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要有穩定現金流,4%法則仍可能把錢花完!提早退休過來人:如何存夠本金、算出安全提款率?
保守用錢,可以在人生最脆弱時期保護自己。
文/山姆.杜根 圖/Shutterstock
編按:退休後怎麼用錢,才能讓錢花不完?34歲就提早退休、經營「理財武士」的部落格作家山姆.多根不太建議主流的提款率4%法則,尤其在退休頭幾年摸索新生活的階段,特別需要保守用錢,他利用10年期公債收益率,發展出安全提款率算法。如果想退休了,但退休金還不夠,他也建議了幾種彈性調整的方式。
我之前便曾說過,我不建議採用流行的4%提款率,了解其中的原因很重要。「4%提款率」是由威廉.本根(William P. Bengen)於1994年首次發表在《財務規畫》雜誌(Journal of Financial Planning)上,但直到三一大學的3位教授於1998年發表「三一研究」才讓此概念流行起來。
4%法則已過時 退休安全提款率怎麼算?
根據研究顯示,從1925年至1998年的市場年投報率,可讓某人每年從其投資組合中提出4%的錢來花用,幾乎沒有資金耗盡的風險。三一研究報告指出,歷史紀錄顯示如果每年僅提款4%,任何股票和債券組合幾乎不可能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裡耗盡,4%原則遂成為退休專家最樂於倡導的安全提款率。
不過現今的情況與1990年代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最重要的一點是,10年期公債的收益率已經從1994年10月的7.8%高點,下降至2020年7月的0.53%低點。雖然無風險利率(risk-free rate)已經自2020年的歷史最低點有所上升,但今天的水準仍比當年低很多。
所以我們的做法也必須與時俱進,我提供一個安全提款率的計算公式給各位參考:
理財武士的安全提款率=10年期公債收益率 × 80%。
換句話說,如果10年期公債的收益率為2%,理財武士建議退休者將安全提款率限制在1.6%,安全提款率可隨10年期公債收益率的攀升而提高,反之亦然。
我提出的安全提款率公式乍看之下似乎過於保守,許多人甚至會斥之為荒謬,但其實我是根據4%原則的創立時間來設計的。
剛退休摸索新生活最脆弱 保守用錢保護自己
因為《三一研究》大力推廣4%原則的時候(1998年),當時的4%大約相當於10年期公債平均收益率5%的80%。換句話說,即便沒有博士學位的普通老百姓也懂得這個道理:當你可以賺取5%的無風險利率時,只提領4%的錢來花,是永遠花不完的。所以如果你能接受4%原則的邏輯,你就能接受理財武士安全提款率的邏輯,這是我順應不同經濟情況加以簡化的方法。
我創建理財武士安全提款率的真正原因是:在各位人生最脆弱的時期保護你。在你工作一輩子之後,你可能會發現離職之後的生活出現很大的落差,而且熊市偏偏在你疲憊不堪的時候降臨。(問問那些在2007年退休的人就知道了!)所以我才會奉勸各位在剛退休的頭幾年、還在摸索你的新生活時,採取較為保守的提款率。
當你越年輕逃離職場,你的自我懷疑可能會越高。現在回想起來,當初我在34歲便放棄一份6位數(美金)年薪的工作其實是不明智的。我之所以沒有遵循我自己主張的20倍收入原則,是因為當時我還沒有創造它。
我離職的時候,積累的淨資產相當於我前3年平均年收入的8倍左右。要是我以父親的身分指導自己,我可能會對自己說:再堅持一下,等到40歲的時候再跟公司談判遣散費吧。
因為我建議的安全提款率頗低,所以我鼓勵各位要趁著「提早退休」前盡量積累更多的淨資產,或是在離職後找到其他賺錢方法,讓你的生活既有重心又可貼補家用。失落的感覺很糟,等到你退休幾年後終於適應了人生的第二春,你就可以改採3%~5%的傳統安全提款率了。
什麼是10年期公債收益率?投資前必知的無風險收益率
