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花8分精力的留白生活學!韓哲學家金亨錫:一周游泳2次、3樓以下走樓梯,活到百歲仍有餘裕
比起完美,適度更好。
文/李慧林 圖/Shutterstock
編按:如何活得舒服又悠閒?一年不購物、四季共只有30件衣服的極簡主義者李慧林,觀察到韓國百歲哲學家金亨錫時時悠閒的秘訣:無論做什麼都不勉強自己,不只生活方式,甚至心情、金錢和熱情的使用方式也是如此。這麼做有什麼好處?
幾年前,我看了講述韓國第一代哲學家金亨錫教授人生和哲學的紀錄片。著作包括暢銷書《活了100年》在內,現在仍堅持寫作和演講等活動,持續活躍的金亨錫教授已經年逾100歲了。
除了他仍然有能力工作這點非常了不起之外,我認為金教授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他的生活方式,那就是無論做什麼都不勉強自己。
金教授從小就明白自己身體的弱點,所以從不勉強自己。得益於此,他比體質健康的人更持續細心自我管理,這是他能夠健康長壽的秘訣。
運動、工作和吃飯都有節制 不把能量耗盡
「我一直抱著如果一天能用的精力是100%的話,我就只用90%並保留10%的想法工作至今。」
運動、工作和吃飯,他都是慢慢並悠閒地做。據說,為了防止因為時間緊迫而承受壓力,他總是無條件提前2周結束授課準備。他在生活中實踐運動,不僅一周游泳2次,3樓以下都是走樓梯,也經常在家後面的山散步。
他表示運動是為了健康,所以要適度,如果以運動為目的,反而會讓身體不舒服,即使對身體有益,也不應過度。另外,他認為長壽的飲食秘訣不是少吃,而是不要暴飲暴食。我看完那個紀錄片突然頓悟,金教授的所有生活方式都與節制相吻合。
即使還能再繼續工作,他也會停下來,想再多吃點飯仍會放下湯匙,運動也是適度就好,不暴飲暴食並且總是留有餘裕的教授生活看起來非常悠閒健康。
我反省並發現自己總是汲汲營營,無論做什麼都帶著熱情拚命堅持到最後。在考試或交報告前,熬夜幾天是理所當然的,即使生病也強忍著繼續工作,就連玩樂也像明天是世界末日般玩得過火。破壞並耗盡自己的一切、最終筋疲力盡的情況,在我的生活中就像樂譜裡的反覆記號般重複出現,所以我常常在恍惚之中完成許多事,狀態經常像結束派對的隔天早晨一樣宿醉和亂七八糟。
生活適度比完美更好 練習留白與放鬆
過去的我認為做什麼事都把自己逼到極限是理所當然的,但這卻是錯誤的。因為老天爺賜予我的東西不是無限,而是有限的,所以節制地使用非常重要。如果我的精力是100,平時只能花50~60%,需要努力時只能花80%。唯有如此,才能在真正危急時使用100%也不至於讓身體壞掉。
不僅是身心能量,心情、金錢和熱情的使用方式也應如此。我不是機器人,所以無法一直保持最佳狀態。我的精力使用後會減少,完全放電後到充電完成需要花很多時間。與其長期過著「0到100」的疲勞生活,不如從50、60分充電到70、80分,如果下降到30、40分就要好好休息。
我現在認為不要總是保持在最佳狀態,而是持續維持在適當狀態會比較好。我最近過著寫稿、閱讀,偶爾外出打工的生活,一天的行程排得很滿,所以每天都100%將能量消耗殆盡,也因此經常覺得很疲倦。如果我想再加入幾個新行程,為了過「適度的生活」,應該要學會放下幾件平時在做的事情,但是我仍然想要抓住一切,過著「完美的生活」。
每次遇到這種時候,我都會想起金亨錫教授的話:「我只消耗80%的能量。」所以不再勉強自己,選擇適可而止。
今天難得沒有打工,我可以度過輕鬆的周末。因為家裡的窗戶總是開著,所以我早已想著要擦拭已經積了一陣子的灰塵。雖然如此,但是我今天選擇先停下來,無所事事地躺著,因為我想先冷卻過熱的身體和腦袋。
這麼做的感覺實在太棒了。閒適地度過上午後,下午就有了能活動身體的力量。我寫了點稿子,做了之前拖延沒做的事,度過了勤奮的下午。我決定往後也要像這樣只用80%的能量過完一天,每天果斷放棄不太重要的東西,留下能讓自己身心放鬆的20%精力。努力生活卻偶爾懶惰的方法就是留白。
希望大家也不要勉強自己,只用80%的能量生活吧。
(本文摘自李慧林著,《某天我的衣架就垮了:日常的卸載練習,你不必再過得廉價而馬虎》,遠流出版)
2023/04/22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