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高愛倫
編按:與人聊天交談,如何自在舒服?坊間常流傳一些談話時的地雷,像是問人歲數、婚姻、性向,有點探人隱私或會帶來不快。但高愛倫認為,微老的50+世代其實可以擁有更多的自由,當胸懷寬大有彈性,關心可以比指導更多。至於如何活好?她也另有有趣觀點,適時斷捨離,可以為人生留出洗牌重來的力量。
年過五十解千愁,不必在乎不必求。
一拍兩散未必憂,兩袖清風樂自由。
老派禮貌有三不問,認為都是探人隱私。
一是「你幾歲呀?」
二是「結婚沒有?」
三是「你是同志?」
最先推翻老派禁忌的,不是少年,是流連職場或退出職場的大叔大嬸,因為剛好越過50歲界線的人,還有社會化的氣息,又懂得你來我往的分寸,心最開放,態度最自然,胸襟則少有以評論為討論的狹窄。
過了50,世界大同,有點老又不真老的此刻,有著妙不可言的好,至少可以推翻幾個倫理套索。
1. 自己決定婚不婚
這個階段的生理,因為葷不葷也已沒有太大關係與責任,身邊有沒有一個他,真的隨隨便便任由隨緣。
我問初識半年的朋友:「先生怎麼都不來幫妳顧店?」她附近輕語:「我離婚了。」
失婚?喔!我説:「恭喜妳!」她也笑笑,毫無惆悵。
我説恭喜,是一種刻薄嗎?不是的;我是衷心認為,反正不管是離婚還是被離婚,一定都是脫離一種不美好的爛泥關係,我不贊成歹戲拖棚式的死纏爛打惡婚,因為生命實在短暫,光陰實在飛快,就算愛你愛到骨子裡,只痛不樂的重疊在一個時空裡,何嘗不是飲鴆止渴?
感情不是殉情才美,婚姻不是博弈較勁,遇到過不了的巨浪,從轉舵到棄船都是生存的本能。
如果失戀?那也是人生劇本常見的轉場,如果不這樣,怎會有下一個角色的上場?
在情愛炙熱的時候,誰不希望自己能以從一而終來書寫天長地久?但是氣候暖化了,北極冰融了,咱們又憑什麼擁有恆溫的美好?
失業?這事可能帶來降符的不安,可能帶來等同降福的退休,主要是看過去30年,自己有沒有循序漸進妥當安排微老的應對措施。
微老,是重新洗牌的好時機,如果當下一切都好,可以從容享受清幽,萬一一切差強人意,也來得及再次發憤圖強。
2. 沒人管你富不富
已過了手持敲門磚腳踩墊腳石一心出人頭地的勇壯年歲,就算沒有飛黃騰達、沒有日擲斗金的闊綽,也可以沉吟自己有什麼樣的過去。
有「過河拆橋」嗎?有「背信忘義」嗎?有「損人利己」嗎?有「貪得無厭」嗎?有「陷害忠良」嗎?有「嗜血霸凌」嗎?有「搬弄是非」嗎?有「欺負弱勢」嗎?
都沒有?那真的不是人,是神。
活個數十寒暑,有點小奸小惡也是在所難免,但是這些瑕疵經得起一個人的整體評價,也是左右下半場有沒有閒樂的隱形籌碼。
不富,未嘗不是正面條件。
不富而多益包括:靠近你的人是被你性格吸引,靠近你的人喜歡你無害無毒個性,靠近你的人有肆無忌憚的安全感,靠近你的人覺得你有一種正能量的光芒,靠近你的人很樂意分享他擁有的成就……。
3. 益友都是九九九
年少喜以強人作為學習對象,跟著鑼鼓喧天,適合血脈沸騰之軀;在這領域裡,時時衝撞得頭破血流,趁敗識得自己的不足,趁勝得到英雄領袖的關愛。
這些,一旦都因年齡成了過眼雲煙,才會柔順走回初心,撿回本質的自己。
微老,懂得篩選各種良人一起看晚霞,良師益友之間,給的是相互的平靜,相互的體貼。
每個朋友,不管有什麼樣的生活背景,只要我選擇了他,就視他為一塊九成九的純金。
我盤點身邊所愛之人,我看到的他們,不一定有出色的優勢,但是一定有發亮的優點。
樂觀,歷盡艱辛也依然帶著笑容活出自己。
善良,手筆可大可小,旨在挹注,不求回報。
修為,不舌燥不鄙夷他人,明明是焦點人物,時時低調謙和。
一年雖有四季,選對朋友,天天都在春風裡,哪怕偶有哭泣,擁抱的臂膀絕對滿佈溫暖,沒有人會看另一個人的笑話,只會傳頌另一個人的佳話。
4. 重新起跑不喊累
50歲是人生新的起跑線,因為少年早發或時運不濟可以說是「命中註定」使然,但是過去的教育學習與經驗累積,總該培養一個人成熟到一定的程度;所以,之前落後的部分,此時有能力重新整裝待發,之前領先的部分,此時視需要盤點汰舊換新。
我們一直在跟現在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交談活好的主題。
年少擁有別人的肯定,比較能風雨無阻,微老要擁有自己的堅定,才不辜負成長的意義。
同樣的是非,面對不同的年代會有兩極的鑑定,不變又一以貫之的必是自己信奉的核心價值。
於是,老去,才是完整的一生聲譽。
會帶來困擾的人事物,到了半百,務必試著甩得乾乾淨淨。
今天的局面,常是長久的養成,不喊後悔不遷怒,反正態勢明確:不讓他人惹你氣,不怨他人有虧欠,該軟就軟,該硬就硬,未來還有一兩千個日子需揚帆出航,現在就要開始再度重訓,讓心剛強,迎接或許不是天藍草綠的不測風雲。
5. 有點任性也可以
喜歡熱鬧卻怕應酬,老友雖好需添新意。
一盅茶酒話古論今,天地見識各有千秋。
人人都說,朋友以老為貴,但是我一直在情鍾舊識、參拜大師之餘,覺得樸質村鎮、升斗小民,也是好的練劍對象。
我喜歡聊天,因為,聽得鄉野聊人鬼,方知天日黑白灰。
才疏學淺,靠勤讀吞知識。
軼事野史,要嗜聽攬典故。
懂得聊天的人,朋友多,懂得聽人家聊天的人,往往流露自然的專注與欣賞,無需提問,就會贏得很特別的信任。
沒有掛礙之後,我心懷寬大可以接受任何話題,為人自在從不大驚小怪。
有人坦白自己是同志,我只關心他是否確認所要。
有人坦承家庭關係挫敗,我只鼓勵他努力解決貌合神離。
有人在乎你願意為他選邊站嗎?也許,你順從自己的心就是最好的答案。
有人喜歡關係連環套,舉凡人脈太四通八達太無懈可擊的,我就立正稍息,避免攀附。
以上都是微老才特別可以任性的舒服,也就是:我關心你,但我不想左右你、教育你。
場面話,若無必要,沉默是金何妨?若是必須,那麼為了禮貌淺説即止,並非虛偽。
微老最自由,身體尚健,心有定見,該有的,少不了,匱乏的,搶不來,為了不跟自己過不去,就把那曾經過不去的、現在過不去的通通大清倉。
一個認清自己的人,應該相信:大齡,是錦上添花的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