10年期公債收益率是最值得關注的經濟指標,這個數字為投資者、經濟學家和追求財務自由的人,提供了關於通貨膨脹、聯邦基金利率的走向、就業情勢、投資者的風險承受度、經濟體質等各方面的預期狀況,可供參考的範圍相當廣泛。
10年期公債收益率向來被稱為無風險的收益率,所以投報率低於此的投資標的根本不必考慮。換句話說,如果10年期公債的收益率是2%,你就沒必要投資預期收益率低於2%的股票,因為這時你需要有個風險溢價來彌補你的潛在損失。如果你想投資房地產,也絕不要投資預期收益率低於2%的物件,因為你同樣需要有個風險溢價,來彌補管理租戶和處理維修問題方面的支出,否則極可能會倒賠。
關於10年期公債收益率的重要性,我可以寫一整本書,但一言以蔽之,我建議大家在投資任何資產之前,必須把它的預期收益率拿來跟購買和持有10年期公債可以獲得的無風險收益做比較。隨著10年期公債收益率的下降,機會成本也跟著下降,這就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流動性(liquidity)流向了風險較大的資產。
由於10年期公債的收益率上升緩慢,獲利有限的經濟活動也將會放緩,因為借貸的成本變高了。10年期公債收益率是房貸利率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消費信貸利率也會受到它的影響,但程度較小。當10年期公債收益率上升到某個程度時會令投資者卻步,因為他們無意承擔過多的風險。
存到年收入20倍就可退休?還差一截怎麼辦?
如果你要依全年開銷的倍數來設定淨資產目標,你必須用你的預期壽命減去你的退休年齡(例如你預期自己能活到80歲,而你打算在50歲就退休,那麼你就必須預先攢下未來30年的開支)當做乘數,或是積攢到年收入20倍,並以25倍的全年開銷為目標,否則如果沒有任何補充收入的支持,恐怕會不夠用。不過這些數字都是鼓勵各位努力達成的財務目標,並非硬性規定。
1. 創造補充收入
把你喜歡做的事透過創業、兼職或擔任顧問的方式來賺錢。如果你不打算積累年收入的20倍,或是全年支出的巨額倍數,你必須找到能夠創造補充收入的方法。
2. 延後退休
退休日期每往後延1年可享有雙重好處:一來你可以存下更多錢,二來你必須提供生活保障的年數可減少1年。
3. 吃更多垃圾食品和不運動來降低你的預期壽命
不建議這樣做。
4. 逐步適應退休生活
你在計算該存多少退休金才夠的數字時,既要根據現實情況,又要帶點杞人憂天的觀點,同時還要發揮創意(blue-sky)。不過說真的,在你正式離開收入穩定的正職工作之前,是不會真正明白退休是什麼感覺。你在職場工作的時間越長,退休後的心情就越難調適。
所以我建議各位至少在退休前的6個月,就開始採用我的理財武士安全提款率來過活,這樣你就會明白真正的自給自足是怎麼回事。而且即便你真的退休了,頭幾年最好也按照理財武士的安全提款率過活,直到你有辦法創造補充收入為止(如果有的話)。
等你覺得你的退休生活安全無虞─可能需要1~3年的時間調適─你便可以逐漸提高你的安全提款率。但若你相信熊市即將到來,或是擔心會有意外的支出,你覺得應該要更加保守地用錢,你當然可以降低你的安全提款率。
你可以保持靈活彈性,即便退休了也不必活得像個機器人似的,永遠一成不變地按照一個固定的比率提領生活費。我們必須懂得隨機應變,培養隨機應變能力的方法就是密切關注我們自身的需求、願望和收入來源。每個人的需求、風險承受度和目標都不一樣。希望大家在剛退休的頭幾年,能先從保守的安全提款率開始過活,之後再視情況做調整。
(本文摘自山姆.杜根著,《懂用錢,愈活愈富有:全球9,000萬人見證有效,理財武士教你做出致富決策,FIRE不上班超過十年,被動收入年領30萬美元》,采實文化出版)
2023/05/12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