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心情焦慮、不安時,擁抱身體能安撫情緒!心理師:如何為自己創造心理的防護罩?
下一篇

忙碌成癮、不做事就焦慮,導致慢性疲勞?胡展誥心理師:每個人都該練習的3種刻意放鬆法

心情焦慮、不安時,擁抱身體能安撫情緒!心理師:如何為自己創造心理的防護罩?

心靈的平和,能透過身體實現。

文/南希京 圖/Shutterstock

編按:當不安、悲傷或憤怒時,你能夠做自己的母親,安撫內在小孩嗎?身體就像是我們的母親,擁有母性的身體能撫慰受傷的心靈。南希京是心理師,深諳透過肢體動作、以深層心理學為基礎的藝術治療。他分享自我碰觸與蝴蝶擁抱(butterfly hug)兩個方法,讓身體的母性,安撫不安的自己。

童年時我們可能失去母親的懷抱,但現在我們可以為自己重新創造。當感到不安和緊張、孤單和悲傷、挫折和憤怒時,我們可以成為母親,給予自己安慰與關懷,這可以從為自己提供母性般的碰觸與溫暖開始。碰觸不僅能與他人進行,還可以是能深入感受自身內心的交流方式。

與自己肢體接觸  安撫情緒找回內心的平和

當人類處於母性的安全基地時,就能感覺到最深刻的安定與和諧。當我們不知所措時,可以先回歸身體,嘗試從照顧與修復身體開始。我們生來就擁有的東西便是「身體」,讓分離的精神安全地回歸於身體,就是重拾母性的過程。

身體的母性能讓我們溫柔接觸自己的肌膚,帶來溫暖,那是一種能幫助自己平息呼吸,放鬆緊繃肌肉的體驗在那一刻,我們可以成為自己的母親,撫慰不安的自己

心靈的平和能透過身體實現,無論外界的狀況如何,我們都不會失去內心的平和。

當你不安的感受越來越強,或情緒極度低落時,我們可以透過親密的肌膚接觸與溫暖來安撫自己。與自己的肌膚進行接觸會成為撫慰與關愛的方式,也能形成心理的防護罩。當情緒海浪襲來或情緒火山爆發時,立即處理那份混亂可能會很危險。

這時與其直接處理壓倒性的情緒,我們應該專注透過身體的感覺接近情緒,才是更有效、更安全的做法。與自己的肢體接觸,能夠安撫過度激動的情緒,讓神經系統的調節恢復正常,使我們從交感神經的緊繃狀態,轉變為副交感神經的放鬆狀態,讓身體活動變得更穩定。

我在這裡介紹2種自我接觸的方法,可以控制情緒不穩定的狀況。重複使用這些方法,直到身體熟悉它們是很重要的。

第一種方法是提供自己母性般的肢體接觸

當不安的情緒或混亂的思緒使你無法專注時,可以嘗試專注在撫摸自己的雙手,以及與身體接觸的感覺,使自己平靜。

母性的接觸需要柔軟的觸感、溫暖的溫度和穩定的壓力。當我們能提供自己溫柔的肢體接觸,便能擁有受到母性照護的感性體驗,進而獲得安慰。若交感神經太過亢進,可以施加一些壓力,使身體能更穩固地貼近地面。透過持續覺察身體的感受並調整壓力,進而增強自我調節的能力。

第二種方法是給自己溫度,也稱為蝴蝶擁抱法(butterfly hug),這也是新冠肺炎流行期間的心理防疫法。

方法是用雙手環抱自己並輕拍身體,這時雙手就如同蝴蝶拍動的翅膀。給予自己溫暖的關鍵是意識到觸覺體驗,感受自己正在付出母性以及接受擁抱。就像緊抱著不安的嬰兒一樣,我們還可以輕拍或搖晃自己。當身體充分感覺並接受這種溫暖的觸覺體驗時,就算達成擁抱的目的。

自我碰觸:覺察身體的感受並調整壓力  怎麼做?

