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四包錢怎麼用?長照補助金額、服務項目一次看懂
漫長照顧路上,專業資源協助不可或缺。
整理/50+編輯部 圖/Shutterstock 資料來源/衛福部長照專區官網、我的e政府、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編按:因應高齡化社會不斷增加的照顧需求,2017年長照2.0政策正式上路後,將原有的各項長照服務,整合為4種給付項目,也稱為「長照四包錢」。這「四包錢」可提供多少補助?哪些對象符合申請資格?申請流程怎麼走?本文清楚整理、帶你一次看懂。
「長照」是什麼?
隨著台灣社會快速步入高齡化、進入超高齡社會,長期照顧需求人數也隨之增加,根據衛福部統計推估,2022年的長照需求人數已超過85萬人。但隨著社會型態變化,家庭照顧功能逐漸式微,造成個人與家庭的照顧壓力日重,進而衍生社會與經濟問題。
因此,政府所推出的長期照顧服務,即針對預期或已達6個月以上無法生活自理的民眾,由長照服務人員及單位,提供各種照顧及專業服務。
「長照 2.0」是什麼?服務項目有哪些?
當長照需求持續增加、又因家庭型態組成的改變,個人與家庭的照顧壓力也更為沉重,無論是照顧者或被照顧者,都可能承受極大的經濟與身心負荷。
為因應未來龐大的長照需求,並減輕家庭照顧的沈重負擔,政府自2007年起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簡稱長照2.0),將原有的各項服務整合規劃為4大類,也就是所謂的「長照四包錢」。無論是從提供專業照護人力協助,或是交通接送、居家無障礙空間規劃,以至於照顧者的喘息服務,用意都在於減輕個人及家庭的照護負擔。
在長照2.0政策上路後,服務項目也從原本的8項增加為17項:
(1) 照顧服務-包含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及家庭托顧。
(2) 交通接送-被照護者因就醫或需要長照服務的交通接送。
(3) 餐飲服務-協助失能者無法外出用餐之不便,補充居家服務失能者備餐服務之不足。
(4) 輔具購買、租借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
(5) 居家護理-由專業居家照顧服務員,到家中幫忙照顧長輩或失能者。
(6) 居家及社區復健-由職能或物理治療師到家中或社區提供復健服務,協助促進體能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7) 喘息服務-體恤家庭照顧者,協助紓解長期照顧失智、失能家屬的壓力,使主要照顧者得以暫時獲得休息。
(8) 長期照顧機構服務-提供長期照顧服務的合法機構,及專業長照人員依機構類型提供服務。
長照2.0擴充服務項目:
(9) 失智症照顧服務-於失智症者不同階段,協助照護者提供所需之長照與醫療服務。
(10) 原住民族地區社區整合型服務-針對資源不足之偏遠及原民地區,佈建長照資源,培力在地照顧服務量能。
(11) 小規模多機能服務-提供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及臨時住宿,服務使用者可依實際需求彈性運用,串聯在地資源提供多元服務。
(12) 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強化家庭照顧者支持資源,提供長照資源轉介、照顧技巧指導、情緒支持、 喘息服務、經濟援助等服務。
(13) 成立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複合型日間服務中心與巷弄長照站。
(14) 社區預防性照顧-建構在地老化及健康老化的社區初級預防性照顧服務,讓長者能獲得在地且妥適的照顧服務,以延緩老化及失能。
(15) 預防或延緩失能之服務(如肌力強化運動、生活功能重建訓練、吞嚥訓練、膳食營養、口腔保健、認知促進)
(16) 延伸至出院準備服務-醫院建立銜接機制,協助被照顧者出院返家後可立即取得所需長照服務及資源,降低返家後日常生活障礙、提升生活品質。
(17) 居家醫療-因失能或疾病特性致外出就醫不便之患者,可就近獲得醫療照護。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申請長照2.0服務?衛福部提供簡單的快速自我檢測量表(出自衛福部長照專區)。
長照補助的對象、申請資格,哪些人可以申請長照2.0服務?
經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評估,符合「長照需要等級」2級以上者,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 65歲以上老人
2. 55歲以上原住民
3. 50歲以上失智症者
4. 失能身心障礙者
長照2.0補助4包錢,不同失能等級可以申請多少補助金額?
