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200萬人受偏頭痛困擾!如何減少止痛藥依賴?資深治療師教你:一張圖秒懂4類偏頭痛與解痛關鍵點

偏頭痛有4種不同類型,由胸鎖乳突肌或斜方肌的不同緊繃模式引起。
偏頭痛有4種不同類型,由胸鎖乳突肌或斜方肌的不同緊繃模式引起。
2025.03.21
16,512
作者|50+選讀
責任編輯|吳丹華

偏頭痛有4種不同類型,由胸鎖乳突肌或斜方肌的不同緊繃模式引起。

作者|50+選讀 2025.03.21

責任編輯|吳丹華16,512

文章用聽的
00:00 07:16 1

文/史丹利.羅森堡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偏頭痛讓你很困擾嗎?身體治療師史丹利.羅森堡,從他40多年實務經驗歸納出,偏頭痛有4種不同類型,每種類型由胸鎖乳突肌或斜方肌的不同緊繃模式引起。他用一張圖讓患者分辨自己的疼痛類型,就能知道受影響的是哪一塊肌肉,與從何處下手,可達到持久的緩解效果。

在美國,每年有4,500萬人遭受頭痛的困擾,其中2,800萬人患有偏頭痛(2024年台灣頭痛協會統計,全台約有200萬人受偏頭痛所苦)。除了影響生活品質之外,偏頭痛在因工時損失而產生的成本方面也是最昂貴的健康問題之一。光是在美國,這項成本在2005年就估計達到每年170億美元。

偏頭痛(Migraine)一詞源自希臘文,意思是「頭的一側」。如果疼痛不是集中在頭的一側,我不認為那是偏頭痛。偏頭痛通常也稱為緊張性頭痛,疼痛程度從中度到重度不等,通常很劇烈,有時是搏動性(抽動)的,持續時間從2小時到3天不等。它們經常伴隨自律神經功能障礙的症狀。

偏頭痛通常是突然發作,也突然消失;這使得偏頭痛與其他頭痛有所區別,後者有時被稱為「鈍痛」、「兩側頭痛」或「像緊箍咒」,而且慢慢發作、強度逐漸增加、逐漸結束。

偏頭痛可能伴隨其他症狀,像是視力模糊、噁心、嘔吐、疲勞,以及對光、聲音、氣味和觸摸的過度敏感。其他還包括視覺扭曲(看到光環)和頭暈。女性的頭痛也可能在月經週期的特定時間發作。(相關閱讀:偏頭痛吃止痛藥就好、還是該就醫?陳韋達:頭痛是自律神經失調警訊,「123」口訣讓它不再影響生活

一張圖辨識偏頭痛模式  找到能緩解的激痛點

醫生通常根據這些伴隨症狀將偏頭痛分類,而患者也會向我詳細描述這些症狀,包括頭痛開始的時間和持續時長。儘管這些資訊對客戶很重要,但對於身為治療師的我來說,這些資訊並沒有幫助。我知道假如我能治癒他們的偏頭痛,這些伴隨症狀也會消失。

要有效治療偏頭痛,我只需要知道疼痛出現在頭的哪一側,以及兩條主要頸部肌肉的哪些部分受到影響

為了確定這一點,我向客戶展示4種關於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激痛點的圖(這些圖係根據珍妮.特拉維爾醫生和大衛.西蒙斯醫生的研究繪製)。圖中的紅色區域說明這些肌肉緊繃可能引起的疼痛模式。我會請偏頭痛患者確認哪一張圖最符合他頭痛的情況,並精確地指出感覺疼痛的位置。

偏頭痛有4種不同類型,由胸鎖乳突肌或斜方肌的不同緊繃模式引起。請檢視這4張圖,看看是否能辨認出是哪種紅色的偏頭痛模式困擾著你。偏頭痛有4種不同類型,由胸鎖乳突肌或斜方肌的不同緊繃模式引起。請檢視這4張圖,看看是否能辨認出是哪種紅色的偏頭痛模式困擾著你。

每位患者都能夠毫不猶豫地確認哪一張圖最能說明他們的疼痛模式。有了這些資訊,我就能確切知道受影響的是哪一塊肌肉。我主要關注疼痛的模式,這告訴我應該用手在哪裡進行干預,以達到持久的緩解效果

激痛點  肌肉表面神經末梢高度集中

在前面那張圖,你會看到4種不同偏頭痛疼痛模式的圖示,紅色部分顯示疼痛區域。圖中的X標記了肌肉表面的激痛點位置,可以按摩這些激痛點來緩解肌肉的緊繃。

圖中每個X標記的激痛點,是肌肉表面神經末梢高度集中的區域。這些激痛點中的某一些會比肌肉的其他部分感覺更厚或更硬。人們常發現,需要舒緩的激痛點在施加壓力時會感到疼痛

別像按摩般用力深按  只要輕畫小圈、停止並等待

由於處理的是肌肉表面的神經,輕觸通常就足以緩解整個肌肉的緊繃。這與一般按摩不同,通常只需按摩激痛點即可,不需要用力或深按

深按或用力按摩激痛點通常會引起疼痛,還可能適得其反。過大的壓力會使身體感覺不安全,自律神經系統會進入交感神經啟動或背側迷走神經退縮的狀態。這雖然無害,但效率低下,因為身體需要時間重新平靜下來。

可以在激痛點上以畫幾個小圈的方式來按摩,然後停止,等待,直到你看到神經系統反應,例如嘆氣或吞口水。幾分鐘內,疼痛的強度應該會開始減弱或消失。每當需要緩解偏頭痛時,你都可以重複這個治療方法

並不是圖中所有標記X的位置都需要治療。即使X標記的是某個特定疼痛模式的激痛點,但如果你在該肌肉表面的特定位置沒有感覺到任何硬塊或疼痛,表示該激痛點並未受刺激。不要浪費時間試圖舒緩它,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感覺硬、厚或疼痛的激痛點。(相關閱讀:頭痛靠喝咖啡緩解,久了不喝就痛!台灣頭痛學會:改善偏頭痛的每週運動菜單,有效又不會成癮

(本文摘自史丹利.羅森堡著,《迷走神經自我檢測與療癒聖經:為壓力與病痛找到解方!修復創傷、焦慮、憂鬱、自閉症、偏頭痛、呼吸障礙、胃食道逆流等病症的自救寶典》,柿子文化出版)

Info

【健康台灣:超高齡社會的全新解方論壇】

如何成為「一直健康的人」?

2025,是台灣超高齡社會元年。國人平均壽命約80歲,但「不健康餘命」卻高達8年。 從你開始,可以做出改變!

《50+》響應政府健康台灣願景,舉辦 「健康台灣:超高齡社會的全新解方論壇」,從五大最重要面向: 醫療、政策、慢性病、免疫力、心靈,最重磅權威專家齊聚,提供新解方。 讓你活出健康底氣,心裡更有盼望!

點此報名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