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赴同學會,也赴人生之會!張曼娟:人生列車不完全操之在我,但不管擁有怎樣的生活,一定要「感覺」幸福

幸福不必強求,只須等它甦醒。
幸福不必強求,只須等它甦醒。
2023.12.25
46,453
作者|50+選讀
責任編輯|陳莞欣,王美珍,吳丹華

幸福不必強求,只須等它甦醒。

作者|50+選讀 2023.12.25

責任編輯|陳莞欣,王美珍,吳丹華46,453

文章用聽的
00:00 06:43 1

文/張曼娟 攝影/日日寫真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王美珍

編按:張曼娟於2000年出版了〈幸福號列車〉,從現在角度看,可說是她「中年覺醒」的前傳。本文記錄了張曼娟在奔4年紀參加同學會的心情,在23年後來看,關於歲月與幸福的想法,依然值得深思。

參加同學會那一天,陰濕中還透著點陽光,畢業了10幾年、近20年的同學,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有些全家福共同出席;有些攜帶著兒女;有些展示著家人連同寵物的相片,熱熱鬧鬧的,驚詫聲不斷,說這個人胖了這麼多;說那個人的女兒長得真像媽媽;說最愛美的女同學怎麼竟花白了頭髮;說籃球打得好的男同學看起來像歐吉桑。

我是一個人單獨赴會的,不只赴同學會,也赴人生之會。「單身也好,為自己活才有意思。」已經離婚還得撫養孩子的同學安慰我。

「早跟妳說過,眼光不要那麼高,將來老了怎麼辦。」婚姻和諧美滿的好友,每次看到我就要數落。

我那天顯得特別安靜,看著這些都邁向40歲的世間男女,看著歲月在我們身上的神奇作用,心中充滿敬畏。

走過歲月才懂  少了運氣與智慧哪能圓夢

我還記得春日午後的球場上,我們曾經為班上的籃球賽,聲嘶力竭的吶喊加油;初秋的海岸沙灘上,我們曾經圍著營火傾訴未來的人生夢想,火光在我們青春的臉龐上跳躍。那夜我為自己勾勒的藍圖是一個甜蜜的家庭,丈夫和孩子,或許還能養一條狗,我為他們烹煮晚餐,從烤箱裡取出烘焙的小點心。

當時有同學說她要成為一個作家;有同學說要念博士;有同學立志要成為一個名人,我卻只有一個小小的夢想,就是遇見一個人,建立一個家。

然後我們畢業了,各自登上人生的列車,卻發現再嚴密的規畫也有疏失,再謹慎的行路者也會迷途,這列車將我們帶向意料之外的旅程。列車轟轟往前行駛,我才知道,原本以為的小小夢想,得靠大運氣與大智慧才能成就,而我並沒有。遇見想成為作家、博士和名人的同學時,我竟感覺羞赧,因為有些事就是這麼偶然的發生了。

看起來很如意?其實不如意是理所當然

一個女同學觀察了我一陣子,靠近我身邊,告訴我這些年來她總在報章雜誌上看見我的訪問,看見我的頭髮短了又長,長了又短,她說她最羨慕的是我看起來總是很如意的樣子。

「這麼多年來妳都沒什麼不如意的事吧?」她渴望確定的詢問。

我看著她,胸中忽然湧起滔滔情緒,過去那些年來的事如流星一般自眼前閃過,那些有淚有痛楚的艱辛往昔,此刻看來竟也成了美麗。不知道她是如何定義所謂的「不如意」的?我漸漸學會把不如意當成一時的狀態

在工作上因為表現優異而遭排擠,這是不如意的,但,我只要想清楚了,便能繼續堅持下去。而在第二天,因為買到一本喜歡的書,我就覺得很如意了,並把這愉悅的情緒盡可能持續下去。

童年時曾在課本上讀到一句話:「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這句話我可是用了成長的歲月去體會的。這世界從來就不是為我們量身訂做的,那麼,不如人意也就是理所當然了。(相關閱讀:中年最有價值的覺醒!張曼娟:我不是天生樂觀,但每日「練想法」,現在誰都不能剝奪我的快樂

幸福不必強求  但一定要「感覺」幸福

每位同學說起別人都是「他可幸福囉」,都對自己的現狀有些不滿,卻也都有些滿足。幸福是一種需求,但其實不必強求,因為它有時沉潛於深深的海底,我們只需等它甦醒,如同海浪其實來自看似平靜的海的脈搏

我有過許多期待幸福來臨的經驗,安靜的,一點也不躁進,到最後,這種等待本身也就是一種皎淨的幸福。

看著我的同學們,我為他們嘲謔自己的方式而發笑,有時甚至笑著流出淚來。

在街頭再度揮別的時候,大家握住彼此的雙手,互相叮嚀:「要幸福哦。」我們好幾個人一起搭上捷運,熱熱鬧鬧的,好像又回到畢業旅行擠在遊覽車裡的年紀與歡樂。他們一個一個到站下車去了,只有我仍在旅途中,忽然空寂下來的車廂裡,我看見窗上投射的一個中年女人的微笑的側影,我認得那是我自己。

我知道,或許,不能完全掌控未來的方向,但,我可以珍惜目前的一切,創造更好的機會,時時保持愉悅心情。不管擁有怎樣的生活,一定要感覺幸福。這不斷載著我奔向前方的人生列車啊,我決定替它命名:幸福號。

(本文摘自張曼娟著,《幸福號列車2.0》,時報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