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在孤獨死個案家中找到勞力士、伴母親遺體生活半年的孩子⋯⋯林立青、盧拉拉與友洗社創的遺屋故事
下一篇

他親自安排喪禮所有細節,讓太太什麼都不用擔心只要哭就好!小冬瓜:生前交代,好過身後讓家人擲筊

在孤獨死個案家中找到勞力士、伴母親遺體生活半年的孩子⋯⋯林立青、盧拉拉與友洗社創的遺屋故事

讓遺屋變遺愛,創造良性循環。

文/王維玲 圖/Shutterstock

編按:因韓劇《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讓遺物整理師的職業逐漸為人所知。現實生活中,往生者所留下的遺屋,背後又有那些故事?透過特殊清潔團隊友洗社創創辦人林立青與團隊成員的描述,一窺高齡社會的孤獨死現況:

推開樹立在生死邊界的大門,幫離開人世的亡者們整理遺物,將他們來不及說出口的情感傳遞給至親好友……,催人熱淚的溫暖情節,讓Netflix人氣影集《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一播出就引發熱議。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的遺屋清潔,其實不像劇集那麼寧靜而肅穆——堆積如山的屯積雜物、強烈的腐敗氣味、佈滿血水或蛆蟲的地板,這些令人觸目驚心的景像,才是友洗社創團隊在現場奮戰的真實常態。

讓街友自力更生  友洗社創媒合街友洗地、清理遺屋

一般人認識友洗社創,可能是從「街友洗地」開始。在友洗的社群上,時常可以看見街友們穿著大紅制服在烈日下洗地,或是下工後穿著童趣噴火龍裝送孩子們放學的動人照片。

友洗社創由長期關懷社會弱勢的「工人作家」林立青在2022年成立,林立青的代表作《做工的人》不只創下再版40次的驚人成績,也被改編成叫好也叫座的電視劇與電影。因為看到2020年疫情爆發期間,萬華遭受重創,觀光客不敢前往、居民人心荒亂,而街友則成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疫情隱憂,林立青運用自己的影響力,號召募集物資,卻也感受到效果有限。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直接的幫助街友。」偶然間,林立青拿著廠商送的高壓清洗機幫好友清洗店面,沒想到一位街友卻靠過來,躍躍欲試的說自己也會,「其實他洗得很爛,」林立青笑著說,這個偶發事件帶給他靈感,如果讓洗地成為一項工作,是否就能讓街友能夠自力更生,不用完全仰賴外界的捐款?

行動力極強的林立青,拉著好友盧拉拉成立「友洗社創」,起初大多是靠著林立青的影響力,在臉書公開媒合願意捐助校園清潔服務的善心人士,或接受公共場域、宗教建築,以及企業等委託洗地、牆面,再由友洗領班帶著街友進行洗地清潔,「以工代賑的模式,才能讓街友培養出一技之長,最重要的是開始培養出自信。」

2022年正式成立公司,林立青戲稱自己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吉祥」——也就是擔任「吉祥物」,專業的設備、工具都由他一一找到志同道合的廠商贊助,而街友每日的薪資最少1500元,甚至有人可以領到2500的高薪。

孤獨死不是貧困者才會發生  從特殊清潔工作,看見形形色色遺屋

正如光與影的關係,友洗還有一個重要業務「裏友洗」——也就是遺屋、命案現場或特殊清潔。林立青表示,因為疫情一度升溫而影響洗地業務,友洗二當家盧拉拉的特殊清潔業務剛好可補上營業空缺。(相關閱讀:有錢有孩子,仍可能孤獨死?命案現場清潔師盧拉拉:少囤物品,多積緣分

相較於洗地業務,特殊清潔對街友的心理素質及體力的要求更高 ,「光是要踏入遺屋,很多人就會倒退三步。」就連林立青第一次跟著到遺屋現場時,都對堆積如山的垃圾、四處橫行蟑螂及老鼠,以及密閉空間內的強烈惡臭感到有些不適。

此外,遺屋清潔其實是勞動、技術及設備密集的專業工作,在短短的1、2天內,要分類、搬運各式垃圾與雜物,還要懂得調配專門的清潔藥劑,才能去除緊緊附著在地板上的人體油脂、衣物、紙類或各式用品;此外,為了避免感染屍毒的隔離衣、防毒面罩、手套,以及拆卸清潔用的斧頭、起子機、軍刀、藥劑噴槍等裝備,也都要一應俱全。

一開始盧拉拉也擔心街友難以上手,所以他們先選定團隊中狀態最穩定的夥伴「嚕米」參與。「我一開始是被拉拉『拐』進去的,」嚕米表示,當時他以為只是一般清潔,到了現場才知道是遺屋,獨居的屋主去世一年後才被發現,「一開始我是心中嚇到,後來聞到飄散出來的味道,立刻就吐了。」

