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失業又失戀,陷入嚴重憂鬱被貓拯救!洪心平:人要活得像貓,理所當然地愛自己

活得像貓,自在又自由。
活得像貓,自在又自由。
2023.03.24
45,130
作者|林玉娟
責任編輯|陳莞欣

活得像貓,自在又自由。

作者|林玉娟 2023.03.24

責任編輯|陳莞欣45,130

文章用聽的
00:00 10:50 1

文/林玉娟 圖/洪心平提供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養貓有什麼好處?對資深貓奴、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而言,貓就像她的生命導師。在人生最憂鬱的低潮,貓靜靜地陪伴她走出谷底。貓自在做自己、眾生平等的態度,也讓人深受啟發。如何向貓咪導師學習,直面人生困境,做出不後悔的選擇?(本文出自《50+週刊》:遠離心血管疾病與憂鬱的新法!為何50後,你該養隻動物當小孩?

如果生命有刻度,屬於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的重要一筆,劃在2014年。

那一年,她失業又失戀,情緒盪到谷底,陷入嚴重憂鬱,甚至出現輕生念頭。一位親近的社工界前輩養的母貓正好生了4胎,大概是靈機一動,塞了一隻給她。奇蹟就這麼發生。

隨著每天規律地餵食貓、清理貓砂盆,洪心平慢慢找回生活的秩序感。「我記得在很低潮的時候,真的是一邊摸著牠,一邊感受牠在身邊的溫度。」傷心時,不太可能找到一個人24小時陪你。人都有極限,被陪伴的人也會覺得虧欠,但貓不一樣,牠的陪伴無害無求,「貓不會叫你不要傷心,不會給你很多建議,可是貓會讓你知道,牠一直都在。」

虎斑貓Bebe陪伴洪心平走出憂鬱,活出舒心的50歲後。虎斑貓Bebe陪伴洪心平走出憂鬱,活出舒心的50歲後。

這隻名叫Bebe的虎斑貓,洪心平不誇張地表示,貓光是存在,對她而言就是一種激勵。「牠才不管你憂不憂鬱,完全按照自己的步調生活,要這樣就這樣,想罵人就罵人。」Bebe是洪心平養過最做自己的貓。一個能量很弱的人,看見一個生物體正在強烈發光,很難不被吸引。

最近剛過52歲生日的洪心平,生日心願便是希望和Bebe一樣,能更為自己而活。她說:「我有同學不到50歲就升天,如果他知道自己會在49歲過世,人生會不會很不一樣?」隨著年紀增長,她覺得能為自己活的時間越來越少,很需要去珍惜。

是貓,讓洪心平體悟,好好保護自己的需求,理所當然,不是自私。

從貓身上學會捍衛自主  最高級的愛,是互不干擾又能一起生活

洪心平其實是資深貓奴。高中時期,老家樓下一隻沒有名字的街貓,是她認定的第一隻貓。「每晚讀書讀累了,我都會下樓去找牠,抱著牠玩一玩。」某個晚上,她發覺小貓變得好瘦,買完牛奶再回來,小貓已失去蹤影。「牠喵喵喵叫我、想跟我說話,我卻匆匆離開。」沒有好好地告別,這件事她一直遺憾到現在。

為了爭取養貓的自由,洪心平大學畢業第一年就買了房子。30年前買的房子,如今增值不少,意外幫她累積不動產的財富。若說貓會招財,洪心平一定舉雙手贊同。因為房子是自己的,她開始肆無忌憚地養貓,大多是街上撿來的,遇到有緣人再轉送出去。最高紀錄同時收養8隻貓。

至今在洪心平生命裡,已來來去去數十隻花色各異的貓,其中還包括智能、運動、視覺、肢體、語言、聽覺等不同障礙的貓。這讓任職身心障礙聯盟、長期推動障礙者平權運動的洪心平,更有感於「貓皆生而平等」的精神追求。

她說,在貓的世界裡沒有歧視。貓不會因為同伴不能動、看不見,對牠的態度不一樣,更不會趁機欺負。貓彼此間也不太在意別『貓』是什麼花色(包括貓奴的長相也不列入牠關心的重點)。因為,貓永遠覺得自己最獨特。