在申請長照服務後,給付額度會依「長照需要等級」而有所不同,長照等級第2級~第8級皆可獲得給付補助,且會依照經濟狀況(一般戶 / 中低收入)在給付額度內給予不同補助。低收入戶可獲政府全額補助,中低收入戶自付5~10%,一般戶自付16~30%。
照顧及專業服務:失能等級2~8級者,依等級補助約每月10,020~36,180元(自付額最高16%)。
第2級:10,020元
第3級:15,460元
第4級:18,580元
第5級:24,100元
第6級:28,070元
第7級:32,090元
第8級:36,180元
交通接送服務:失能程度第4級以上者,依交通遠近及居住地縣市鄉鎮分類,補助每月1,680元~2,400元(自負額最高30%)。
第一類:1,680元
第二類:1,840元
第三類:2.000元
第四類:2,400元
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每3年最高給付4萬元(自負額最高30%)。
喘息服務:依失能等級每年給付32,3440~48,510元(自負額最高16%),可使用於居家喘息、機構喘息、日間照顧中心喘息、小規模多機能(夜間臨托)、巷弄長照站臨托等5項喘息服務。
長照服務給付額度表 | ||||
長照等級 | 照顧及專業服務 | 交通接送 | 輔具服務與居家無障礙改善(年) | 喘息服務 (年) |
第2級 | 10,020元 | 第一類:1,680元 第二類:1,840元 第三類:2,000元 第四類:2,400元 (根據居住地縣市鄉鎮分類) | 40,000 元 | 32,340 元 |
第3級 | 15,460元 | |||
第4級 | 18,580元 | |||
第5級 | 24,100元 | |||
第6級 | 28,070元 | |||
第7級 | 32,090元 | 48,510元 | ||
第8級 | 36,180元 |
長照服務給付額度表(出自衛福部長照專區)。
長照 2.0 的長照失能等級如何評估?
「長照需要等級」(CMS)一共分為1~8級,數字愈大,代表被照顧者的長照需求度愈高。在申請長照服務後,會由縣市政府的照顧管理專員,或是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的個案管理人員到宅進行評估。
長照需要等級的判定標準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活動功能(ADL)或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IADL)兩種活動量表,評估個案是否能自主完成日常生活中必需進行的活動(如進食、如廁、洗澡等),以及在社區中自立生活(如外出購物、洗衣等)所需之技能。
而除了以上兩種量表,也會將個案的身心及營養狀況、疾病史、家庭生活環境等,一併納入考量評估。
長照四包錢包含哪些服務項目?補助額有多少?
入考量評估。「長照四包錢」共包含「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等4大類別,分項說明如下:
一、長照四包錢補助類型一:照顧及專業服務
1. 照顧服務
(1) 居家服務:由受過專業訓練的照顧服務員到家中協助被照顧者,包含基本身體淸潔、基本日常照顧、測量生命徵象、餵食、餐食照顧、協助沐浴及洗頭、陪同外出或就醫、到宅沐浴車等服務。
(2) 日間照顧:被照顧者在白天就近至日間照顧中心,服務內容除了生活上需要的基本照顧、餐飲服務,及從住家到日照中心的交通接送服務外,還包含增進活動及社交能力的健康促進、文康休閒等活動安排,也提供家屬指導及諮詢等服務。
(3) 小規模多機能服務:除了在白天在日間照顧中心接受服務,如果有臨時夜間住宿的需求,每個月最多有15天可以使用夜間住宿服務。
(4) 家庭托顧:如同保母在自己的家裡照顧幼兒一樣,將被照護者送到照顧服務員的住所(托顧家庭)接受非一對一之照顧。
2. 專業服務
採專案式服務,藉由專業人員協助被照顧者家屬,達到復能、自主生活的目標,達成訓練目標即結案。同一專業服務項目使用不得超過12次(每週至多以1次為原則),並於6個月內完成訓練。
(1) IADLs復能、ADLs復能照護:幫助被照護者達到復能或增加獨立活動能力,如使用電話、吃飯、上廁所、走路等日常事務。
(2)「個別化服務計畫(ISP)」擬定與執行:依據被照護者需求及期望設定計畫內容,培養被照護者於社區內的獨立生活能力。
(3) 營養照護:依被照護者的活動能力、健康狀況、體型、體重等,協助被照護者獲取應有之熱量、營養及水分。
(4) 進食與吞嚥照護:協助被照護者安全進食,如指導口腔按摩、調整飲食內容或改變用餐姿勢等。
(5) 困擾行為照護:針對被照護者出現語言或肢體攻擊、干擾行為,或是情緒問題等狀況,影響到個人或周遭他人生活,可由專業人員指導被照護者和照顧者安全預防概念、溝通技巧與轉移焦慮等。
(6) 臥床或長期活動受限照護:協助被照護者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機能活動,像是坐臥、排泄、進食等,並預防合併症狀發生。
