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理謙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時,由於症狀不典型,容易遇到誤診或延遲診斷,一旦得到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甚至比男性還要高出30~50%!哪些是女性特有的危險因子?如何自我檢測和預防?台北榮總女性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陳嬰華分享建議。(本文出自《50+週刊》:醫師傳授:如何一眼看出心臟健康?45歲後的心臟保養學)
更年期以後,女性體內少了荷爾蒙保護,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增高。而且,兩性在心血管疾病的表現差異大,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症狀不典型,特別容易被誤診或延遲診斷!
台北榮總女性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陳嬰華引用全國性心肌梗塞登錄數據指出,一般患者從症狀發生到求診的時間平均為218.5分鐘,但女性平均為248分鐘,大約晚了30分鐘。
而且,女性患者通常比較客氣,身體不適時,也不好意思主動開口向醫師進一步求助。一旦得到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甚至比男性高出30~50%。她向讀者呼籲:「身為女性,一定要更有自覺!」
女性心血管疾病症狀不典型 連護理人員也難察覺
她分享,台北榮總曾有一位52歲女性護理師,本身有運動習慣、會做瑜珈,沒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膽固醇過高等心血管疾病病史,但已差不多來到更年期。
某天晚上,這位護理師做完瑜珈之後,覺得自己不太舒服,但也說不上來是什麼問題。於是,她回到家中休息,並沒有就醫。隔天早上7點多,準備到醫院工作時,她開始覺得非常不適,趕緊跳上計程車,直衝榮總急診室。結果,人一到急診室就昏迷了。做了心電圖後,發現是急性心肌梗塞。經過2次電擊,再以導管放入支架,才打通血管。(相關閱讀:心臟內科權威這樣做超前部署,讓心血管健康100分!江晨恩醫師的飲食與運動菜單)
「就連護理人員,也很難察覺到自己的狀況,建議女性要保持高度警覺。」她表示,台北榮總之所以在2023年成立台灣第一間女性心臟醫學中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國外早有文獻指出,男性和女性在心血管疾病上的表現非常不一樣。
男性常因為走路時胸痛、冒冷汗等症狀到急診室求助,並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但女性的症狀並不典型。雖然大部分還是以胸痛表現,但是有些人會出現噁心想吐、心悸、頭暈等症狀,到了急診室時,常常被誤以為是其他問題。
她說:「有些醫生會認為你是腸胃炎,讓你回家休息。也有些女性會被認為是過度緊張或焦慮。可是,這些症狀也有可能是心肌梗塞,只是因為不典型而被忽略。」
女性心血管疾病特有危險因素:妊娠期高血壓、提早停經等
那麼,哪些人需要特別留意自己有心血管疾病風險?
陳嬰華表示,女性更年期大約發生在45~55歲之間,女性荷爾蒙降低之後,會出現低密度膽固醇上升、高密度膽固醇降低、三酸甘油脂上升的現象,此外,有些人也會出現體重增加、睡眠障礙或甚至憂鬱症等狀況。(相關閱讀:努力過度造成自律神經失調,更年期痛苦3年多!彭菊仙:熟齡更該愛身體,愛拚真的不會贏)
當低密度膽固醇上升、高密度膽固醇降低、三酸甘油脂上升、體重增加之後,血壓也會跟著升高,而這些都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此外,她也特別提醒,除了更年期後或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抽菸、肥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傳統的風險因素之外,女性若擁有以下幾項特有危險因素時,一定要特別注意:
1. 年輕時曾被診斷出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性疾病。
2. 懷孕時曾出現妊娠期高血壓、妊娠糖尿病。
3. 提早摘除卵巢,40~45歲前就停經者。
4. 罹患抑鬱症者。
當女性具有左半部風險因素時,需要特別留意。(陳嬰華提供)
她建議,想要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得從日常生活中做起。「雖然是老生常談,但也是目前證據指數比較高的方法!」
1. 定期檢測血壓、膽固醇、血糖
2. 維持體重
3. 每周運動時間維持150分鐘以上
4. 不抽菸
補充荷爾蒙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60歲以前效果最好
過去曾有研究指出,補充女性荷爾蒙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但陳嬰華表示,近期已有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若在停經前10年,也就是60歲左右之前補充,保護效果最好。但是女性如果已經停經超過10年,補充女性荷爾蒙的壞處就多於好處了。(相關閱讀:更年期荷爾蒙療法真的安全嗎?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荷爾蒙療法常見問題懶人包)
她指出,若女性因為摘除卵巢或癌症化療等因素提早停經,最好早一點開始補充女性荷爾蒙。假如是為了減緩更年期症狀,例如,熱潮紅、心悸、陰道乾燥等,建議可以低劑量、短時間(約3~5年)為原則,症狀緩解後,就可以逐漸減量。
此外,荷爾蒙補充也依照風險分為「紅、黃、綠燈」三種等級。
如果本身已罹患心血管疾病,有中風、心肌梗塞病史,罹患乳癌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高者,便屬於「紅燈」級。這類女性補充荷爾蒙後,反而會增加中風、靜脈栓塞等風險,並不適合。
如果女性具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抽菸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或是具有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特有危險因素,但是並未罹患心血管疾病者,便屬於「黃燈」級。補充荷爾蒙時,應該更頻繁監測自己的三高,並定期做乳房X光、超音波檢查。其餘女性則是「綠燈」級,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
陳嬰華呼籲,女性應該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更有自覺,主動求助。
「不能忽略胸痛。」她表示,心血管疾病的胸痛大多發生在胸骨中間,最典型的症狀是活動之後,胸口出現像是被石頭壓住一樣的壓迫感。而當疼痛延伸到左邊肩膀、背部時,狀況就相當嚴重了。不過,女性若出現暈倒、消化不良、極度疲勞等症狀,也可能是心臟病發作的警告信號。
她提醒,如果讀者發現自己的運動耐受度不如以往,動一動就開始喘,或是心悸、頭暈,本身又具備心血管疾病風險,最好盡快尋求家醫科或心臟科醫師協助,若有需要,再做進一步非侵入性檢查。
作為家中的支柱,女性常常忙著照顧大家,卻忘了最重要的自己。更年期後,更要小心留意身體警訊,才能盡早就醫、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