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趙敍廷 文/林芳如 攝影/影巷26號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投身京劇30餘年,魏海敏是眾人公認的京劇名家,但她說自己50歲以前,生活過得模模糊糊,摸不太清楚方向。50歲後,她才懂得如何自我覺察,找到安放身心之道。
50知天命?對國寶級京劇名伶魏海敏來說,真是如此。
兩度獲頒國家文藝獎,主演《金鎖記》,扮演曹七巧,挑戰《歐蘭朵》,跨越性別,穿越400年時空,自認閒不住,從沒想過退休,投身京劇30餘年的魏海敏,回顧前半生自評:「50歲以前過得一片模糊」,而今終於愈來愈清明⋯⋯
認清世間無圓滿 向內觀照才會圓滿
在台上,魏海敏對咬字、唱腔字字計較,為了登台亮相那一刻,背後不知下了多少功夫,面對京劇,她當然有計畫,按部就班唱戲、學戲,目的就是成為一名好演員,戲劇是她賴以維生的工具,亦貫穿了她的一生。但努力的同時,她卻也感到生命像是被事情推著往前走,對於自己想做什麼,畫面始終白茫茫一片,不甚清晰。
直到2007年在新竹的經歷,雲霧才逐漸散去。
那一夜,魏海敏到新竹辦講座,從早忙到晚,講座結束後,才抽出時間買點東西果腹。此時,跟在身邊的企劃宣傳對她說:「老師,你身邊有很多天使在,祂們要你不必焦慮、難過。」縱使科學無法證實,但當下,魏海敏忍不住哭了,她花了一輩子推動京劇,卻總覺得速度太慢,看見的人太少,一想到有人(或者天使)理解自己的寂寞與孤獨,突然就被安慰了,終於感到有信心。
童年時期家貧,就連吃一顆糖,於她都是難以實現的奢求,遑論衣著。所以,經濟自主之後,她特別愛逛街,看到漂亮的東西,總盼著哪一天能夠擁有。10幾歲開始,她就對美有要求,出門得化妝,穿搭得有型,這幾年那種別人看來舒適的寬褲,在她眼中是「肥褲子」,誓言這輩子絕對不穿,但,她現在也穿了,「當開始比較向內觀照,自己圓滿之後,就不會太在意外表。」
曾經的不圓滿,來自於成長經驗。打小上劇校,離家後,魏海敏覺得自己就像是被拋棄的孤兒,親情被硬生生地拔起,無論後來擁有多少,她始終缺乏安全感,離開劇校後,猶如沒有根的人,因此21歲就結婚、生子,渴望得到歸屬感。後來,她慢慢理解,人間本就不存在圓滿,嚮往不存在的圓滿,自然求而不得。
魏海敏猶如千面女郎,圖為《霸王別姬》虞姬扮相。(出自魏海敏FB)
以京劇呈現張愛玲的《金鎖記》,魏海敏詮釋曹七巧一生欲愛而不能的生命枷鎖。(出自魏海敏FB)
與當代傳奇劇場合作的「樓蘭女」,為為經典(出自魏海敏FB)。
魏海敏說,歐蘭朵跨越時空的特性,與京劇唱段時「時空靜止」的概念不同,因此所有唱腔都是自己編的。(出自魏海敏藝術文教基金會官網)
在生命各階段淬煉角色的高度 在獨處與穿搭中取悅自己
體悟到人間本無圓滿,療癒了魏海敏的心,也讓她變得更能體察自己。這並不意味著命運從此順遂,挫折仍然會有,難以預料的事也不會少,不過她的內心安穩許多。
她開始思索生命中每一個階段,理解到這些階段都是必要的,每一個階段都是為了成就自己,因為經歷過,她才能進入舞台上的每個角色,詮釋出角色的高度,而非僅停留在唱唸做打這些外在的層次,「要懂得覺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你才能夠安排生活,不然就會一團亂。」
不必向外求以後,魏海敏愈來愈懂得享受獨處的樂趣,一個人可以讀書、寫字、看電影,吸收養分,不用關心別人吃飯了沒,不用顧慮別人的需要,就像一杯水已然沉澱,只需照顧自己,好好享受一個人的生活氛圍。
當然,魏海敏現在還是很重視穿搭,出門前,連一件襯衫,她都會挑半天,但已不是為了穿給誰看,而是讓自己心情舒服。她不愛名牌,她愛有設計感的單品,即使是一件T-shirt,也會看細節,也許點綴亮片,或者裝飾圖案,因為那是專屬於自己、對服裝的私密要求。
魏海敏將穿搭比喻成演戲,因為兩者皆屬於三度創作。穿搭前,先有設計師和店面才有衣服,演戲也一樣,前面必須有編劇和導演,最後由她呈現,而這也是她最喜歡的部分。(相關閱讀:無論美醜,我都是唯一!吉本芭娜娜:愛自己,從每天的化妝與穿搭開始)
別信算命,要信自己能改變 人生唯有盡力去做而已
以前,魏海敏很愛算命,後來她發現,紫微、星座、生命靈數算出來都差不多。「如果你把這件事當成真的,你就上當了。」因為,沒有一個算命師會算出真正的自己,若是別人說「你就是這樣一個人」,而你決定不要做這樣一個人、想要改變自己的時候,那才是得到救贖的時候。
改變著實不易,但不改變也許更令人不適。就像離婚前,魏海敏很擔心成為別人的談資,擔心別人說三道四,但轉念一想,當時她才40歲,如今活到80歲已非新鮮事,難道未來40年都要過著這樣的日子嗎?「那一刻,我忽然理解害怕沒有用,因為生命是一天一天往前走的,今天害怕不去做,明天怎麼辦?」
理解害怕無用,所有的事情都會來到之後,魏海敏想通了,事情來了,就好好迎接,盡力去做,結果好壞是另外一回事,生活如此,工作亦然。她向來不怕嘗試,反而認為人應該跟著世界改變自己,才能擁有不一樣的視野。「這就是人生,沒有別的更高深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