(1) 找個舒適的位置坐下。首先確認自己雙腳能穩穩踩在地上,臀部兩側的坐骨要平均接觸到椅子。觀察並專注於呼吸。

(2) 雙手抱住自己的頭部(頭骨), 一手放在前額, 另一手放在後頸處, 以溫柔且穩固的方式碰觸, 就像包覆一件珍貴的物品。

首先用手感覺自己的頭部,看看頭是熱燙還是溫暖、是濕潤還是粗糙、是硬梆梆還是軟綿綿。先不要妄下結論,只要好好覺察手傳來的感受。

接著換用頭感受雙手, 看看手是冰冷還是溫熱、是大還是小、觸感如何、力道如何, 又會讓你聯想到什麼形象。

(3) 接著雙手交叉環抱住雙臂, 像緊抱著可愛的嬰兒一樣擁抱自己。這時觸摸的壓力, 應該是足以讓我們能感覺自己的皮膚與肌肉的力道, 用充實而飽滿的感覺更用力地抱住自己。

首先,用手感受被抱住的雙臂,看看肌肉與骨頭是柔軟還是粗糙、是鬆軟還是緊實,專注覺察雙臂帶來的感受,不要做任何批判。

接著改用手臂感受手掌,專注感覺手掌的觸感、溫度、力道,以及這樣的接觸會讓你聯想到什麼。

(4) 接下來用雙手環抱身體,一手放在心臟上,另一隻手放在肚臍上,稍稍施力按壓。像撫觸嬰兒一樣,邊調整手的力道邊按壓。試著用手感覺心跳或呼吸的律動。用手感覺呼氣與吸氣,或是覺察收縮與舒緩、擴張與放鬆的節奏,並感受速度、強度,以及你聯想到的畫面。

接著將注意力轉移至心臟與肚臍上,感覺擁抱著自己的雙手是什麼感覺,會令你聯想到什麼畫面。

(5) 最後,鬆開雙手,放在膝蓋上,將注意力放在腳底與坐骨上。觀察呼吸, 確認用手擁抱過的身體是否依然留有觸感。

自我擁抱(蝴蝶擁抱法):付出母性及接受擁抱  怎麼做?

(1) 以舒適的姿勢坐下。首先確認自己的雙腳能穩穩踩在地上,以及臀部兩側的坐骨平均接觸到椅子。觀察並專注於呼吸。

(2) 雙手交叉放在胸口,深呼吸時手略施力,更深度地按壓胸部,以胸部感覺手的觸摸。覺察擁抱自己的手以及被抱住的胸部有什麼感覺,並專注於呼吸。

(3) 接著雙手慢慢輕拍胸部,就像在安撫一個不安的孩子,在輕拍的節奏中, 充分感受安慰自己與被安撫的感覺。也可以稍微改變輕拍的節奏或力道,感受一下當節奏改變時,身體的感覺與情緒的變化,試著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拍打節奏,也要特別注意呼吸。

(4) 輕輕左右晃動身體,就像媽媽在哄哭鬧的孩子一樣,讓重心在左右坐骨間移動,想像自己正用肚臍畫一條圓弧線般地搖動身體。在自然搖晃的節奏中安撫內心,讓自己平靜下來,同時感受被安撫的自己以及身體在擁抱中獲得平靜的感覺。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晃動節奏,同時觀察自己的呼吸。

(5) 最後,鬆開雙手,放在膝蓋上,將注意力放在腳底與坐骨上。觀察安撫自己的雙手與被擁抱的身體是否依然留有觸感。試著用圖畫或文字表達自己體驗到的觸摸與溫暖。

(本文摘自南希京著,《心理不舒服,身體就受苦:整理情緒亂流,從身體治癒內心傷痛的十二種智慧》,時報出版)

2023/06/19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忙碌成癮、不做事就焦慮,導致慢性疲勞?胡展誥心理師:每個人都該練習的3種刻意放鬆法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享象】熟齡踢踏舞初階班第7期
  •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 2024/02/20 ~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