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退休除了當志工,有報酬的兼職更有成就感!畢嘉士基金會如何為熟齡者發明新職務?
下一篇

中年失業,又沒有家人或朋友照顧怎麼辦?人生百味「人生萬事屋」專案,媒合友善店家讓無家者重回職場

退休除了當志工,有報酬的兼職更有成就感!畢嘉士基金會如何為熟齡者發明新職務?

只要還能做事,年齡哪有差別。

文、圖/畢嘉士基金會

編按:誰說熟齡退休者只能當志工,如果是有報酬的兼職工作,不是更讓人有成就感嗎?畢嘉士基金會從「向退休者借力量」的角度出發,發行了多種熟齡者可從事的兼職機會,無經驗可,也有職前訓練可參加。讓熟齡退休者能服務他人,同時賺取額外收入。既能回饋社區,熟齡兼職者也為人生下半場找到更多活力。

這是一個把熟齡危機化作活力生機的故事。

62歲(2022年)的林燕慧,曾北漂工作30年,6年前父親過世,她決定辭職返鄉,陪伴老去的母親。沒料到,日子枯燥到令她惶恐。「除了煮飯、陪母親聊天,我不知道還可以做什麼?腦袋好像停格,覺得自己快要完蛋......。」憶起往事,燕慧仍有些激動。

為了打發時間,林燕慧拉著老母親一起加入畢嘉士「永大多元照顧中心」會員。爾後因活潑個性被拉攏進入志工隊,現在她也是畢嘉士兼職員工,每周固定排班,以健走杖訓練員或體適能活動員的身分,下鄉服務長者,日子過得快樂又充實。

退休除了當志工,有報酬的兼職更有成就感!畢嘉士基金會如何為熟齡者發明新職務?_img_1

誰說熟齡退休者只能當志工  有報酬的兼職更有成就感

畢嘉士永大中心擁有會員千名,活躍參與活動有200多位,其中74歲以下的熟齡會員占了7成。這群人參加活動,多半是想填滿時間,有時候還是會感到無聊,總覺得自己好手好腳、精力充沛,應該還可以做些什麼

畢嘉士基金會主任張惠萍說,「這一點促使基金會思考,如何活化熟齡者的退休生活,加上基金會一直想要推廣多元健康促進活動到屏東各社區,創造社會共好,為熟齡會員打造再奉獻的途徑於是成為選項。」

至於為什麼是有報酬的兼職工作,而不是以志願服務的模式來推動?張惠萍說明,雖然賺錢對退休人士而言,不是再就業最大誘因,但有給薪更可以提高工作的價值,以及對自我的肯定。「他們以『專業』角色投入,『承攬』基金會的工作,因此服務品質是可以被期待的。」

體適能、繪本、花園維護、健走杖訓練員  畢嘉士提供職前訓練

近幾年,畢嘉士一有新的服務計畫便會在中心張貼公告,開出職缺。無經驗者亦可報名,畢嘉士提供職前訓練。2017年由「體適能活動員」打頭陣,熟齡者學習操作可攜式數位體適能檢測器材,下鄉為長輩健康把關。畢嘉士自此確立與熟齡人力的合作模式。

2020年「繪本行動員」一軍成立,熟齡者以繪本故事與偏鄉長者交流、互動,一起共學、共玩,佳評如潮,隔年誕生二軍;2021年永大日照中心後花園需要園丁守護,依循前例打造「綠色照顧者」的工作項目;同年年末有感於新冠疫情警戒升級期間,長輩長期居家,缺乏運動導致肌力流失,畢嘉士結合熟齡人力,於疫情解封後展開健走杖訓練巡迴服務。

目前畢嘉士固定配合的熟齡人力約有20名。團隊裡面,有人是從郵局、消防局退休,有人曾是會計、教師、廚工......。自從他們加入畢嘉士針對熟齡族開發的「職種」,成為「繪本行動員」、「健走杖訓練員」、「體適能活動員」或「綠色照顧者」,讓他們有機會學習新技能,看見自己不一樣的潛能,不一樣的自己。

