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學熟齡芭蕾,有哪些好處?增加肌肉量、優雅跳舞也可防失智
學芭蕾不只為圓夢,也對老後生活大有幫助。
採訪/陳莞欣 文字整理/林琬真 攝影/影巷26號
編按:台灣近年興起一股「銀天鵝」風潮,50+走入芭蕾教室,一圓兒時未盡的夢想。事實上,熟齡芭蕾不僅優雅,也有助於增加肌肉量,國外醫學研究也顯示,熟齡跳舞能活化大腦、預防失智!
優雅、夢幻的芭蕾,過往被認為是小朋友的才藝。近幾年,台灣卻掀起一股50後學芭蕾的風潮。
50+熟齡古典芭蕾課授課教師劉郁川(川川老師)觀察,學芭蕾是許多50+童年時的夢想。許多人小時候跳過芭蕾,但因為升學、家庭等因素而放棄。如今生活更有餘裕,便紛紛重回教室,一圓小時候的夢想。
她笑說,大人學芭蕾,往往比兒童更投入。因為發自內心想學,更懂得珍惜。有時,她看到50+學員認真的表情與態度,甚至忍不住起雞皮疙瘩。「那是一種專注的美,看了讓人好感動!」
50+學芭蕾有3大好處!練肌肉、防失智、看著漂亮的自己變自信
大人的身體不像小朋友般柔軟,還可以學好芭蕾嗎?川川表示,雖然成人的身體發育到某個階段就定型,但肢體其實仍有彈性,只要透過訓練,就能展現不同姿勢。
此外,小朋友學芭蕾時,由於大腦尚未發展成熟,老師給予指令後,需藉由不斷重複的練習,讓身體記憶動作。相對的,成人的大腦較為成熟,雖然身體不見得能一次把動作做到位,但因為理解力較佳,練習幾次後就能慢慢掌握動作。
學芭蕾對50+來說,有不少好處。首先是可活化大腦。在課堂上,學員不只要記住芭蕾的動作組合,還要搭配音樂旋律與節拍,是刺激大腦很好的運動。一份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研究也顯示,熟齡族跳舞有助於降低日後罹患失智的機率。
再來,芭蕾舞者優雅的動作,必須使用腹肌、背肌以及許多平時很少鍛鍊的深層肌肉,身體才能維持穩定與平衡。這些動作也是很好的增肌訓練,可改善駝背等姿勢不良的問題。
川川就曾遇過一個50+學員,一直以為自己是O型腿,沒想到兩堂課後,經過幾次膝蓋靠緊、臀部夾緊的訓練,竟成功併攏雙腿。原來,她的腿型並非先天的骨骼結構導致,而是長期並未好好使用肌肉,大腿內側無力。懂得使用大腿內側的深層肌肉後,雙腿自然可以併攏。
最後,練芭蕾也能讓人「自我感覺良好」。台灣女生普遍對自己的外表缺乏自信,但想把芭蕾練好,必須時常看著鏡中的自己,挖掘自身的優點。尤其芭蕾舞衣的設計,能展現女性肢體美麗的肌肉線條,梳起頭髮、抬起頭,看起來就很有精神。
川川也鼓勵50+的學員,日常生活中與他人互動時,也別忘了眼神要如跳舞時,直視他人,展現落落大方的神態!
看線上課學芭蕾有哪些優點?在家跳舞要留意哪些事?
2022年,《50+》推出「熟齡古典芭蕾課|跟著芭蕾舞者,在家學會《胡桃鉗》選粹」線上影音課程,不受實體空間限制,在家看影片、學芭蕾。看完線上課程,還能學會《胡桃鉗》選粹小品,組合數個基本動作,流暢地展現芭蕾的優雅美感。
川川指出,線上課程有幾個好處,包括少了教室環境音的干擾,反而能提高專注力。即使不小心漏聽老師講解的重點,還可倒帶重新觀看。線上學習的行程也較有彈性,學員可依自己的時間安排學習進度,也能邀請親友在家一起學習芭蕾。
在家上線上課程,要做哪些準備?川川指出,初階的芭蕾課程沒有大量跳動與移動的動作,因此空間無需太大,只要將手、腳打開自轉一圈,不會碰到旁邊東西的空間就足夠。
做把桿練習時,手最好扶著牆保持平衡,或者挑選有椅背、略帶重量的椅子,較為安全。此外,家裡地面如果是大理石、磁磚,可穿上止滑襪防滑。當必須坐、躺在地板上進行肌耐力練習時,可鋪上瑜珈墊、厚浴巾,或是將巧拼墊在尾椎、脊椎的位置,避免骨頭直接碰撞地板產生不適。
在家跳舞,如何確認自己有沒有進步?川川建議,可以在穿衣鏡、落地窗等有鏡面反射的空間跳舞,或者用手機錄下跳舞的樣子,都能檢查自己的動作。
為了引導學員做出正確的動作,老師在課程中也會使用大量比喻,讓大家理解動作的質地。例如,「piqué」是腳點地面,有如運動選手丟標槍,直挺挺的插入、刺進土裡的感覺;「arabesque」舞姿則是抬起頭來,雙手一前、一旁,如天鵝般迎風而立。
如果一時沒辦法做的和老師完全一樣也無須擔心。每個人的身體狀態不同,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以不受傷為前提,能做到哪就做到哪。練舞一段時間後,若發現某些動作可以確實完成的次數變多,甚至做完時臉不紅氣不喘,也不會發抖,就代表體力、肌耐力都變好,身體持續進步中。
2023/03/21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