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孟玲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家事律師吳孟玲見過各式各樣來談離婚的夫妻,而這句話很多伴侶應該都很熟悉:「不然你要我怎樣,我就配合啊」。但,婚姻真的只有「配合」這麼簡單嗎?
「我真的受不了他,別人嫁的是活人,但我卻嫁木頭人⋯⋯我受夠了,要離婚。」
一方舉了很多具體事件數落另一方,認為婚姻無法溝通,但對方很無奈的說「你要我做什麼,我都配合了,不然你要我怎樣,那你就說嘛,我就配合做啊!」
坐在裡面的我,聽了其實也很無言。
配合是消極的 委身是把心思放在對方身上
因為婚姻不是「配合」,婚姻是「互相委身」。
配合,感覺是種消極的在旁邊等候發號施令,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不需要用心,只要動動肢體就可以了
至於委身,你是要將全身委附對方,你的眼目心思都會在對方身上,對方感覺得到。(相關閱讀:婚姻中男性要的幸福,和女性大不同?鄧惠文:男人最在意的3件事)
多說多錯很挫敗 易變成你說我做的配合者
記得很長一段時間,達哥(吳孟玲的先生)時常抱怨我,愛外面的事務比愛家人多,我就時常抗辯「哪有,我都在家裡啊!」,達哥說「你雖然人在,但感覺心不在」,這讓我很被提醒:在關係中,我究竟只是一個不需要用心的配合者,還是一個委身者?
我就問自己,為何對其他事情我可以委身,但對某些事情卻只能配合。
我檢視自己,在我做的有成就感的事情,我很容易委身,然後越委身,越多付出,越多成就感,有了正向循環。而在某些關係中,可能我一直在挫敗當中,一直覺得無法受到肯定,「多做多錯多被唸」,乾脆「不做不錯」單純配合,你說我做,這樣比較安全,久而久之,我的心漸漸遠離,甚至飄到哪裡我都找不到了。
讚美欣賞代替抱怨檢討 木頭人也會動起來
前一陣子,有一位長輩鼓勵我們,「你們用鼓勵、讚美、賞識,代替抱怨、責罵、糾正、檢討,或許可以讓人願意從配合進入委身。」(相關閱讀:每個妻子都該有6任丈夫?李偉文:婚姻6階段,自己也要跟著變)
沒錯,就是這樣!
時常抱怨另一半像木頭人嗎?改變自己,不要再抱怨、檢討、責罵了。反過來,具體告訴他你的想望,然後在他像蝸牛般的進步時,就給他鼓勵讚美。相信他會從蝸牛慢慢進化成烏龜,然後兔子,然後花豹,然後就兩個人一起馳騁在關係草原中。
一定要幸福喔。(本文轉載自吳孟玲律師的幸福543,原文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