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財富自由令人嚮往,但其實多數人達不到!與其拚命賺錢,不如追求安全感和個人自由
下一篇

心理韌性值得投資!心理學家:平時就要存5種「正向情緒存款」,遇到挫折悲傷來襲時才有能力復原

財富自由令人嚮往,但其實多數人達不到!與其拚命賺錢,不如追求安全感和個人自由

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握有自由。

文/吳軍 圖/Shutterstock

編按:財務自由、財富自由、FIRE這些詞這幾年很紅,許多人拚命工作,就是為了可以賺到實現財務自由的錢。矽谷投資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吳軍卻帶領我們細究追求財務自由背後的核心需求,人生啊,其實你真正要的,不一定是數字上的富有。

「財務自由」這個名詞,從美國進入中國,是近幾年的事情。盡早實現財務自由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夢想。

其實,這個名詞在美國的歷史也不長,約是2000年前後,網際網路第一波熱潮時才出現的。

當時有一家小型網路公司,上市後雖然沒有實現盈利,股票卻被炒翻了天。按照股票的價格計算,這家公司的員工們,其帳面上的錢,足以抵得過一輩子的薪水。於是新聞裡就說這些員工實現財務自由了,即使不上班,也一生不用為溫飽發愁。

在此之前,雖然一些大家族的子女,也不需要為生計煩惱,但是他們與普通民眾沒有什麼交集,所以眾人都覺得這種生活離自己很遙遠。

但是,當身邊有人賺了大錢之後,財務自由就變得沒有那麼遙不可及,它一下子成了很多人的目標,甚至有些人開始夢想30多歲就能退休。

一個名詞可以讓社會上那麼多人改變生活目標,可見概念的力量。

我身邊就有2個這樣的幸運兒。

他們原本和我們一樣,租民房,開二手車,但因為畢業後碰到了一家好公司,帳面上的財富一個變成了2、3百萬美元,另一個則變成了上千萬美元。

這2個人一個是碩士畢業,一個是博士畢業,年薪分別是5萬美元和8萬美元,可見,股票的收益超過了他們一輩子的薪資收入。

和他們一同畢業的人,因為去了其他公司,雖然每天做的事情都一樣,帳面上的財富卻和他們差距極大。

網路公司上市的財富傳奇,當時在我們這些留學生中,也帶來了不小的震撼。大家就在想,怎麼這2個人運氣特別好呢?於是很多人都選擇退學去工作。當時,我正在約翰.霍普金斯(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JHU)大學讀博士,前後3屆博士生中,8成以上的人都退學了。

不過,這些人不再進修學業之後,卻沒有賺到能實現財務自由的錢。

為何大家都嚮往財務自由?需要安全感

從世界上的總財富和總人口來看,絕大多數人在這一生,是不太可能獲得財務自由的。

但是,為什麼大家都在熱衷追求這個不切實際的目標呢?這倒不能責怪大眾,因為絕大部分人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常常會遇到許多挑戰,所以非常渴望獲得一種安全感。

像今天肚子疼,想請假,又怕老闆覺得自己工作態度不好。

或者,晚上答應陪女朋友去看電影,但是老闆要求加班。

請假吧,得罪老闆;不請假吧,得罪女朋友。

於是人們就會想,我之所以生活這麼不方便,是因為沒有錢,只要有了錢,就不用上班了,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譬如,最近車壞了,需要花1萬元去大修,雖然自己拿得出這筆錢,但是原本打算幫女兒換手機的事,就要等到下個月了。

這時你可能會想,如果有花不完的錢,就不用擔心透支,甚至可以乾脆買輛新車。

當然,如果碰巧家裡有人生了大病,更是會捉襟見肘。事實上,一場大病就足以讓很多中產階級瞬間返貧。

因此,錢在一定意義上,就代表著安全感

譬如,好的公立學校太難考,於是很多人會認為,如果有花不完的錢,就可以讓孩子上私立幼稚園或者私立學校,甚至可以送他出國上更好的學校。

以上的窘境,似乎都是有了錢就能解決,因此大家就在想,能實現財務自由就好了。

可是,如果真的實現了,生活會有什麼變化呢?在這個問題上,眾人的想像和實際情況,其實差別很大。

「想像中」的財務自由  有哪些好處?

在美國,對受薪階級的調查顯示,想像中財務自由帶來的好處,分別是以

下這些(按照得分高低排列):

1. 選擇工作時,不太需要考慮薪水的因素。

2. 去外國度假不用太考慮預算。

3. 可以隨意為自己的愛好(如滑雪、攝影、打高爾夫球等)花錢,不用扭扭捏捏。

4. 買車,甚至買雪地摩托車和遊艇可以一次付清,不用分期付款。

5. 可以還清房貸。

6. 可以在親友面前表現得很大方。

從這些願望可以看出,美國人理解的財務自由,其實不是有花不完的錢,更多的是一種安全感和自由。(相關閱讀:存多少錢才能提早退休?首席分析師楊應超教你計算「自由數字」

實現財務自由後  生活有哪些改變?

