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50+編輯部 主圖/Shutterstock 資料與內文圖來源/衛福部
編按:衛福部「通訊診療治療辦法」將於2024年7月1日正式上路,1月22日公布修正辦法,新增5類人可使用通訊診療線上看診(線上看病)。你的家人符合嗎?3分鐘看懂懶人包。
衛福部昨日公布「通訊診療治療辦法」修正,將在原本舊制適用的5類對象外,再新增5類人,將於今年7月1日正式上路。也就是說,符合規定者,日後可使用通訊診療進行線上看診。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指出,「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新制規範,可以上線看病的情形可分兩類:
第一類:實施計畫經衛生局審查通過的情形,包括急性後期照顧、長照照顧服務、國際醫療照護、疾病末期照護、行動不便照護、矯正機關收容照護及災害、傳染病或其他重大變故照護。
第二類:符合健保包裹式給付計畫,含居家醫療照護計畫、家庭醫師收治計畫、慢性病照護計畫收治個案。
民眾須須符合相關計畫才可以進行通訊診察,且必須是醫院曾收治的對象才能收治。
通訊診察是什麼?
傳統上,就醫須與醫師面對面診察,為提升醫療服霧的連續性與便利性,2024年7月1日起,舊制+新制共有10對象,粗估約247萬人適用透過通訊由醫師線上看診的方式。
哪些人可使用通訊診察?
舊制5大類患者
1. 急性後期照顧:急性住院病人,依既定的出院準備服務計畫,於出院後3個月內的追蹤治療。
2. 長期照顧服務:機構住宿式服務類的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與醫療機構訂有醫療服務契約,領有該醫療機構醫師開立效期內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長期照顧服務使用者,因病情需要該醫療機構醫師診療。
3. 家庭醫師收治照護:衛生機關有關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法令規定之病人,因病情需要家庭醫師診療。
4. 居家醫療照護:衛生機關認可之遠距照護,或居家照護相關法令規定之收案對象,於執行的醫療團隊醫師診療後3個月內之追蹤治療。
5. 國際醫療照顧:擬接受或已接受本國醫療機構治療之非本國籍,且未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之境外病人。
新制擴增5類對象
6. 慢性病照護計畫收案病人
7. 疾病末期照護
8. 矯正機關收容照護
9. 行動不便照護
10. 災害、傳染病或其他重大變故照護
通訊診察醫師可以提供使用哪些服務?
診察、詢問病情、開給方劑、衛生教育、開立處置醫囑、原有處方之調整或指導、會診、提供醫療諮詢、精神科心理治療、開立檢查、檢驗單(須經醫師專業評估病情,決定通訊服務項目)
通訊診察開放哪些特殊情形可以開藥?
初診開藥
・國際醫療照護
・矯正機關收容照護
・因災害、傳染病或其他重大變故,無法線下就醫
複診開藥
所有特殊情況皆適用
開立管制藥品
・屬慢性病照護之精神病照護
・疾病末期照護
以上皆須醫師專業評估病情,決定是否開立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