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熟齡時間管理就是延緩老化!吳若權:要向老天偷時間,把未來的事提前到現在做

懂熟齡時間管理就是延緩老化!吳若權:要向老天偷時間,把未來的事提前到現在做
2023.12.19
37,850

2023.12.19

37,850

文章用聽的
00:00 07:54 1

文/吳若權 攝影/影巷26號

編按:有可能向老天預支時間嗎?吳若權認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其實就立基於現在做的事。當下的活法,可以是正向投資未來,也可以是明日的負債。你想怎麼活出什麼樣的人生?

錢不夠時,可以先向銀行貸款,預借現金支用,搭配能力所及的利率與還款方案,讓財務狀況不至於捉襟見肘。貸款不是什麼大問題,比較需要謹慎的是:如何使用借來的金錢?以及,要確定是否可以透過借來的資金,創造更多的利潤,除了按期償還之外,還能有所獲利?

例如,台灣很多學生都聽說、或使用過「助學貸款」,讓有經濟壓力的家長可以暫時鬆一口氣。如果子女可以因此安心上課,學得一技之長,將來找到工作,再慢慢賺錢償還,這種借貸就有它的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相對地,如果貸款是為了買名車,在親友面前炫富,並無助於增加收入。而且這樣的借貸,還可能成為日後的巨大負擔,甚至拖垮未來的人生。

向老天偷時間  正向投資未來

對於時間的運用,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像預支現金的概念那樣,可以向老天先偷點時間,提前把現在的時間,使用於未來的事項上

像是提前學習知識或技能,就可以縮短將它變現的日程。或是利用現在的餘暇,先把接下來要忙碌的事情,做些預先的準備,這等同於是在預支生命,向老天偷點時間,比預期中更早累積財富、完成工作、或達成目標。(相關閱讀:丁菱娟專欄|50+人生應漸強而非漸弱!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去創造

我認識一位大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密集修課,到四年級時只剩少量的學分數,就能夠先進入社會從事正職工作,以彈性上班時間的方式,回學校完成課業。取得畢業證書的時候,他已經比班上同學多了一年的工作資歷。

他班上還有另一位女同學,是在大四上學期就把課業修完,利用下學期的時間去海外遊學。大家都在同一時間畢業,而她多了半年遊學的經驗。

以上這兩位大學生的例子,都是正向地預支生命。把「未來的計畫」提前到現在來執行,並徹底地完成,它的意義不只是提前進度而已,更是大幅減少蹉跎時光、浪費生命的可能。

相對地,有些同學是漫無目的地延畢,或有些上班族把原本應該用於學習精進的時間,都拿去花在玩樂上,這就是一種負面的預支生命,把向老天偷來的時間,都提前浪擲掉了。

預支生命如同向銀行貸款,若能妥善運用於正向的投資,就可以提早有很多收穫。但如果用在負面的地方,反而會增加債務,成為沉重的負擔。

不必等退休才享受  理想的生活現在就開始過

傳統的時間管理,很強調「以終為始」的觀念,講究的是「以output為input」,乍看之下,很接近胡適先生的名言「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若以更精準的角度解釋,兩者之間還是有些微差異。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比較強調努力的本身,勉勵大家不要只貪圖成果、好高騖遠,而忽略眼前該有的耕耘。但「以終為始」更重視的是:先具體而清楚描繪你想得到的結果,再依據這個結果去認真執行。

最近這幾年我教授「時間管理」課程,則更積極地倡議:現在的我們,並不是在追求未來的結果,因為未來的結果,就是現在!不用等待、不必追求,在當下就讓自己活出未來的樣子

你不用等到有伴侶,才認為自己被愛!不用等到賺大錢,才覺得豐盈富足!不用等到退休,才開始享受悠閒!(相關閱讀:要先辛苦賺錢、財富自由,才能做想做的事?老爸的智慧:不必等退休,如何在工作中自由?

別等到來不及才改變  盡情活在當下

很多年前,我就開始接觸「臨終關懷」,也曾經跟著社工在安寧病房學習服務。儘管很多病人,身體已經非常衰弱,為了減少遺憾,還是在陪伴者的鼓勵之下,說出他們未了的心願。只要可能的話,社工都會鼓勵病人和家屬,盡量完成這些心願,彼此都可以安心面對生命的終章。

有位大學生隨同擔任義工的父母前來見習,深受感動之餘,也勇於提問,他說:「難道人生一定要遭遇垂死邊緣,才會有所醒悟,為了最後不留遺憾,才開始盡情揮霍?是不是這些看似積極的作為,其實也為時已晚?」

以病人和家屬來說,至少有個開始,總比完全沒做好。但再怎麼努力幫病人完成心願,也都還是在彌補過去沒有盡情活出自己的遺憾。我們只能趁著還擁有健康的時候互相勉勵:不要把人生寄望於未來,而是要盡情活在當下

尤其是類似「等到將來怎樣,我就可以那樣......」這種句型和思維,都是長大之後的我們,該極力避免的。無論你將來想要怎樣,現在可以開始去做。更何況是想避免將來不好的發展,現在就更要積極往好的方向去做。

擔任居家照顧者這20多年以來,我一直沒有放棄運動,即使陪媽媽住院,我也可以練深蹲。其實我並不是多麼熱愛運動,而是認為與其等到年老要被迫復健,不如現在主動健身。畢竟,努力於延緩老化,也是積極正向地預支生命,這同時也是向老天偷點時間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

(本文摘自吳若權著,《大人的青春,就該好好揮霍:不再窮忙,擁有富足》,悅知文化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