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獨生女帶80歲媽媽一起圓環島夢!小愛:長輩要的不是豪華行程,是陪伴、尊重、有存在感
讓媽媽開心,看什麼都順眼。
文/蔡碧月 圖/小愛提供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身為獨生女照顧80歲媽媽已經很辛苦了,為何還要利用每季的假期帶媽媽分段環島?「愛自己,不阿雜」粉專版主小愛認為,走出家門可以讓媽媽轉移注意力,強迫症行為也減少了,反而是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更加自由的時光。
當父母成為頑固的老孩子,你還願意帶她出遊嗎?
為了完成帶「老公主」環島的夢想,上班族小愛從50歲開始,每季利用3、5天積假,分段帶80歲母親出門,5年下來玩遍台灣大城小鎮。超級行動力的背後,是不想人生有遺憾,因為爸爸直到去世前,都未能一圓回大陸老家走走的願望,令身為獨生女的她,感嘆能陪媽媽的時間不多了。
稱母親為「老公主」,透出照護的沉重壓力。母親重聽不識字,操著一口外人難以聽懂的客家國語,前幾年爸爸走之後,堅持獨居拒絕去安養院,不願接受其他長照服務,孤單孤僻加深任性,畫伏夜出,「乒乒乓乓」聲響惹來鄰居抗議。幸好夫家體諒,願意讓小愛接母親同住,從透天搬進家裡,母親的拖鞋聲、講話音量,仍不時驚動樓下鄰居,勸也不聽,照顧起來不輕鬆。
關在家常有衝突 出門旅行媽媽笑容變多
「我40幾歲時,一年帶她出國一次,周末到郊外玩,疫情期間她腳力退化,改成環島旅遊。她喜歡看世界,只要出去走走,心房就會打開,身心狀況穩定,配合度比較高。」
小愛的母親罹患肌纖維症,也就是俗稱的「公主病」,全身筋骨常莫名痠痛,整天擺著厭世臉,只能靠止痛藥麻痺或讓自己昏睡,清醒的時候,也因為有強迫症,不斷摺衛生紙、不停洗手。幸好,老公主對新事物保有好奇心,出門旅遊可以轉移注意力,強迫症行為少了,抱怨少了微笑多了,變得好相處,這時的小愛也比較有耐心聽她講話、回答問題,如果只是待在家,不會如此和諧。
「這是一種善的循環。出門比在家更好,讓雙方能夠喘一口氣,兩個人的旅途意味自由,放開給彼此的牽絆,脫離日常的摩擦,走出既有的生活規律。」
這些年來小愛帶著老公主國內外自由行,悟出幾樣不心累的訣竅:
1. 投其所好,你的蜂蜜可能是她的毒藥
起初小愛認為出門就是要動,在大自然中多曬太陽增加維生素D、多走走對身體好,實際上老公主不耐曬不喜歡走路,覺得大山大海很偏僻,沒有超商沒有廁所,沒有安全感,更別提看夜景,老人家視力不好很怕跌倒。
老公主不愛動,儘量以車代步,老公主喜歡看時髦都會、泡咖啡廳,多安排喝飲料吃甜點的貴婦行程,座位陰涼或有冷氣,稍微曬到陽光就好。老公主口味重,不合心意一口都不吃,如果餐廳調味清淡,要事先交代多放點鹽巴,不用管三高。
「出去玩就是要開心,只有我開心她不開心,我還是不會開心,所以要以她的需求優先;她這年紀就是要享受,不開心的話反而血壓飆高,老人家已經不需要我們去教育或訓練她,而是順著她。」 (相關閱讀:你是「過度幫忙」的兒女嗎?覺得長輩生活方式不健康,該勸嗎?)
