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理賠搜救的登山險、路跑、騎單車需要的特定活動保險,怎麼挑?想買高CP值保單,該比較哪些項目?
挑好保險,出門更安心。
文/顏理謙 圖/Shutterstock
編按:登山、馬拉松、自行車等是許多50+喜歡的運動項目,如何在從事戶外活動之餘,為自己增加一層安心保障?保險本舖顧問駱潤生推薦讀者以登山險和特定活動保險增加保障,他建議,投保前,應先仔細檢視保單中的名詞定義、承保範圍等項目,比較保單價格前,也應先評估保額是否足夠,再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保險。
邁入50+,有更多時間可以培養興趣,嘗試自己喜歡的活動。如果想在維持健康體態的同時,多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登山、馬拉松、自行車等都是很受歡迎的戶外活動。不過,戶外運動的風險相對高,要是想為自己或家人多增加一層保障,許多人會考慮購買保險。但市面上保險選擇多、條款又複雜,該怎麼挑選才能找到最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
首先,讀者應依據從事活動的類型,找到專屬於該活動的保險產品。
保險本舖顧問駱潤生指出,以特別受50+喜愛的登山、馬拉松、自行車等活動來說,登山活動可以投保「登山險」,馬拉松、自行車則屬「特定活動保險」。
登山保險是因應2019年「開放山林」政策推出而誕生的新產品。政府在鼓勵更多民眾走入大自然的同時,也三讀通過《國家賠償法》修正,當民眾到山林、海域等地活動,若政府或管理單位已經警告標示危險性,民眾卻執意前往而發生意外,國家可免除或減輕賠償責任。
目前,花蓮縣、南投縣、苗栗縣、台中市、高雄市、屏東縣等縣市已訂定自治條例,規定在特殊情況下,政府可以向被搜救者求償搜救費用。以台中市來說,政府便在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中規範,進入特殊管制山域時,應由領隊帶領,並由領隊為本人及隊員投保登山綜合保險。因此,如果不幸發生山難,在未投保登山險的狀況下,民眾不僅會被罰款,也需要自行負擔搜救費用。駱潤生表示,目前市面上的登山保險費用都不是太高,讀者若要從事登山活動,一定要記得購買登山險。
至於讀者如果想針對馬拉松和自行車等活動投保,則需挑選「特定活動保險」。
駱潤生解釋,大部分的產險針對「特定活動保險」分類時,通常會將滑翔傘(翼)、飛行傘、拖曳傘、高空跳傘、攀岩/冰、馬術、武術比賽、潛水等風險較高的活動歸類於「第一類」,並將排除第一類活動後的其餘活動歸類在「第二類」。例如國泰產險和兆豐產險便以這種方式劃分,而富邦產險則是將露營、自行車、健行等活動明確列在第二類活動中。
買保險前必讀的4大項目!以免花錢卻沒買到保障
挑選保險產品時,面對密密麻麻的文字,大部分的人都很難靜下心來一字一句閱讀。不過,駱潤生提醒,以下幾個項目務必要仔細確認內容,免得花了錢買保單,卻沒有買到自己需要的保障。
2023/04/20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