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芳如 攝影/影巷26號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退休幾年後,邱淑芬打算重回職場,但她投遞上百封履歷,卻僅有1、2次面試機會,60歲以後找工作,似乎沒那麼容易。不過,靠著持續投遞履歷並展現與工作相符的人格特質,她終於找到工作,如今已就職1年。這份工作不僅讓她生活更充實,多一份收入,也讓生活變得更自由!(本文出自「50+友善職場」專題)
投遞履歷3次以後,61歲的邱淑芬,終於在2022年獲得期待已久的面試機會,並且獲得錄取。
在服務業待了20年,擁有五星飯店服務資歷,8年前,邱淑芬因不堪長期工作壓力,選擇退休。「健康因素逼得我沒辦法再繼續工作。」那時,她常常一天只吃半餐,高壓、忙碌的生活讓她經常暈眩、頭痛、反胃,慢慢影響到工作。
「曾經試著找其他工作,可是那時候我50多歲了,已經感覺到再找工作不太容易。」於是,她決定先退休,全心養好身體。退休後,她要求自己一日三餐規律進食,定期運動。先是跑步,但長期不運動,早已讓她心肺功能變差,稍微做劇烈運動,心臟就負荷不了,醫師建議她先別做高強度有氧運動,於是她改做瑜珈,至今已經堅持8年。
「好多次想放棄,可是過了1、2天,又打起精神來,告訴自己要度過。」花了兩年多時間,邱淑芬做瑜珈時的酸痛感才稍微好一些,慢慢可以享受其中。如今,瑜珈已成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鍛鍊90分鐘,即使上班後亦不間斷。
60歲找工作遇職場歧視 資深工作者如何展現優勢?
退休大約5年後,邱淑芬動了回到職場的念頭。考慮到先前因工作壓力太大而離職,這次她希望找個工時彈性,但仍可以持續和人互動的工作。想清楚求職方向後,和多數人一樣,她上人力銀行尋找工作,想不到卻遇到一連串挫折。
「投遞很多、很多履歷,但是被打開的很少、很少。」大概是投遞100封,只有1、2封被打開。雖然也收到企業主動邀請面試,但主動找上門的,都不是邱淑芬想要的;她想要的,又得不到面試機會。而若是好不容易有面談機會,過程也讓人覺得沮喪。
「那時候我才深刻的體會到年齡歧視,因為在面試過程中,對方會有非常多的質疑,質疑你的體能、能力、電腦技能、情緒管理……。」
這中間,邱淑芬曾短暫做過兩份工作,但其中一間公司要求她染髮,並且上班時亦步亦趨隨時緊跟著她,讓她覺得不被信任;另一間公司上班後,則沒有提供任何教育訓練,也沒說清楚考核標準,才上了1天班,隔天旋即以她動作太慢為由辭退。
邱淑芬不氣餒,她持續找工作。一天,她看到住家附近的無印良品分店釋出職缺,一看是自己嚮往的工作,離家又近,決定投遞履歷。
或許是應徵者眾,邱淑芬的履歷始終沒被打開。因為真的太想要這份工作了,看到網頁上的職缺仍開著,邱淑芬就持續投遞履歷,大約投了3次履歷後,她終於收到面試邀請,但,不想染髮的她,很擔心萬一公司問起白髮怎麼辦……。
面試當天,店長問她:「為什麼覺得自己可以勝任這個工作?」邱淑芬回答,這份工作必須整理衣物,把賣場眼見的凌亂,恢復到整齊狀態。剛好,她非常愛整潔。一直摺衣服,有人會失去耐心,她正好相反。「看到衣服被摺得整整齊齊,我覺得很療癒;連續4個小時都做一樣的事情,也沒問題。」至於她糾結很久的白髮問題,店長絲毫不在意,連提都沒提!