2. 照顧她的心情,心情美看什麼都美
老公主出遊時只要有人和她打招呼,她會熱切回應。為了讓老公主心情好,所以抵達民宿時,小愛會告知民宿老闆她帶媽媽出來玩,讓民宿老闆和媽媽打招呼,讚美媽媽年紀這麼大了,還願意出來走走,很棒呢!老公主聽了心花怒放,就不會嫌床太高、椅子太低,東嫌西嫌。
又譬如餐廳送來小菜,明明是小愛點的,她會說是餐廳老闆看老公主年紀大了特別送的!老公主聽了會很開心,心情好胃口佳,每一道菜都好吃。
「旅程中,帶來快樂的是旅伴,而不是目的地。其實老公主不太清楚自己去了哪些景點,她要的不是豪華行程,而是陪伴和尊重,讓她可以刷存在感。」(相關閱讀:帶媽媽遊北海道,13天1300公里自駕行!出遊牢記10件事,讓長輩開心又有面子)
旅行講究的不是多高貴的行程,老公主需要的是陪伴,讓她的渴望能夠滿足,就開心了。每次帶老公主長途旅行,突破各種困難和荷包的瘦身,憑著就是信念,事先做好準備就不心累。
3. 住宿要精選,不換飯店定點出遊
下榻的飯店或民宿要明亮,房間大一點,無障礙空間不用爬樓梯。出遊過夜時,儘量住同一間飯店,例如住羅東,就以羅東為據點,每天往返附近景點,看似不符合經濟效益,但住在同一個地方,老公主不用重新學習房間的設備按鈕,容易適應環境,免除整理行李的困擾,比較有安全感。
認識小愛的人,佩服她對媽媽的慷慨,小愛認為,「雖然我沒有賺很多錢,沒存什麼錢,但我把媽媽照顧好了,相信我的小孩也看得到我是怎麼對我媽媽的,那也是一種財富。」
4. 照護者不犧牲,也要享受一個人旅行
老公主習慣睡到中午才起床,小愛早上會跑出去玩、吃美食,再幫她帶回來,讓她在飯店吹冷氣吃;老公主如果不想出門,只想在飯店睡覺,也可以把她留在房間,放好零食或安排美食外送,架好監視器,自己再出去溜溜;有時開車出門兜風,到了景點老公主不想下車,就讓她在車上坐著,自己下去走一下,請老公主等她。
「適度讓自己滿足,兩邊都兼顧,愛自己不委屈,照顧才有辦法持久。」
不知情的人以為,小愛從小備受寵愛,才會這樣報恩。小愛否認嘆道,雖然身為獨生女,她從小要削水果給家人吃,是媽媽的僕人,生病要先被臭罵一頓浪費錢,才能自己去看醫生。母親完全不像國小課本裡面形容的媽媽那樣溫柔慈祥,控制欲很強,超級愛抱怨,「正因為這樣的磨練,養成我獨立堅韌的個性,結婚後沒有婆媳問題。」
帶媽媽到金門旅行,對小愛來說,也是享受了幾天「金門簡單生活」的假期。
老公主只要出去玩,笑容特別多,保有強烈好奇心,願意嘗試新事物。
換個角度理解媽媽 照顧之路彼此舒服、盡力了就好
歲月讓人明白許多事。小愛成年後發現媽媽有甲狀腺亢進,容易煩躁。原來,強大的負能量自有其原因。「從此每當她開始抱怨,我就把她當病人,不把她當媽媽,就能諒解。」
她記得有一年,自己陪女兒去紐約學英文。白天一個人逛街,因為英文很破,很多事情聽不懂,突然能體會媽媽的痛苦。「其實母女相處一定要有愛的支持,但光靠愛沒有辦法支撐這麼久,用不同角度去同理她、照顧她,才能寫好上天給我的這份功課。」(相關閱讀:父母情緒不成熟難相處?心理師:掌握3方法,輕鬆互動還能做自己)
有能力帶媽媽出遊以後,小愛發現,自己內心那個僕人小女孩變了,「那個童年時感覺自己不被照顧的小女孩,在長大後已經不期待被照顧,相反的,因為她可以照顧別人,同時照顧到自己,那個小女孩長大了、成熟了。」
正因為帶長輩出門不輕鬆,甚至有許多麻煩要克服,小愛從不期待旅程完美,重點擺在擁有一顆輕鬆的心,以自己跟對方舒服為前提,盡力就好;就算老公主已經不能出國,這些年下來分段進行的環島之旅,日積月累的微小快樂,也讓彼此關係修復,彼此的愛更深厚,帶來無比的滿足與幸福。
2023/10/20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