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步入婚姻,但不覺得自己「單身」!徐譽庭:中年一個人的幸福,來自這些美好的關係

(圖片來源:何樂音樂)
(圖片來源:何樂音樂)
2024.02.29
90,858
作者|顏理謙
責任編輯|陳莞欣

(圖片來源:何樂音樂)

作者|顏理謙 2024.02.29

責任編輯|陳莞欣90,858

文章用聽的
00:00 10:04 1

編按:50後單身,如何把生活過得自在自適?55年次的編劇/導演徐譽庭享受獨處時光,抄經、看書、下廚、開車,都是她在忙碌的工作之餘,獨自療癒身心的方式。擁有好友、家人的愛與陪伴,一個人的日子,自由且滿足。(本文出自《50+週刊》

從電視編劇跨足電影導演,徐譽庭在戲劇裡創造出無數讓人難以忘懷的女性角色。她們多半善良,有時任性莽撞,為愛勇往直前,偶爾也在愛裡迷途。平凡而真實,就如你我一樣。

雖然常在戲劇中處理情感關係,但徐譽庭已經單身多年。她享受和自己相處的時光,還有朋友和家人的心靈相伴,一個人也不孤單。

單身中年要有的幾種朋友!最重要的朋友是你自己

當年,她因為擔任屏風表演班劇團經理,認識了萬芳、楊麗音、林美秀和鍾欣凌等一群好姊妹。雖然平時極少刻意聯絡,但大家有個群組,發現什麼有趣的事時會互相分享、聊上幾句。「當真正有人『有需要』時,會發出『我需要聊聊』的訊息,我們就會想盡辦法的聚在一起,傾聽、撫慰。這是一群可談心的朋友。」

她還擁有幾位因為工作而結緣的朋友。這群人是製作公司的伙伴,雖然公司已結束運作,但大家還是彼此關心。「生活上需要一臂之力時,他們都會即刻救援。這是一群相愛的朋友。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不是那麼親密,但卻讓她景仰的朋友。「跟他們偶爾聚會、把酒暢談,可開闊眼界。」

然而行至中年,她發現,朋友之間,不需要太黏、太密。「而且,每個人最重要的朋友其實是自己,我們都太少用心傾聽她、擁抱她。」

徐譽庭與工作室的夥伴合影。(圖片來源:徐譽庭)徐譽庭與工作室的夥伴合影。(圖片來源:徐譽庭)

每天花時間和自己聊聊  給心靈最好的保養品

55年次的徐譽庭,畢業於高雄東方工專美工科。從小就想當導演的她,畢業後北上至屏風表演班擔任劇團經理,跟著李國修學習。

隨後,她進入電視圈擔任編劇,陸續創作出《戰神》、《光陰的故事》、《我可能不會愛你》、《罪美麗》、《妹妹》、《荼蘼》等作品,並在2018年跨足電影產業,與許智彥共同執導長片《誰先愛上他的》,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剪輯、原創電影歌曲。

創意工作需要耗費大量腦力和體力,一個人的假期,如何療癒自我、放鬆心情?

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徐譽庭坦言,就算沒上班,自己也無法完全放下工作。「我並不確定這是不是一個好習慣,只是覺得工作於我而言,是一種專注,專注了於是就心安了。」

當工作告一段落,她會抄經、看書,如果發現非常想看的電影會衝去看,偶爾也會自己下廚。「我滿喜歡下廚的,」她認為,好好料理一頓餐,是一種踏實生活的樣貌,「可惜我總是被工作耽誤。」

完成工作後的夜晚,她會花比較長的時間遛狗,看看、聽聽世界。遇到特殊日子,例如金馬獎頒獎典禮時,她則會邀請幾位好友來家裡吃飯、聊聊天。

徐譽庭認為,好好料理一頓餐,是一種踏實生活的樣貌。(圖片來源:徐譽庭)徐譽庭認為,好好料理一頓餐,是一種踏實生活的樣貌。(圖片來源:徐譽庭)

