年,藉由電影《非誠勿擾2》,許多觀眾第一次接觸到生前告別式,並因此留下深刻印象。不過,當時的社會風氣,舉辦生前告別式仍十分罕見。後來,隨著已故體育主播傅達仁、抗癌鬥士湯佩姿陸續舉辦此儀式,生前告別式逐漸從螢幕上走向現實生活,成為你我愈來愈常耳聞甚或參加過的儀式。

曾替湯佩姿規劃生前告別式的生命禮儀業者、《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一書作者小冬瓜(郭憲鴻)指出,台灣社會對生前告別式的接受度雖有限,但近年舉辦此儀式的人確實有增加的趨勢。

與傳統葬禮相比,生前告別式的形式更加多元,也更能依照主角內心的感受和喜好規劃。透過這樣的方式,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向自己或他人表達愛與感謝,或者向遺憾說再見。

想舉辦生前告別式,該如何規劃?小冬瓜建議,不妨按照以下3個步驟著手:

1. 思考動機

小冬瓜觀察,舉辦生前告別式的人,背後動機大致可歸納為3種類型:

文未完!免費加入會員觀看

加入《50+》會員,3大好康免費升級

  • 讀好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 玩活動:參加會員限定活動
  • 學知識:《50+生活百科》熟齡知識庫免費看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