「我喜歡去不同地方、認識不同的人,這是全新的體驗,我從沒有請過一天假。」林燕慧開心地說。

讓社區裡的熟齡  成為最適合照顧社區的人

在畢嘉士社工的陪伴下,這群熟齡人力,時常額外花時間演練,期許把「工作」做得更好。

像是加入「繪本行動員」的人,就有約定成俗的聚會。初期一周一次,直到2022年,每個人幾乎駕輕就熟才改成一個月一次。「我們會檢討前幾場活動的得失,並為即將執行的場次預作排練。」65歲的駱翠萱說,藉由分享知識、分享經驗,她從夥伴身上學到很多,督促她要做更多的功課。

張惠萍主任說,熟齡工作者責任心強,一旦給出承諾,必定全力以赴,「社工在團隊裡擔任觸媒的角色,一方面陪伴,一方面也在觀察熟齡長輩各自的潛力,適時遞出機會,陪他們一同成長。」

12位繪本行動員,產出12種說故事的風格。帶入台灣俗語和俚語是高惠珠演說繪本的特色。她常以此技巧拉近與長輩的距離。比如她最近很熱衷問長輩台語疊字的相反詞。

場景通常像這樣──高惠珠問「『芳貢貢』ㄟ顛倒反安怎講?」......長輩就會得意地回答她是「臭薟薟」。高惠珠因此常在夜裡自問自答,興奮到睡不著覺。為了把繪本《火燒厝》講得傳神,高惠珠還親自到紙紮店做田調,敬業精神完全不輸當年在郵局上班拿到績優員工那股衝勁。

角色輪替  服務他人自己更加成長

繪本行動員除了須加強解析、演說繪本的能力,也要培養設計繪本的延伸活動的技能。一場社區活動,畢嘉士派出3位繪本行動員,說繪本、帶體操、教手作各司其職,每個人都有機會在角色輪替中獲得成長的機會。

「有一次帶長者做手指爬樓梯運動,在宮廟前面,場地小小的,可是笑聲好大喔!」駱翠萱說,有些老人家會把「老歲仔沒路用」掛在嘴邊,「繪本行動員到偏鄉執行任務,目的就是希望帶一份快樂給社區長輩。」這些年,這群熟齡人力與畢嘉士一同展開陪伴長者的行動,對自己的社區有了更深的認同與情感。

退休除了當志工,有報酬的兼職更有成就感!畢嘉士基金會如何為熟齡者發明新職務?_img_2

樂以忘老  能做事就覺得自己很年輕

張惠萍主任說,畢嘉士熟齡人力就業計畫,一開始是想向退休者借力量,把關懷帶入更多偏鄉,沒想到後來發現對這些退休者的身心健康發展也很有幫助。

67歲的張蘭英的字典裡沒有「老」這個字。她是畢嘉士永大日照中心兼職的「綠色照顧者」,同時也是無酬的陪伴志工。她無意識地會稱呼和自己年紀相仿的日照服務使用者為「長輩」。無齡的人,保有對生活的熱忱,無論多老,都不認為自己老。

團隊裡最資深的曾敏也不覺得自己老。「我本來很不喜歡76這個歲數,因為76歲在某些地方連想做志工都不行,可是,繪本行動員沒有年齡的限制,它讓我有一種重新投入工作的感覺,找回曾經是老師,那個我很喜歡的自己。」曾敏自信地說:「我不認為76歲是老人,我覺得我還很年輕!」

(本文轉載自畢嘉士基金會,原文標題為〈【活出有意義的第三人生】畢嘉士創造「工作」把熟齡推向「無齡」〉)

2023/05/08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中年失業,又沒有家人或朋友照顧怎麼辦?人生百味「人生萬事屋」專案,媒合友善店家讓無家者重回職場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