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養老需要準備多少錢才夠?日本71歲部落客紫苑:每月只花年金5萬日圓還有剩,無壓力的節約生活
節約生活,也是一種對物質執著的斷捨離。
編譯/蔣德誼 主圖來源/大和書房 資料來源/婦人公論、東洋經濟、Croissant Online、花人日和、週刊女性PRIME
編按:隨著平均壽命延長,不少人對老後退休生活的財務規劃感到不安。日本一位71歲專欄作家「紫苑」,以自身經驗在部落格分享如何每個月只花年金5萬日圓,在節約同時日子依然愉快的秘訣,引起廣大迴響。她說:「節約絕對不等於拮据,相反地,還能讓生活更豐富、愉快,也符合自己想要的樣子。」
作為一個獨力撫養兩個孩子長大的單親媽媽,從事自由撰稿工作的紫苑,在65歲後每個月可領到的年金收入,僅有日幣5萬元。在媒體上常看到的「老後至少要準備2千萬元(折合台幣約450萬)存款」的說法,她是想都不敢想。
而原本就已經收入不多的紫苑,更因為受疫情影響工作量大減,這也讓過去幾乎不敢仔細思考「需要準備多少錢才夠養老」的紫苑,不得不正視現實層面的問題。
然而,起初因為財務危機而開啟的節約生活,卻逐漸累積出心得,過去長期對於金錢的不安感也隨著消失。紫苑在部落格上分享自己的節約生活心法,逐漸受到關注,最後更彙整出版,成為去年底的暢銷書之一。
節約不等於忍耐或困苦 只要支出小於收入就好
提起「節約」這個詞,很多人都會認為是必須要盡可能克制自己的物欲、或是退而求其次買低價的東西、東省西省,不只需要意志力、還需要能夠長期持續才能看得到效果。「說起來,感覺就像是減重一樣。」
體認到自己老後每個月的固定收入只有5萬元之後,過去都是租房子住的紫苑,將自己絕大部分的存款,買下一棟屋齡40年的小坪數中古屋作為終老的住處。在此之前,她每個月的花費約莫在15~17萬日圓,也就是說她必須試著縮減至少2/3以上的支出才行。
有感於租金是一筆可觀的支出,紫苑決定購入一間小坪數的中古屋,卻也幾乎花完了所有積蓄。(出自大和書房)
然而,要靠著「這裡省一點、那裡省一點」每個月減少10萬多塊的支出,實在是不切實際。最後紫苑改採取一個簡單的大原則:「只要花費比收入少,就足以支應生活。」
例如:解除不需要的保險、健身房合約,捨去非必要的花費如美容、治裝打扮,買書改為從圖書館借書;而為了搬到比較小的房子,她也從練習整理淘汰過多的家具、物品開始,逐漸調整自己的生活模式。
而因為沒有多餘的治裝費,紫苑靈機一動,把過去買的衣服重新改造,只要稍微修改一下腰身或是領口,或是把洋裝重新製作成褲子或裙子,就可以變成更適合現在穿著的新衣服。喜歡和服的紫苑,也保留了不少年輕時累積至今的衣料,都是拿來改造的好材料。
從年輕時就很喜歡和服的紫苑說,和服除了穿著有質感、也比較不容易因為年紀身形變化而必須淘汰,作為二手衣售出相對保值,布料要加以改造也很實用。(出自大和書房)
另外一個維持節約生活的重點是,不因為一時衝動或是「喜歡、想要」而購物。很多人或許有這樣的經驗:逛百元商店的時候,因為看了覺得「這個好像很好用/方便!」加上價格便宜,因此買了許多原本沒有要買的小東西,久而久之,也會累積成一筆可觀的支出。「避免購買計畫之外的物品、在放進購物籃之前,我會先讓自己至少考慮、冷靜10分鐘。」
自煮選擇新鮮、本地產食材 省成本但不省健康
扣除占了約1/3的水電瓦斯、手機和網路費等固定支出之後,每個月剩下的預算差不多還有2萬元可作為日常花用。紫苑認為,其中又以飲食費最為重要,「為了不增加額外的醫療費用支出,得要吃得健康才行。」
在開始實施節約生活之後,紫苑每個月把飲食所需的花費都控制在1萬元日圓(折合台幣約2,200元)左右。在物價、消費稅不斷上漲的現在,她是如何運用有限的預算?
首先,是將一部分的日常食材改為自行製作。例如因為麵包的價格不斷變貴,紫苑投資了一台麵包機,自已做麵包不但更安心健康,花費也比購買市售品來得便宜。
此外,紫苑也盡量減少購買原本價格就偏高、且容易受大環境影響漲價的進口食材,多選擇在地、新鮮又美味的國內農產品;正巧遇上疫情不便外食,她也會研究如何選擇便宜、健康美味,且容易料理的食材,每次採購1000日圓左右的分量,可以供3~4天的三餐使用。
因為疫情和節約生活,紫苑三餐都自己料理,同樣能吃得豐盛健康。(出自Amazon)
另外,檢視自己過去的的飲食開銷之後,紫苑發現「零食、甜點」是個特別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花掉、且累積可觀金額的支出。「即使是在超市買些像是煎餅或是蛋糕之類的點心,也動輒要好幾百塊,而且其實吃多了,對健康也沒有什麼好處。」
但如果實在還是嘴饞的話怎麼辦?她學著自己製作簡單的點心:像是淋上蜂蜜的糯米糰子、或是自己烤餅乾,如此一來,竟能把每回的成本控制在30元日幣(折合約7元台幣)之內。
不被物欲所支配 學會掌握自己的生活
開始實施節約生活至今約5年,如今紫苑除了可以毫無壓力地把每個月的支出控制在5萬元內,每個月都還能有1~2萬圓不等的結餘,更已經存下將近日幣200萬(折合台幣約44萬)。
運用種種巧思達到節約的目標,捨棄過去的既定觀念後,紫苑不僅不感覺辛苦,反而因為減少了物欲、生活變得輕鬆、多了樂趣和成就感,也好像更懂得好好過生活。「人的慾望無窮,但我們終究不可能擁有一切想要的東西。此時不如調整角度,學習欣賞、領略它的美,或許更有意義。」紫苑說。
例如,在路上看到美麗的商品、與其想著「好想把它買回家」,倒不如思考它是如何引人注目和喜愛?是設計、顏色或是風格?這些都有助於更了解自己的喜好,進而運用在打點自己的家和物品上。「只要改變思考和心情,街道、百貨商店都可以是美術館。」
即使是現在沒有金錢困擾的人來說,紫苑也認為,可以從練習清楚掌握自己的消費開始,養成控管收支的習慣。「節約並不是綁手綁腳的忍耐或犧牲,而是更有意識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久而久之,也會知道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
「將『節約』內化成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是可以受用一生的寶貴資產。」紫苑說。
2023/03/10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