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50+整合企劃
時常感到記憶力大不如前,經常忘東忘西,又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專心,甚至突然有時會腦筋一片空白,這些都可能是大腦退化的警訊。不過大腦其實具有可塑性,只要透過心腦平衡鍛鍊,就可延長大腦的保固期,還能預防失智、延緩老化等相關疾病的發生。
每次出門都找不到鑰匙、手機,或是說話說到一半忘了自己要說什麼?年紀越大,好像這種腦霧或健忘的情形時常發生,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是上了年紀後都會出現的毛病,但其實正預示著大腦正在退化。
加上年過40歲後,新陳代謝減緩,不只肌力下降,腦神經細胞也會漸漸減少。心腦保健品牌易思腦協理黃雪茵表示,相較於身體其他器官,大腦的保固期只有20年,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大腦中神經細胞的數量會逐步減少,若不好好維持、持續退化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憂鬱症,甚至是失智症的風險。
睡眠、情緒與大腦健康密不可分
然而除了年齡因素,不當的生活習慣,例如營養不夠、運動不足等也會影響大腦老化的程度,尤其,情緒與睡眠等身心因素對大腦健康影響甚鉅。黃雪茵形容,「大腦就像手機,若因為睡不好、壓力大或是情緒困擾等讓大腦長期過度使用,就會出現故障或效能低落,影響腦部功能。」
其中,睡眠是身體、大腦修復最重要的階段,易思腦心腦鍛鍊師李元華強調,根據科學研究,人在睡覺時腦脊髓液會流入並貫穿大腦,清除我們大腦中的毒素,清理腦中的廢物,同時也讓記憶重新整理,延緩大腦的保固年限。
然而現在有愈來愈多人有睡不著的困擾,無論是壓力焦慮又或是睡前滑手機,都會讓大腦得不到好好的放鬆。加上睡眠和情緒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睡眠不足會增加身體的壓力激素,進而對情緒穩定性造成負面影響,焦慮、憂鬱等情緒問題,也可能導致睡眠障礙,讓大腦逐漸退化。
NFB心腦神經回饋 練腦力也調情緒
不過幸好大腦退化並非不可逆,甚至具有可塑性,可以透過後天鍛鍊學習,維持大腦與心智的平衡,就能保持心智的穩定活躍,打造健康的大腦。
然而每個人的情緒與睡眠障礙成因皆不相同,更經常合併心理、生理、環境等多方因素,怎麼評估自己的大腦的狀態?李元華指出,可以從「腦波」來觀察、測量大腦功能,再透過「心腦神經回饋鍛鍊(Neurofeedback, NFB)」學會如何靠自己調控大腦活動,協助鍛鍊自己的心智能力。
透過心腦神經回饋鍛鍊與心理師的引導,讓心腦達到平衡狀態。
「腦波」是大腦神經細胞運作時所產生的電波,代表大腦專注、記憶、思考、情緒、知覺與睡眠等的活動訊息,且依照不同意識狀態呈現不同的頻率與波形。例如容易情緒緊張的大腦,腦波檢測快波就會比較高,又或是記憶力降低的人,大腦的顳葉區慢波就會比較失衡。
而所謂的心腦神經回饋鍛鍊,是利用腦波帽傳遞大腦數據至電腦中,再透過主題遊戲方式鍛鍊大腦自我調節能力,腦波會被轉化成遊戲和音樂的訊號,當大腦的狀態是理想時,音樂會出現、遊戲會得分,讓被訓練者可以實際感受到心腦練習時的大腦狀態,學習更有成效。
黃雪茵表示,大部分的熟齡族群通常一開始都是因為睡眠問題前來諮詢,「尤其現在很多三明治族群壓力很大,在經過心腦神經回饋鍛鍊後,睡眠品質明顯提升,思考和處理的時間也變得更快,而心情也不再茫然,重燃對事物的好奇心。」
心腦保健品牌易思腦協理黃雪茵表示,大腦具有可塑性,可以透過後天鍛鍊,活化並延緩老化。
大腦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想要擁有靈活健康的大腦,無論幾歲,都應該提早強化心腦健康,才能預防及延緩老化與疾病的發生,保持身心的自在放鬆,為人生下半場帶來更多樂趣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