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中年有體力搬到北投山上,獨享70坪美宅!李明川:每面窗都是景,搬家後連失眠也不藥而癒

專心享受,別分心煩惱。
專心享受,別分心煩惱。
2023.03.27
142,723
作者|林芳如
責任編輯|陳莞欣

專心享受,別分心煩惱。

作者|林芳如 2023.03.27

責任編輯|陳莞欣142,723

文章用聽的
00:00 08:50 1

文/林芳如 圖/李明川提供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2022年8月,造型師李明川在北投山區買房,一個人住在70坪、每扇窗戶打開都是綠景的新家。搬家後,不僅困擾他多年的失眠問題消失了,還因為交通不便,意外培養出料理興趣。50歲左右的人買房,著眼點往往是選擇退休宅,但李明川說,他不打算在這間房子住一輩子,相反正因為現在有能力,才要享受住在山區的樂趣。

搬到新家以後,從前困擾造型師李明川已久的失眠問題不藥而癒。「為了能好好睡覺,我試了各種方法,可是搬家以後,也許是空氣好,我這幾個月都睡得很好。」

老屋翻新僅打掉廚房和浴室  其餘靠軟裝營造氣氛

2022年8月,李明川在北投買房,一個人享受4房2廳3衛、上下兩層使用面積加起來約70坪的房子,兩層樓加上起居室有一個小客廳,實現了他嚮往的美劇中常見房子形式的夢想。

「房子的每一扇窗戶看出去都是綠色的。」李明川說,當初一到現場看房,他就被窗外自然美景所打動。

「我是一個很需要view(景觀)的人,工作疲憊、或者是身心狀態沒那麼好的時候,view是很好的反饋。」就像有些人心情不好會想到大自然走一走,當初打動李明川的,就是連綿山景。

除了窗外綠意,李明川新家落地窗外的景色也各有千秋,一面是淡海,一面是市區,入夜以後整片城市燈光閃爍,有時候,他會坐在客廳看著燈光發呆。

李明川新家落地窗景色迷人。李明川新家落地窗景色迷人。

入住之前,李明川花費4個月整修這間屋齡約30年的中古屋。講究美學細節的他沒有找設計師,所有設計統統親自規劃,僅找統包協助工程面。

為了改善動線和讓自己更舒服,李明川打掉廚房和浴室,其他地方則靠軟裝營造氣氛。

李明川的家屬於樓中樓格局,一樓客廳牆上掛了各種藝術品,有日本新銳藝術家的畫,博物館買的複製畫,還有他自己的創作,搭配燈光配置,巧妙營造出飯店的感受。「這邊的燈光我從來沒有全部打開過。」李明川說,空間帶一點昏暗,反而能塑造氣氛。不過,只要走進起居室,燈光就會全部打亮,因為那裡是家人、朋友聚會時,看電視、聊天的地方。

沿著樓梯往上走,就到了二樓私領域。「我樓梯的燈永遠是亮的。」李明川說,這就好像留一盞燈給自己,再加上樓上是私領域,走進不同的空間,透過燈光變化無形中可以引導人轉換心情。

來到樓上,那裡有主臥室、書房、客房等,但有別於樓下公共空間刻意以冷色調營造出距離感和輕奢感,臥室採用溫暖的大地色系帶一點橘色,書房則以綠色基調為主。「書房有一面落地窗,我想把外面的綠意帶進來。」

住得遠被迫早起時間反變多  缺點成優點

長久以來,李明川都喜歡住在離工作地點有一點點距離的地方。「我滿需要上、下班的切換機制,開車是沉澱自己、跟自己相處的時間。」

以前,開車30分鐘是他覺得舒服的距離,但搬到北投山區後,多了一段上山、下山的10分鐘車程,剛開始他有點不習慣,後來轉念一想,因為交通時間多10分鐘,迫使他必須早點起床,每天因此多出半小時到一小時可自由運用,缺點反而成了優點。

「到了一個年紀,最在意的就是時間愈來愈少,但是我現在每天多了半小時可以享受,我覺得是一種收穫。」

從缺點變成優點的,還有飲食習慣。李明川家住山上,幾乎沒有餐點外送服務,就連便利商店也是晚上10點打烊,為了適應環境,他變得愈來愈居家,經常動手替自己準備餐點,享受做菜樂趣。

此外,房子變大,打掃費時,必須事先規劃動線,避免來回跑上跑下,無形之中也強化了李明川的組織能力。

搬家以後,李明川常自己下廚,享受料理樂趣。搬家以後,李明川常自己下廚,享受料理樂趣。

50歲正是享受的時候  別急著搬進退休宅

50歲左右的人買房,著眼點往往是退休宅,所以會考慮交通、就醫、採買等需求,但今年(2023)48歲的李明川卻搬進這間以大眾眼光來看,生活機能不足的房子,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會在這間房子住一輩子。

「有人說我買這間房子都沒考慮到方便性,但正是因為我現在有能力,才能住這麼遠。」李明川解釋,所謂能力,指的不是金錢,而是他現在有能力跑來跑去,有能力通勤,所以才能住山區。「如果退休了,我就要住便利的地方,下樓有東西可以吃,醫院、朋友都住附近。」

他說,有人退休後,會選擇住在偏遠的地方,但他認為,退休以後,反而要住在相對熱鬧繁榮的地方,讓自己有很多事情做,才不會突然老化。

不過,李明川說,他距離退休至少還有10年,所以比起考慮退休以後的事,他更希望好好享受現在。「就是因為我現在還年輕,才能真正享受這間房子,而不是讓空間綁住你。」

未來退休後,李明川打算賣大宅換小宅,搬到交通便利的地方。「小宅是這幾年的趨勢,我預估它會一直延燒,以後要買小宅選擇超多,所以我一點都不擔心。」

買賣房屋想好獲利標準  別跟房子談感情

有人認為賣屋很麻煩,但李明川認為,背後關鍵還是價格。「很多人房子賣不掉,是因為覺得自己的房子很有價值,但是空有價值沒有價格是沒有意義的。」買賣房屋常有人會困在一個迷思中:買房想一看再看,或者在賣房過程中覺得可惜、捨不得,但李明川說自己「從不跟房子談戀愛」,只要價格達到自己的標準,他就會果斷做決策。

從2006年入手第一間房子起,十幾年來,李明川最多曾同時持有4間房產,如今僅保留一間,其它都已售出。「我賣房子一直非常順利,因為我給自己10到15%的獲利或虧損標準,拿到手上的錢才是真的。」

搬進綠意環繞的新家,雖然得接受交通不便的缺點,但李明川選擇把缺點變優點,替自己創造豐富的生活,趁體力、心力正好時,享受住在山上的樂趣,並想清楚日後退場機制。人生中場,或許該少點煩惱,好好享受過往辛苦打拚累積下來的成果!

加入50+ LINE,每天獲新知!
https://fiftyplus.pse.im/5zvc58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