(7) 居家環境安全或無障礙空間規劃指導:依據被照護者的需求與身體狀況,提出居家環境改善建議,或進行無障礙空間規劃等。
(8) 居家護理指導與諮詢:依據被照護者的健康狀況,提供專業照護指導和諮詢服務,協助家庭照顧者與被照護者具備自主照護的能力。
二、長照四包錢補助類型二:交通服務
提供給付對象/被照護者往返居家至社區式服務類長照機構或至醫療院所就醫、復健、透析治療之交通接送。
三、長照四包錢補助類型三:輔具租借、購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
被照顧者若經照顧管理專員評估有輔具需求,可憑輔具評估報告書,至地方政府特約或非特約社區藥局及醫材行購買或租賃輔具。項目包含輪椅、電動代步車、移位機、氣墊床、居家用照顧床等共15項,民眾僅需支付部分負擔,長照輔具之詳細項目及給付方式可參閱衛福部長照專區。
四、長照四包錢補助類型四:喘息服務
喘息服務的概念是讓照顧者獲得適度的休息,由其他人或機構來照顧被照護者;或是遇到看護工請假,需要其他照顧資源支援時運用。分為下列3種服務方式,民眾可依需要選擇適合之服務模式或混合配搭使用。
(1) 居家喘息:由受過訓練之照顧服務員至個案家中,提供個案身體照顧服務,包含協助如廁、沐浴、穿換衣服、口腔清潔、進食、服藥、翻身、拍背、簡單被動式肢體關節活動、上下床、陪同運動、協助使用日常生活輔助器具及其他服務。
(2) 機構喘息:個案至住宿式長照機構接受短暫照顧、停留,由機構工作人員提供二十四小時之照顧,服務內容包含護理照護、協助沐浴、進食、服藥、活動安排及相關服務。
(3) 社區喘息:個案白天至日間照顧中心/巷弄長照站或於夜間至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依地點提供之服務,接受照顧、停留,包含護理照護(日間照顧中心)、協助沐浴(日間照顧中心、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進食、服藥、活動安排及相關服務
詳細服務內容及支付價格等詳情可參閱衛福部長照專區。
以上這些服務,會根據失能等級和申請者收入給予不同額度的補助:
照顧及專業服務:失能等級2至8級者,依等級補助約每月10,020~36,180元(自負額最高16%)。
交通接送服務:失能程度第4級以上者,依交通遠近補助每月1,680元至2,400元(自負額最高30%)。
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每3年最高給付4萬元(自負額最高30%)。
喘息服務:依失能等級每年給付32,3440~48,510元(自負額最高16%),可使用於居家喘息、機構喘息、日間照顧中心喘息、小規模多機能(夜間臨托)、巷弄長照站臨托等5項喘息服務。
長照4包錢服務(出自衛福部長照專區)
如何申請長照服務?申請流程為何?
有長照需求的民眾,可透過以下任一方式申請:
◆手機或市話皆可直接撥打「1966長照專線」
◆聯絡「當地長期照顧管理中心」
◆於住院期間,洽詢各醫療院所之「出院準備銜接長照服務小組」
◆於各縣市照管中心網頁線上申辦(點此連結至各縣市照管中心窗口)
受理申請後,所在縣市的照管中心將會派遣「照顧管理專員」到府進行訪查與評估。家總提醒,由於家訪評估的結果對於補助額度的影響甚大,建議被照顧者及包含主要照顧家人務必在場陪同受理評估,並準備好相關資訊。
例如:長輩有哪些照顧需求(如沐浴、備餐、陪伴外出等)?可安排的照顧人力或家庭經濟條件?愈明確清楚的資訊,愈有助於照顧管理專員判斷、擬定需要的照顧計畫及相關服務。
若評估結果未符合長照服務資格,也可以多加利用社區內的長照服務據點(包括照顧關懷據點、巷弄長照站、文化健康站等),都有提供健康促進、共餐、預防及延緩失能/失智服務等服務。詳情可洽詢所在縣市的照管中心或上網查詢(點此看長照資訊地圖)
家中有外籍看護、或入住照護機構者,也可申請長照補助嗎?
聘僱外籍看護的家庭,也可申請「長照四包錢」補助。但其中限制「照顧及專業服務」項目的給付額度僅有一般額度的30%,並僅適用於復能服務、進食與吞嚥照護、營養照護等「專業服務」項目,且不得使用居家服務、日間照顧中心等「照顧服務」項目。「到宅沐浴車服務」則不受此限制。
在「喘息服務」部分,經照管中心評估屬失能程度第7級或第8級者,可直接申請,否則需於外籍看護無法協助照顧持續30天以上之情況才能申請。
此外,若被照顧者未申請長照服務,但入住住宿式服務機構累計在90天以上,且年度綜合所得稅稅率級距12%(含)以下者,可依照「住宿服務使用者補助方案」採階梯性金額補助,一年最高可補助6萬元;長照需要等級達4級以上之住民,補助增加為每人每年12萬元,並無排富規定。
長照十年計劃,讓長照補助來支持
高齡化社會下,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需要照顧家人或是被照顧的狀況,長照2.0政策將照顧者可運用的服務項目整合歸納為「長照四包錢」,多留意並善用政府長照政策及相關補助資源,可幫助減輕經濟負擔。(相關閱讀:如何挑選長照險?一篇了解長期照顧保險種類、理賠方式)
2023/07/28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