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萃芬 圖/Shutterstock
編按:生活中,有些玩笑話不一定好笑,甚至帶點刺,聽了讓人不舒服。但說話的人卻會說「我開玩笑你別認真」,甚至反過來怪我們沒有幽默感!心理師林萃芬指出,愛諷刺的人其實很膽小,也代表他隱藏的不滿,如何化解?
你是否曾經遇到過那些喜歡話中帶刺、諷刺他人的人?
很多人以為,喜歡諷刺的人都會表現出刻薄的樣子,其實不然,根據我長期的觀察,很多諷刺者大部分的時間都表現得親切友善,不會把敵意明明白白寫在臉上。可是,當諷刺者看對方不順眼,或暗中生對方氣時,就會採取一些間接的手段來攻擊對方,譬如說,他們會藉著言語諷刺間接傷害對方;或故意把對方的東西弄丟,讓對方蒙受財務的損失。
諷刺者之所以不敢直接說出心中的不滿,是因為他們的膽子其實很小,深怕公開說出自己的想法,會和對方起衝突,為了避免與敵人正面對打,他們寧可暗中放箭。
1. 別忍氣吞聲!直接拆穿他的話中話
想拔掉諷刺者話中的尖刺,一個方法是讓他們公開說明「話中的含意」。曾在聚會上見到有人成功用此法拔去諷刺者的尖刺,令人暢快。
那次聚會,諷刺者不知何故受傷,對所有人充滿敵意。雖然大家心中不舒服,但礙於情面,無人敢直接問:「為何一直講話刺我?」或許因看出大家太柔順,諷刺者越發囂張。當他又挑釁外號小辣椒的朋友,問:「你爸聰明、成功、英俊,你怎麼一點都不像?」小辣椒按耐不住,不悅地反問:「你意思我長得醜、笨、不成功?」
沒料到小辣椒會逼他公開說明,諷刺者滿臉通紅,吃力地解釋:「我……沒有這意思。」諷刺者不將「敵意」表露,外表看似友善,內心卻極防衛,讓人誤認他們「好相處」,其實「難應對」。與之交往,常有「右手歡迎、左手攻擊」的不快。因此,要讓諷刺者停止攻擊,有時不能忍氣吞聲,直接點明他們話中的含意,或許能克制他們冷嘲熱諷的衝動。
2. 劃出界線,讓對方知道你的不快
也有些諷刺者比較滑溜,就算已經挑明了問他:「何以你要一直刺激我?」他們還是會嘻皮笑臉地對你說:「我是在開玩笑,你不要那麼認真。」並試圖把問題丟回你的身上:「是你沒有幽默感,我沒有諷刺你。」
這個時候,不要鬆口,繼續表明:「我不喜歡別人開我這種玩笑,請你以後不要再開這種玩笑。」把握機會跟對方把語言界線說清楚,他們才會知道你不是軟柿子,不能任意用話傷你的自尊。
有句話說:「冷嘲熱諷是冰山一角,它隱藏了一座怒火中燒的大山。」短短20幾個字,卻非常傳神地描繪出諷刺者的內心世界。
當認識的人,特別是你的親人,不斷地用言語諷刺你時,不妨認真地省思一下:是不是有哪裡惹他生氣?讓他必須不斷地對你冷嘲熱諷,才能澆熄心中的怒火呢?
不要忽略親朋好友間輕鬆的玩笑和暗示,通常當有人說:「別認真,我是開玩笑的。」那可能就是他隱藏的真心話。
(本文摘自林萃芬著,《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