貓是怎麼自在怎麼活。她常偷偷觀察貓過生活的方式——從早到晚都在照顧自己,要麼好好睡覺、要麼好好吃飯、要麼好好清潔。「你說牠不愛人類嗎?也不盡然,只是牠覺得沒有必要付出成那樣。人類對貓有什麼要求嗎?其實也沒有。」最高級的愛或許就是這樣,互不干擾又可以一起生活。

洪心平從貓身上看見的,不是自私,而是貓很在乎自主性。這幾年,障礙運動很強調自主權。因為障礙者的人生常被父母決定,決定該怎麼生活、該做什麼,或者障礙者想做的事,被父母認為不可能⋯⋯。

很多非障礙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拉扯,也是如此。洪心平舉例,媽媽現在還會因為她多養一隻貓,跟她冷戰。「長輩的用語很有趣,他們會說:『難道我比不上一隻貓嗎?』不是有意為之,但就是情緒勒索。」

洪心平目前養的兩隻貓,三花貓Ruru與虎斑貓Bebe。洪心平目前養的兩隻貓,三花貓Ruru與虎斑貓Bebe。

所以洪心平時刻提醒自己,要向Bebe看齊。人要摸貓得先經過牠的允許,不然牠會轉頭罵人。相對的,牠也會在需要人的時候,對人說話。可是貓對人沒有強制力,所以人對貓也不應該有強制力。「貓和我是平等的。與朋友、與家人,我也希望建立這樣的『界線』。」她覺得貓某種程度很像是人類的生命導師。

貓帶著使命來人間  教會主人認識生死

貓的壽命比人類短,也讓洪心平提前預習人生的老死與別離。照顧罹患口腔癌的貓,她發過脾氣,因為貓臭臭的痰把家裡弄髒。「我自認是很愛貓的人,可是在照顧的過程中,我還是沒有辦法維持好的情緒去包容牠的不舒服。」無法如同善待健康活潑的貓,去善待一隻生重病的貓,「這是比死亡更難受、更難去面對的事。」

那麼學習面對死亡又是怎樣的景況?洪心平談起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隻貓——元元。「牠是一隻帶著虎斑花紋與波斯長毛的混種貓,非常漂亮。我親手接生,和牠的感情就像母女那麼深。牠的離開也是在我眼前發生的。」

元元5歲那年,洪心平在過年前一天幫牠洗澡,貓很生氣,喵喵喵地一直抗議。但她幫貓擦身體時,叫聲突然沒了。「當下我真的快瘋掉。沒有原因,忽然心臟休克。」不到一秒鐘時間,生命嘎然而止。聊起這段往事,洪心平還是禁不住濕了眼眶。

第一次意識到死亡的無常,捨不得將元元埋葬,她把元元的肉體留在身邊,每天依舊悉心照料,10天後才將之火化,燒出美麗的舍利子與舍利花。有個會通靈的獸醫師告訴她:「元元這麼早走,有牠的使命。你可以常常跟牠骨灰說話。」半信半疑的洪心平回家後,擲筊問元元好多問題,全部得到聖筊,她才真的相信,元元修行去了。

她也相信,元元來到人間的使命之一,是想教會她認識生死。2年前父親過世,這幾年身邊的長輩一個個離開,她當下都會想起元元,想起死神不給人討價還價的餘地。「你得放掉這份感情,繼續往前走⋯⋯我覺得是元元給了我面對死亡的勇氣。」

修練死亡的最後一關,是面對自己的死亡。洪心平說她還在學習,「不過我已經簽了DNR(Do-Not-Resuscitate,不施行心肺復甦術),過陣子要再去簽預立醫療決定。」

洪心平希望,自己的生死觀也能修練得像貓一樣達觀。貓活著的時候不會想到生死、病痛或是傷殘。「真的發生了,牠可能會有一點迷惘,可是還是會繼續前進。」直面人生困境,做出不後悔的選擇,也是這些年貓教會她的。

走出生命幽谷,來到知天命的年紀,洪心平學著把重心拿回來給自己。「人年紀愈大愈想更圓滑地面對這世界。但我每天回家看著我的貓,我就在想,這樣不行,我要更尊重我自己。」

她會問自己真正喜歡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也會在心裡為自己設計安全模式,「效法貓的生活態度——很努力在自己的世界與外在世界達到平衡。」

洪心平說,她不相信來世,但如果真的有天堂的話,她覺得她的天堂就是能和所有曾經相遇的貓同伴再見一面,當面向牠們說一聲謝謝。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