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半過世曾每天流淚,滿滿的愛何去何從?62歲許淑珠到非洲當志工:感謝自己的出發,把人生困境變養分

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2024.03.01
27,730
作者|蕭紫菡
責任編輯|吳丹華

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作者|蕭紫菡 2024.03.01

責任編輯|吳丹華27,730

文章用聽的
00:00 11:38 1

文/蕭紫菡 圖/許淑珠提供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失去重要的伴侶或家人,如何讓自己度過痛苦,重新活出自己應有的樣子?許淑珠在另一半過世後,經歷喪偶之痛,儘管可以一個人生活,但還有能力付出與愛人,滿滿的愛不知該何去何從?因緣際會下前往非洲納米比亞的學校當志工,挑戰全新的生活。

退休後,若有機會踏上非洲大陸擔任志工,和素昧平生的非洲孩子一起在學校生活,你願意嗎?

2023年7月,許淑珠獨自一人出發了!62歲的她前進南半球的納米比亞,原是行政志工,後轉為英文教師。出發前,很多人都說她很勇敢,但許淑珠心裡清楚,這是另一半過世後,必須給自己的一帖「改變人生處方籤」。

愛別離苦  滿滿的愛何去何從?

就像聖修伯里《小王子》的故事,在許淑珠的生命裡,有著一朵獨一無二的玫瑰花——親愛的另一半。

許淑珠和丈夫度過了10多年愉快的婚姻時光。56歲那年,先生離世,幾乎有大半年她每天以淚洗面,知道這樣下去不行,試過很多方法轉移情緒。

有陣子也上交友軟體想再找個伴,但要找一個新的伴互相照顧、進入深度的情感關係,似乎不是那麼容易。

她也嘗試旅行,但那段日子往往到了一個地方,就想起故人同遊的回憶,傷感再度浮起。

那段低潮的日子,許淑珠每天幾乎都在德國家裡,定時去先生的墓園走走,或到小姑和婆婆家幫忙,先生讓她在經濟上無後顧之憂,省著用其實都夠,偶爾也會接一些工作打發時間。從小就和原生家庭較為疏離的她,非常感念丈夫給了她另一個溫暖的家,小姑和婆婆都對她很好,但再怎麼樣,一天也就是陪伴她2、3個小時,剩下的時間,除了睡覺,就是悲傷與放空。

後來,許淑珠去看了心理醫生,醫生表示,伴侶離世的悲傷,通常需要3年才能消化。(相關閱讀:每7位已婚女就有一位喪偶!一葉蘭陳霈瑀:失去另一半,仍有權將人生過得完整

2022年因緣際會認識了一個在非洲當志工的朋友,透過教育協助當地窮困孩子翻轉未來,那人說:「在那裡,我有一種滿滿的、被需要的感覺。」許淑珠想,這不正是自己最欠缺的嗎?「我在這個階段,還有能力去給予,但我不知道能給誰?如果有人有需要,我也可以付出,不正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嗎?」

伴侶過世後的「空」  只為自己活似乎填不滿

另一半離世帶來空虛,似乎不是享受獨處就可以填滿的。她在出發前於社群媒體寫下一小段文字:

「⋯⋯在家雖然舒適,可是我要常常獨自面對漫漫長夜。我要自己想著煮什麼餵飽自己,然後一個人配著手機或電腦吃飯。我要強迫自己忙碌,以免提早老人痴呆。

我有滿滿的愛,但總是給錯了對象。現在,我可以把愛給需要的人。我不用想著煮什麼,因為有人煮、有人陪我一起吃。所以我也不用想著漫漫長夜怎麼過。我也不用瞎忙,因為有很多事情可以幫忙。會不會太貪心了呢?只是小小的奉獻,卻有這麼多的好處。⋯⋯」

儘管也掙扎著和婆婆的分離,擔心下次見面,年事已高的她還會記得自己嗎?轉念又想,「如果現在不跨出去,為自己安排生活,我將來又會如何呢?」於是,毅然決然踏上非洲未知的旅程。

對許淑珠來說,在非洲草原裡,真的會有《小王子》的「狐狸」等待著她嗎?

遍地黃花的季節看起來很美,一旦走進去鞋底會沾滿有刺的種子,寸步難行。遍地黃花的季節看起來很美,一旦走進去鞋底會沾滿有刺的種子,寸步難行。

耳順之年挑戰新生活  緊湊行程差點累垮

許淑珠服務的學校,是隸屬於「阿彌陀佛關懷協會」的納米比亞院區(Amitofo Care Centre , Namibia. Amitofo Care Centre),由台灣的慧禮法師創辦,目前在非洲6個國家共辦了7所學校,目標是幫助當地經濟弱勢的孩子就學,涵蓋從幼稚園到12年級的教育,都由學校負擔。

人生地不熟,一開始有各種不適應,學校相當偏遠,去哪裡都不方便,這對愛好自由的她來說是一大挑戰;而同事們也來自不同地區,想法及價值觀的差異,也讓她常感到吃力與孤獨。