那麼,獲得財務自由的人,他們的生活和之前比較,有什麼差別呢?很多投資銀行做了這方面的調查,總結下來主要有以下6點:

1. 可以選擇自己想做的工作。這一點和上面的第一點有些相似。

2. 可以自由支配時間。這一點其實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但是,對於財務自由的人來說,他們每天工作的時間並沒有減少,這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想像。事實上,絕大部分財務自由的人幾乎都不會完全退休,巴菲特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3. 雖然有很多投資,但因為能低息拿到款項,所以還是會借錢,而不是一次性付清。事實上,財務自由的人帳算得都很精明。如果一筆錢的投資效益比還房貸、車貸高,那他們就不會為了痛快而選擇一次性支付。

4. 財務都得到妥善的規劃,特別是做好了風險防範

5. 花更多的時間讀書、學習、冥想、回顧過去

6. 建構更好的社會關係

不難看出,當一個人真的實現了財務自由後,他想要的東西,其實和以前有很大的差別。

這是因為獲得財富後,會追求更高的目標,而不會滿足於不愁吃穿。然為了追求更高的目標,原先想像的、讓自己實現財務自由的那些錢,可能是不夠的。

財務自由的核心:安全感與個人自由

那麼,財務自由的核心是什麼?各種調查顯示,最主要的是2點:安全感和個人自由

換句話說,這是財務自由真正的目的。

當一個人真正擁有安全感和個人自由,錢多錢少對生活品質和幸福水準的影響就不大了

很多人覺得有錢就有安全感,或者有錢才能有安全感,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有人為了獲得更多金錢而違法,最後反而失去了安全感,像那些在過去10幾年裡身家百億,如今卻在吃牢飯的人。而且,獲得安全感不僅要靠自己的努力,還要依賴國家和社會。

大家可能注意到,西歐和北歐有很多國家,中產階級其實薪資不多,但他們卻安全感十足,從不擔心明天的生活有沒有著落,這種安全感就是社會給予的。相反地,墨西哥、哥倫比亞等國的毒梟,雖然積攢的錢幾輩子都花不完,但他們總在擔心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相關閱讀:老後富有,是財務與精神都自由!吳淡如:養成致富的9種特質,才會愈活愈舒服

做喜歡做的事、做得比同行好  就能擁有自由

如果安全感不是問題,那麼財務自由的真正意義,就在於個人自由。

而獲得個人自由,又有2個條件,一個是自身的條件,一個是社會的條件。

先說說自身的條件。

我在清華大學當老師的時候,其實就擁有個人自由。雖然我當時錢賺不多,但是夠花,而且有盈餘。每天不用按照規定時間辦公,當然也不會天天曠工。

在工作中,科研做什麼項目、怎麼做都由我自己決定,經費的使用也是。

雖然我上頭有各級主管,但是從理論上講,大家都是教職員工,各做各的事,他們不時還會來聽取我們這些年輕人的意見。

我唯一需要求人的,就是去申領科研經費。

當然,國家和企業的經費就在那裡,總會被人拿走,只要你做得不比同行差,就肯定能拿到。

從這裡可以看出,如果真把追求自由作為目標,是不需要很多錢的

當然,我能獲得這些自由,是因為在我研究的細分領域,當時國內沒有人比我做得更好,而不是因為我有錢。

最重要的是,我很樂意做我每天的工作。

再說說社會的條件。一個好的社會,要給大家創造各種機會,讓大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同時,透過稅收調節,或者說二次分配,將一部分人的財富變相分給那些急需的人。

形成這種環境後,我們就獲得了一定經濟上的自由。隨著社會的進步,大家工作的時間也會逐漸減少,從而獲得更多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

而這種環境,需要眾人一起來營造。

與其指望透過賺更多錢來獲得自由,不如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並且做得比同行更好一些,與大家共同打造出一個更優質的社會

努力一輩子是為了自由  別為財務自由本末倒置

當然,這裡有一個前提,就是要稍微約束一下自己的物質欲望,少去比較

2019年,我和馮侖(中國企業家)進行了一次對話。

觀眾問我們,怎麼樣才能像你們一樣獲得財務自由?馮侖說,其實有多少錢都不夠花,因為人的欲望可以無限。世界上所有東西都有成本,只有欲望沒有成本。

你可能會覺得有上億元的財富,這輩子就夠用了,但是當你真正擁有這麼多錢時,你會發現要花錢的地方很多,這些錢根本就不夠花。

當然,對絕大部分辛苦存了半輩子錢,打算後半輩子享福的人來說,更大的風險是通貨膨脹,因為通貨膨脹會讓人們原先各種美好的預想很難實現。

對於這個問題,2022年4月30日,巴菲特和查理.蒙格(Charles T. Munger)在給投資者的報告中提及,應對通貨膨脹最有效的辦法,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到目前為止,最好的投資項目,就是能夠推動自我發展的東西。幾乎所有善於投資的人,都會贊同這個觀點。(相關閱讀:通膨10年後每月支出至少多1萬元!退休老師:如何用定期定額賺夠退休金?

人自身的能力是自由的前提,也必將帶來財務自由。

理解了財務自由只是通向個人自由這個目的的手段,而非人一生努力的目標,我們就不必過得那麼累了,也就會在經濟和時間上對自己好一點

相反地,如果一個人只想著賺錢,卻失去了自由,那生活也就沒有意義了

一個被判處無期徒刑的囚犯,顯然不需要為一輩子的吃穿發愁,但這樣的財務自由任何人都不想要。

(本文摘自吳軍著,《元智慧:人生沒有捷徑,但有方法讓你少走彎路!》,幸福文化出版)

2023/10/26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心理韌性值得投資!心理學家:平時就要存5種「正向情緒存款」,遇到挫折悲傷來襲時才有能力復原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