不過,她坦承,在日常中最能療癒自己的事,其實是每周六開車去新店山區聽師父講經的那段時光。「每次回程一個人開著車,思量著經文、與自己對話,非常療癒。」

此外,她也習慣每天晚上花一些時間「和自己聊天」。聊聊自己一整天發生了哪些事、心裡有什麼感受,透過這個過程,檢視和理解自己真正在意的部分。

「因此,我學會面對自己的錯誤,並且認錯。」她說:「我覺得那是心理健康最好的保養品。承認錯誤,才會真的開闊心胸。」

理想的老年的樣貌  不依賴晚輩,當能理解他們的「小阿姨」就好

許多50+女性單身、沒有小孩,但和兄弟姊妹的下一代關係卻非常好,彼此無話不談,信賴感甚至超越親生父母。而徐譽庭和外甥、外甥女、姪子的感情也是如此。

「外甥和外甥女來台北唸大學的時候都與我同住,我為了方便他們上學,從新店山區搬來台北,所以有一陣子,鄰居都以為我是早婚的單親媽媽。」剛好,外甥、外甥女和她一樣,都對創意相關事物感興趣,因此特別能共享各種因創意而產生的感動。

「因為我是『小阿姨』,與他們年紀相近,我又是家中最不因循傳統的特殊份子,所以很多心事、感觸,我能懂得,也百無禁忌,很自然就成為他們的傾聽者、經驗分享者。」

徐譽庭回憶,那時,他們經常一起看電影,看完後暢談到天亮,有時也會欣賞畫冊,分析作者的用色和布局。每週,他們還會一起看《決戰伸展台》節目,一邊看,一邊猜哪一位參賽者會勝出、哪一位被淘汰。後來,外甥、外甥女結婚並搬離她家時,她反而經歷了「媽媽們的空巢憂鬱期。」

外甥生了女兒後,徐譽庭稱自己成了「奶奶」。每周一晚上要陪孩子玩「狗遊戲」,孩子模仿她的狗或貓,她飾演自己,再進入不同情境、狀態扮演。(圖片來源:徐譽庭)外甥生了女兒後,徐譽庭稱自己成了「奶奶」。每周一晚上要陪孩子玩「狗遊戲」,孩子模仿她的狗或貓,她飾演自己,再進入不同情境、狀態扮演。(圖片來源:徐譽庭)

另一方面,徐譽庭從小姪子3歲起,就維持著每周日晚上互通電話的習慣,甚至連姪子去英國讀書時也沒有間斷。「現在他回台工作,變成每週日他來與我面聊。」

她說,之所以會產生這個習慣,一開始其實是出自自己的需求。

「當我在工作或生活上受到一些無處可傾訴、或說來又太可笑的遭遇時,我想聽聽孩子發自清澈的靈魂的聲音。」偶爾,她將自己的委屈簡化後跟姪子說,「他用單純而出乎意料的答案回應我時,我會大笑,然後就豁然開朗。」後來,等姪子逐漸長大,心裡出現煩惱,就變成她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

多年下來,徐譽庭與外甥、外甥女和姪子,已經成為最理解彼此的朋友,「而且是愛很深的那種。」她說:「我常常在想,還好我不是他們的父母,才能享受到了這樣美好的關係。所以我並不是『單身』,因為他們在。」

然而,目前獨自生活的她,卻從未想過老後要仰賴晚輩照顧。「我沒有要求回報的想法,甚至很怕自己變成他們的負擔。」

她豁達地說,希望自己邁入真正的老年以後,可以提著包包住進養老院,每天讀書、寫字。「偶爾他們有空來相聚,就是很美好的事。假設我遺忘了,也不要提醒我想起。我想,那時的我,已經回到我最喜歡的時光。」

已婚、未婚各有好處和煩惱  世上沒有完美

身為編劇、導演,徐譽庭習慣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再將感觸化為影視作品。例如,由她編導的最新電影影集《不夠善良的我們》就是因為看到一個路人的身影,因而發展出的故事。

善於觀察的她,也很能剖析自我。作為50後單身女子,徐譽庭對於已婚、未婚的優點與限制都很坦然。

「這世上沒有完美,但不代表它不美。已婚、未婚各有好處,也各有煩惱。未婚的我比已婚人多了很多自由,但也失去了很多『在一起』的美好。」

她認為,因為自己擁有較多自由,假如在工作上有什麼想法,不太需要顧及他人,想做就做了,金錢使用也是。「不過,那種在家庭用度之餘,偷偷買了一個小小奢侈的快樂,說不定更快樂。」

好與壞,都是一體兩面,無須羨慕也不必貶低。而一個人的美,徐譽庭已經了然於心。

加入50+ LINE,每天獲新知!
https://fiftyplus.pse.im/5zvc58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