初抵時從事行政工作,後來剛好有職缺資格也相符,便擔任英文老師,並機動協助訓練課程。院區庶務不少,有時鄰居的牛羊闖入,也要忙著去趕離牛羊。

每天5點半起床,6點半開會,吃完早飯,從8點開始一整天的課程,晚上繼續幫孩子輔導功課。行程緊湊並不輕鬆,讓她一度大呼「是我太歐洲了,還是真的要『burn out(疲勞過度)』?」,然而,讓她這異鄉人在此堅持下來的最大動力,就是孩子。

假期送孩子們返家與父母團聚,孩童們開心的笑顏。假期送孩子們返家與父母團聚,孩童們開心的笑顏。

愛與馴服  每個孩子都該被公平對待

曾有個孩子,第一天上課一直看著窗外,表情充滿憤怒。她問孩子:「你為什麼不看我呢?是我長得很醜嗎?」孩子聽了,似乎不得不轉頭看她。後來,有次許淑珠額外給學生補習,又碰到這個孩子,發現4年級的他連基本的加減乘除都不會,便跟孩子說:「來,我給你功課,你要回家練習。」

剛開始,孩子沒有一次有做。給了幾次,沒有回應,她幾乎要放棄時,有一天,孩子自己跑來問:「妳不是要給我功課嗎?」許淑珠立刻再出了題目給他,後來,孩子也做完了。

這段像狐狸與小王子互相馴服的過程,孩子不只進步,眼神和態度也變柔和了。許淑珠自承沒做什麼,只是堅定相信,「每個小孩都必須被公平對待,公平被愛。不能因為能力不好,我就不給(尊重與愛)。他若有改變,是自己願意改變,我並沒有強迫他。」

這件事給了許淑珠很大的動力,願意繼續留下來。

到納米比亞南部與海邊旅行,還真的遇見了狐狸。到納米比亞南部與海邊旅行,還真的遇見了狐狸。

前往世界最古老的紅沙漠,還遇見了劍羚。前往世界最古老的紅沙漠,還遇見了劍羚。

人生歷練的厚度  讓自己更有能力「接住」孩子

儘管非洲社會經濟結構難以改變,透過教育,孩子有機會改變自己的視野和選擇。而幾十載的人生歷練,也讓許淑珠更有「接住」孩子的能力。

有次運動會,許淑珠帶了醃黃瓜去給孩子們一起享用,在傳遞過程中罐子卻不見了。她沒有搜孩子書包、找偷竊者,而是告訴孩子們:「那個罐子我用了好幾年了,是我過世的先生留給我的,上面還有留有他寫的字,對我非常珍貴,如果有人拿到了,請記得還給我。」

過沒多久,有個孩子就拿著罐子來還她。許淑珠什麼都沒說,只是道謝,下次拿了另一個罐子送給孩子,並說:「謝謝你上次幫我找回了重要的東西,這是給你的。」

透過這些細節,她相信,只要用心,都能在無形中發揮影響。(相關閱讀:如何成為孩子想要傾訴時的「口袋名單」?別在狀況外就急著下指導棋,6個步驟對話讓關係更靠近

為自己出發  把困境變養分

在這荒涼的地域,許淑珠漸漸找到了歸屬感。非洲的環境也帶給她許多能量,每天抬頭就看得到閃爍乾淨的星空、壯闊的紅沙漠、生機蓬勃的野生動物園... ...都讓她常感到自己身為人類的渺小,對大自然更加崇敬。思念丈夫時,他仍是生命中一個鑽石般的回憶,始終閃耀著。

工作之餘,許淑珠也把握機會在納米比亞旅行。有一次拜訪了當地的紅泥人村落,一夫多妻制、女性14、15歲月事來了就差不多要結婚生子的社會風氣下,村裡的一位女性問了旅行團裡同為黑人的女律師,為什麼她會英文?為何她可以旅行?她的錢哪裡來的?甚至不知道律師是什麼職業......對於獨立生活、旅行的自由充滿羨慕。

在一夫多妻的紅泥人村莊,太太們各自守著一棟這樣的土屋,對於可以旅行的人生充滿羨慕。在一夫多妻的紅泥人村莊,太太們各自守著一棟這樣的土屋,對於可以旅行的人生充滿羨慕。

有沒有可能透過教育,為非洲的孩子開啟不同的可能?有沒有可能透過教育,為非洲的孩子開啟不同的可能?

這個文化衝擊,讓許淑珠感受到,來非洲服務是值得的,「或許我無法幫到眼前這位,但希望能改變他們的下一代。」

不知不覺,在這個看似荒涼實則各有特色的國度,已待了8個月。許淑珠想好好感謝自己一路走來的努力,「生命的困境能讓人成長,但關鍵在於,能否讓這困境成為自己的養分?」

狐狸說,「如果你要馴服一個人,就要冒著掉眼淚的風險。」付出不一定有回報,相遇最終會離別,然而人生或許就像狐狸指出的,「一個人只有用心去看,你才能看見一切。因為,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真正的獲得,不見得握在手中,而是經歷了愛。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