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老後的家是什麼模樣?日本Panasonic推SST智慧宅紀錄長者健康數據、解析動作,提前預防失能、衰退

AI時代,老後的家是什麼模樣?日本Panasonic推SST智慧宅紀錄長者健康數據、解析動作,提前預防失能、衰退
2023.03.03
20,767
作者|蔣德誼

作者|蔣德誼 2023.03.03

20,767

文章用聽的
00:00 08:00 1

編譯/蔣德誼 主圖來源/IAO竹田設計官網 資料來源/Suita SST官網日經新聞BPCity Life NewsPanasonic HomesMONOist

編按: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未來人們理想中的居住樣貌會是如何?日本家電大廠Panasonic近年推動「SST」造鎮計畫,不只運用再生能源技術達到永續、減碳目標,去(2022)年4月於大阪推出的「Suita SST」更強調為跨世代居住健康智慧宅,以科技回應照護、健康層面需求。

在許多國家面臨人口高齡化的現在,醫療照護與健康相關產業需求大增;與此同時,面對環境、氣候變遷等全球議題,「永續發展」也成為從國家、企業在擬定推動各項政策與計畫時,不可忽視的重要目標。

日本知名大廠Panasonic近年不只在智慧家電產品上推陳出新,更跨足智慧宅領域,從10年前開始推動「SST」(Sustainable Smart Town)智慧城造鎮計畫。運用創新科技所提供的服務,回應高齡化社會之下,對於居住、生活各方面的想像與需求。

閒置廠區土地  變身複合式智慧宅

Panasonic過去曾因創辦人松下幸之助的「一縣一工廠」政策,在各地建設許多生產據點,希望能夠藉由產業發展,帶動地方經濟。如今,隨著產業轉型和時代變遷,許多工廠陸續結束運作,Panasonic沒有把這些土地變賣出售,轉而將閒置廠區重新改造為次世代智慧住宅,也是「SST」的計畫緣起。

SST以「迎向美好未來的永續城市」(Suitable Town for Fine Tomorrows)為核心理念,「Suita SST」則是繼2014年首度在神奈川縣藤澤市推出的「Fujisawa SST」、及2018年完工的橫濱市「Tsunashima SST」後,2022年4月在大阪吹田市建設的第3處據點。

因應高齡化加劇,最新推出的Suita SST定位為「多世代居住型健康智慧宅」,距Suita SST約1公里附近,就是結合了醫療院所、醫學健康研究機構的大型園區「北大阪健康醫療都市」,對於就近提供技術支援與交流來說都相當方便。

Suita SST的組成架構共分為6個區域,包括依照家庭、熟齡族和單身者等不同族群所規畫的住宅,以及包含高齡者照護設施、補習班和育兒所的健康綜合設施,附超市、診所等設施的複合商業空間,以及供居民休憩、交流的公園。佔地達2.3公頃,共可容納362戶居住。

位於大阪吹田市的Suita SST鳥瞰平面圖。(出自Panasonic官網)位於大阪吹田市的Suita SST鳥瞰平面圖。(出自Panasonic官網)

100%使用再生能源  AI影像解析加強安全防護

因應近來廣受關注的環境永續議題,Suita SST透過太陽能產生的光電、以天然氣發電並回收熱能再利用的「家庭用燃料電池」等能源科技為助力,成為全日本第一個達到全區使用再生能源為電力供應的「100%可再生能源城鎮」。街區內也設置電動車充電樁、共享單車供居住者使用。

(左)Suita SST內有商業設施「阪急OASIS」,建築物外牆上設有太陽能電板。(出自Panasonic官網)(左)Suita SST內有商業設施「阪急OASIS」,建築物外牆上設有太陽能電板。(出自Panasonic官網)

透過再生能源科技達到減碳、永續智慧宅的目標,固然是SST強調的重點之一,但Suita SST和前兩處SST有所不同的是,特別著重以中高齡者為服務對象。除了規劃為熟齡族設計的一般住宅,以及為高齡者提供照護服務,從行動自如到需要長期照顧的長者,都可以找到對應自身需求的居住選項。

以熟齡者為目標客群的住宅,外觀風格洗鍊典雅。(出自Panasonic官網)以熟齡者為目標客群的住宅,外觀風格洗鍊典雅。(出自Panasonic官網)

在熟齡住宅內,有駐點護理師提供日常健康諮詢、以及必要時的緊急醫護措施;住戶若有採買、家事或生活事務方面的需求,也可以委託專人服務(部分需付費),附設的餐廳菜色由營養師調配設計、也提供住戶的配膳服務。

而為提供更安全、安心的居住環境,Suita SST內設有保全警備系統的待命所,隨時可以機動支援緊急狀況;街區內各處也設置搭載AI人工智慧的4K高性能監控鏡頭,特別針對辨識為「跌倒」、「滯留」、「輪椅」、「導盲白手杖」等影像加強解析留意,防止可能的意外發生。

透過監控影像偵測,除了加強安全面管理,也可預防意外發生。(出自YouTube介紹影片截圖)透過監控影像偵測,除了加強安全面管理,也可預防意外發生。(出自YouTube介紹影片截圖)

在高齡者照護設施中,則可以透過影像解析,達到預防衰退、失能的目的。若居住者的日常起居情形有不尋常的改變、或是活動量明顯衰退,就可以提早發現、進而有所因應。

居民也可以使用具有健康管理功能的手機APP,紀錄個人的睡眠、運動或飲食活動,並透過匯入大數據資料庫,作為提供健康建議、醫療服務的參考,未來更可以和周邊的醫療院所或藥局連線,便於掌握居民的就醫、用藥紀錄。

滾動式調整營運服務  打造多世代交流空間

和一般住宅大樓或社區有所不同的是,Suita SST與所在地的吹田市政府以及不動產、電力、天然氣、通訊、醫療院所等15個企業/機構合作,組成「Suita SST協議會」,在住宅完工後仍然持續提供營運服務,並可隨時根據需要做出機動調整。

對於入住居民來說,除了可以享受透過智慧科技所提供的各種服務、生活機能完備,從單身、成家到老後不同人生階段的居住與生活需求,幾乎都可以在此得到滿足。

而在整體設計上,除了各棟住宅及設施內都有一定比例的公共空間,Suita SST也特意將公園設計位於街區的中心位置,作為活動、休憩的場所之餘,也能增加不同世代居民的交流機會。

要打造一座理想的住宅或城市,除了需要隨著時代的變化調整,貼近居住者的需求,在高齡化社會的發展趨勢下,在運用各種創新科技或服務之餘,或許出發點仍然是以「人」為本的思考。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