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50+整合企劃
燕窩的好,能承受老中醫考究,也經得起現代營養學分析,它不僅大補元氣,其活性營養能幫助我們留住好狀態、提升保護力。熟齡族群想要聰明養生,請選擇天然純粹、不使用化學藥劑、無添加的純正燕窩,精緻且恆久地呵護自己。
金絲燕的神奇餽贈 大自然的生命滋養力
中國人吃燕窩的歷史最早可溯及唐朝,從明代開始,燕窩被列為宮廷御膳,包括《本草綱目》、《本經逢原》、《本草求真》都介紹它,其滋補功效是老祖宗認證過的。
燕窩來自金絲燕,這是一種神奇的生物,小小身軀能飛翔三百公里,精準回到築巢地;牠不會行走和站立,除了不斷飛翔,只會在峭壁或樑上掛立休息,捕食高空昆蟲攝取高活性蛋白質。每到繁殖期,金絲燕的唾液腺會自然腫脹,大量分泌唾液酸,吐出築巢用來哺育幼雛,相當於自建育嬰室。特別的是,金絲燕並不跟小寶寶住在巢內,當雛燕長大離巢,金絲燕便放棄巢窩,下次繁殖期也不會循環使用,因此,燕農等雛燕離巢後再採收,不會影響金絲燕的生態。
若從科學角度來分析燕窩,其活性營養包括粗蛋白、唾液酸、多醣體,以及鐵、鈣、鉀、鋅、銅、鎂等礦物質,以及十幾種水解胺基酸。這些營養素對熟齡族群養生特別好,活性蛋白質容易吸收,每天一片滋身健體,不僅提升保護力,溫潤好消化的特性,無須擔心牙口問題。
突破燕盞迷思 不用化學洗滌更健康
眾人均知燕窩是滋補的好東西,但以前想吃燕窩很麻煩,想買純正的燕窩更不容易。令消費者打退堂鼓的7大原因包括:
1.傳統燕窩經常使用過氧化氫(H2O2)、二氧化硫(SO2)來處理,擔心化學藥劑有害健康。
2.很多燕窩含水量過高,動輒容易發黴,產生不討喜的異味。
3.有不肖廠商以假亂真,用添加物、黏著劑來造假燕窩。
4.產銷不透明,消費者對燕窩分級不瞭解,可能遇到以次充好而受騙。
5.買回家之後,必須處理雜質、清除細羽,極為費工。
6.燕窩品質不一,造成燉煮火候難以掌握,連大廚都頭疼。
7.價格昂貴,多數人無法長期食用。
老行家的創立,起源自孝順母親與珍惜自己的心。出身困苦卻勇於開創新局的李成壽,在成年後體悟「如果不找出時間養生,將來就需要找出時間養病」,於是開始燉煮燕窩為母親和自己保養。由於經常需要出差,他將燕窩燉好裝進玻璃瓶中,一部分送給老母親天天食用,一部分自己帶著吃,也時常送給好友與客戶,久而久之,大家都感受到吃燕窩的好處,頻頻催促他創業量產,這正是老行家首創即食燕窩的起源。李成壽當時有個心願,希望讓燕窩普及化,只要拿起湯匙、打開瓶蓋,輕鬆就能用燕窩養生。老行家的問世,在華人世界掀起以燕窩滋補的風潮。
老行家創辦人李成壽從年輕就注重養生,並矢志讓更多人吃得起燕窩(圖片提供:老行家)。
「尊重自然,生態永續」是李成壽創辦老行家的信念與堅持。香港人稱厲害的專家為「行家」,新企業取名「老行家」,矢志要做得「比厲害更厲害,比專業更專業」,這名稱將企業對品質的堅持,傳遞給了社會大眾。
老行家八方燕 定量燉煮 輕鬆養生
創業之初,李成壽堅持不用化學藥劑清洗燕窩,以致頻頻被加工廠刁難,甚至被嗆「不然你蓋工廠自己做?」他決定貫徹理念,堅持做對的事,來到全球最大的燕窩生產國,在印尼中爪哇島設立了純水加工廠,成功研發出不用藥水只用純水也能順利分離雜質、清除羽毛的加工方式,老行家成為台灣唯一在印尼設廠的燕窩品牌。
吃燕窩是為了養生,為追求價格而用藥水處理和維持燕盞,兩者豈不是矛盾?李成壽思考再三,決定大膽犧牲盞相,突破傳統思維,在2014年首創八方燕,與燕農契作,使用頂級高成本的燕窩來製造,每片四四方方,品質好得沒話說,從此打破傳統燕窩的迷思。八方燕因7大優勢而廣受青睞:
1.以純水清洗,不使用化學加工,天然純粹。
2.不泡水,水溶性活性菁華不流失,能保留高濃度珍貴營養。
3.乾度極高,因為低含水量,可常溫保存15年不變質。
4.離水挑毛處理完善,消費者買回家不必再去雜質,直接燉煮超方便。
5.絕對實重,以每片定量6公克左右的方式生產,燉煮時間與口感可一致。
6.老行家為產銷整合,工廠及通路全部自營可靠。
7.價格實惠且透明,讓更多人吃得起。
為落實高品質,老行家八方燕定期送檢,進行金絲燕定性檢測、唾液酸、胺基酸、無漂白劑、無亞硝酸鹽等檢驗,全方位把關讓消費者更安心。優異品質獲得全球肯定,是台灣第一家榮獲2023世界品質評鑑大賞的燕窩廠商。
老行家八方燕開袋即可燉煮,還能加入各種養生料理,讓食補充滿變化(圖片提供:老行家)。
如今,享受燕窩變得容易了,開袋即燉,操作便利。將一片6公克的八方燕放入燉盅,加100cc的水,此即黃金比例,可依個人喜愛的口感來調整水量,但最多不超過燉盅的七分滿,以免沸騰溢出。外鍋放350至500cc水(約量米杯2至3杯),燉煮30分鐘左右,等燉鍋降溫再小心取出。好燕窩帶有濃郁蛋香味,絲條滑順,冷熱食用皆宜;若冷藏保存,建議在7日內食用完畢。
用燕窩豐富養生食譜 老行家智慧建議
從不會,到熟,到精,到巧,李成壽累積半世紀的燕窩燉煮經驗,已能千變萬化融入飲食之中。他分享品嚐心得,可享受燕窩在口中停留的感覺,再緩緩吞嚥入喉,讓每一口燕窩與身心靈結合,在聞到濃郁蛋香的同時,感受細胞被燕窩滋潤。他建議《50+》讀者,可將燕窩添加進各種料理,豐富自己的養生食譜,例如燕窩黨蔘枸杞魚粥、燕窩燉雞翅、白果雪耳燕窩湯等,道道滋味和諧,既讓食補富有變化,也吃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