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理謙 圖/Shutterstock
編按:比起每天追著股市漲跌,心情隨之上下,進入50後,許多人的理財方式逐漸走向穩健,將更多比重放在支付固定報酬率的固定收益投資。其中,結合了股票與債券性質的「特別股」(Preferred stock)或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特別股是什麼?優缺點分別在哪裡?如何篩選適合的投資標的?
50+每天忙著打點工作和家庭,隨著即將進入退休階段,是時候該好好思考如何做好理財規劃,迎接舒適的退休生活。除了常見的不動產、債券、保險,性質介於股票和債券之間的特別股,也是一種值得參考的投資方式。
特別股是什麼?優缺點是?
特別股(Preferred stock)中雖然有個「股」字,但以報酬型態來看,比較像是固定收益證券。一間公司之所以發行特別股,最主要是為了將其作為股東權益的一部分,但又不會因此影響投票權和稀釋掉EPS(Earning per Share,每股盈餘)。而會發行特別股的公司,通常都是發展較成熟、規模較大的企業。
台灣的特別股市場比較小眾,如果放大到全球市場來看,相對於普通股,特別股的第一個優點就是優先配發股利。當公司發行特別股,就會產生「票面利率」,也就是指公司對投資人在未來1年承諾會配發的股息。以優先性來說,如果公司沒有配發特別股股利,普通股的股東也無法拿到任何股利。「這是一種隱性承諾。雖然沒配發股利不算違約,但如果沒有配發,公司未來要再透過特別股融通資金,基本上是不可行的。」富蘭克林華美特別股收益基金經理人余冠廷解釋。
因此在正常狀況中,有賺錢的公司一定會優先配發特別股。不過,由於配發股利在一開始就已經約定好了,因此不管公司賺得多、賺得少,都不影響特別股的配發股利多寡。
此外,當公司一旦遇到破產清算的狀況,公司也會依照順位,先清償特別股股東,如有剩餘再給普通股股東。但相對於債券,特別股的清償順位就比較低了。因此,一般公司如果同時發行債券和特別股,特別股的殖利率通常會比債券再高一些,以補貼風險順位。
「不過,公司倒閉並不是很常看到的事情,更不用說我們在特別股市場看到的發行人,都是一些規模已經非常成熟、規模很大的企業。」余冠廷說:「所以這可說是特別股的優勢。」
如何挑選特別股?兩大指標幫助判斷
既然如此,如何慎選特別股投資標的,避免遇到公司破產風險便非常重要了。余冠廷指出,特別股在全球市場的流動性不好,因此在特殊時期的波動較大。比方說疫情間的2020年2~3月,有些特別股的波動度甚至高於普通股。
不過,像特別股這類固定收益證券,大多數人都是買了之後長期持有,不會拿出來交易,因此,流動性差並不一定表示「東西不好沒人要」。所以,遇到價格下跌時,可以思考是因為流動性不好,還是公司出現了什麼不好的狀況,但投資人還沒注意到。如果單純只是因為流動性差,反而是以低價加碼持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