第一次就參與這麼高難度的案件,心中會感到害怕或抗拒嗎?「其實只要保持平常心態就好了,畢竟我們不是害他的人,而是來幫助他,這樣想就不會怕了。」而嚕米也自此成為特殊清潔的固定班底。

雖然許多人都會將孤獨死與貧困劃上等號,但嚕米分享,他們有時會在充滿垃圾的房屋中,找到高達10幾萬的現金、金子,甚至是勞力士名表,而友洗團隊都會原封不動交還給家屬。

但是最挑戰的,還是要試著與沉重哀傷的死亡陰影保持著客觀距離,平靜確實的完成工作。嚕米曾經碰過一位家屬,每次前往遺屋現場就會激動哭泣,他會請對方情緒平復再進去,不然亡者可能就無法安心離開,「所以除了工作上的累,心也會很累。」嚕米坦承的說。

相較於可以跟小朋友互動、洗完後可讓眾人都發出讚嘆的煥然一新的地面的「光明友洗」,特殊清潔既無法讓房間變得嶄新無痕,而成果也只有房東或家屬知道,成就感較低,「雖然很辛苦,但總是有人要做嘛!」嚕米說,「我盡量不要有負面的想法,這不是樂觀,而是這個世界這麼美好,我們還沒活夠。」這種認真面對工作與生活的嚕米,其實已經具備專業職人的精神了。

當孤獨死已成社會現象  如何讓遺屋變遺愛,創造良善循環?

如今,由盧拉拉領軍的遺屋清潔小隊已愈來愈具規模,辦公室記錄團隊當月工作安排的白板上,除了校園洗地、一般清潔之外,遺屋清潔也佔了超過1/3的業務量,林立青自豪的說:「我們是台灣目前少數有能力清洗遺屋的機構。」

但是能力愈大,社會的期待也愈滾愈大。跟著名氣一起上門的,除了屋主之間的口碑推薦,還有資源有限的NGO及各縣市社會局。

林立青有些糾結的說,友洗近來接下一起複雜的委託,一名精障、智障的個案在母親去世之後,因不知如何處理,只能和母親遺體共同生活了半年,然後後來精神狀況不好強制就醫,社工才知道這件事。「對方完全沒有錢,那我們該怎麼辦?」即使團隊願意無償幫忙,但是隨之而來的龐大垃圾清運與處理費用又是一大難題。

「每個月做2件公司就可以破產,但不做良心又過意不去。」林立青後來在社群上分享最終的解決方式:他們向「攸惜關懷協會」提報預算,開設專款,並在台北市議員吳沛憶、「最強里長」方荷生及品牌商Patroni及美沃奇等各方的協肋之下,才順利完成任務。

即便挑戰重重,但林立青堅定的說,友洗不會因此縮減遺屋清潔的業務,「因為這是公司的核心業務,而且這件事很有意義。」再加上街友夥伴們也能夠從中培養整理、回收,以及各式空間清潔的專業知識,這些都是他們未來自立的重要技能,

同時間,友洗也延伸出「遺屋變遺愛」的服務——在清潔現場回收的家具、3C家電,經過團隊的巧手整理與修復之後,可以再捐給社福單位,創造良善的循環。根據林立青的統計,光是在去年,友洗捐出的冰箱、洗衣機、電視,以及各式小家電累計超過50項。

近來,林立青也開始帶著夥伴一起到校園演講,他驕傲的展示小朋友們手做的卡片,上面寫著:「謝謝街友叔叔幫獨屋老人做遺屋整理,好好送他人生最後一程。」、「謝謝街友叔叔勇敢去獨居的老人做遺屋整理,你好勇敢喔!」

林立青表示,因為團隊的技能和經驗已經愈來愈成熟,所以他幾乎不需再參與遺屋清潔的業務,旁邊的嚕米立刻吐嘈:「立青就是這樣才變胖!」而林立青也不甘示弱的回擊:「我要演講、約業配,還要募款很忙耶!」兩人突然鬥起嘴來,團隊濃厚的情感也一覽無遺。

從一個簡單的念頭,如今善意激起的漣漪圈正持續向外激盪共震,例如友洗剛租下盧拉拉接案服務過的遺屋,作為培訓夥伴的宿舍,「我會繼續做下去,用雙手證明這種方式值得社會支持。也請社會大眾繼續支持我們。」這是林立青的臉書貼文結尾,既是說給支持的人們聽,也是說給自己聽。

2023/09/23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他親自安排喪禮所有細節,讓太太什麼都不用擔心只要哭就好!小冬瓜:生前交代,好過身後讓家人擲筊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