面試時,邱淑芬說出自己的擔憂:「如果要搬比較重的貨物怎麼辦?」店長告訴她,這類狀況比較少,如果真的有重物需要搬,店內有很多工具可以運用,而且伙伴會彼此協助,不會讓她一個人搬重物。
展現自己的人格特質、專長和工作的契合度,幫助邱淑芬順利錄取。
退休再就業 身段要柔軟、學習要積極
上班後,她一直提醒自己切記心態柔軟。「雖然我年紀比較大,工作資歷也比較深,可是以進這家公司來講,很多事需要靠同事教我,所以一定要謙虛,身段一定要柔軟。」
最初,邱淑芬一週排班3天,每天4小時,等工作逐漸上手,評估長期久站體力也能負荷後,她主動向店長提出希望增加工時,改為每週上班4天,每天6小時。
此外,因為自己有意願,通過公司培訓和考核後,她的工作除了摺衣服,也排班擔任收銀員。「一開始看到這麼多支付工具,Line Pay、Apple Pay……,確實讓我頭腦混亂,回家後上網研究,加上操作久了,也就熟悉了。」
擔任排班制店員1年多以來,邱淑芬每天的行程表變得更充實,也因為多了一份收入,能夠靠自己賺得的錢支持興趣,「感覺生活變得更自由」。
由於工作採排班制,店內通常會預排兩個禮拜的班表,偶爾有事,也可以事先提出,由店長安排人力,「自由度算是滿高的」。
彈性調整工時 幫助熟齡員工適應職場
過去,企業對於任用熟齡員工普遍存在刻板印象,擔心熟齡員工體力、學習力不佳,但隨著近年政府大力宣導,已有愈來愈多企業願意聘用熟齡員工。例如,無印良品人資總務部部長林欣韻即指出,公司員工平均年齡30歲,但近年已留意到熟齡職場趨勢,因此常安排相關課程,讓店長清楚知道勞動市場趨勢,同時請已經任用50+員工的店長分享經驗。
工作時間也彈性調整,可從一天工作4小時做起,工作內容則從一元到多元,先讓員工熟悉一項工作,等員工上手後,再根據員工意願安排其他工作。
談到熟齡員工優點,林欣韻認為,普遍來說,熟齡員工比較不怕生,看到顧客能夠親切自然打招呼,並且根據生活經驗,介紹適合的產品。過往熟齡族常給人不擅長操作科技產品的印象,但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操作科技產品對熟齡族而言不再是門檻,只要願意學習,熟齡族也能快速上手。
熟齡仍想再工作,履歷怎麼寫?強調職能,而非頭銜
退休後再找工作,年齡常常成為求職者憂心被拒絕的潛在因素,履歷怎麼寫,比較容易獲得面試邀請?林欣韻建議,撰寫履歷的重點,應該放在過去累積的職能,在接下來的工作可以怎麼發揮。畢竟,既然已經離開過去的職場,那麼無論以往職銜多麼亮眼,都已是往事。「過去的title不是不能提,但應該著重描述如何把過去20、30年累積的經驗,應用在想應徵的工作上。」
以應徵服務業店員為例,假設以前是高階主管,溝通能力也許很卓越,那麼若想應徵店員,可強調自己如何將溝通能力應用在與客人應對進退上。又例如,以前是財務主管,擅長處理報表,那麼對應的工作內容可能是收銀,此時可敘述自己在門市收銀這塊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獲得面試機會後,面試時怎麼做,才能提高錄取機會?林欣韻建議,求職者可於面試前多做一點功課,例如想當店員,可先到店面逛逛,觀察店員工作內容,評估自己是否適合此份工作。
面試時,也可多著墨於自己已經理解工作內容,並評估自己能勝任。另外,若是應徵服務業,也別忘了保持笑容。
「年齡不等於一切,表現出樂於學習新事物的態度,能提高錄取率,不只是中高齡,其實年輕人求職也一樣。」
無論幾歲,常保好奇心、持續學習,才是不被職場淘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