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樹君專欄|憂鬱症就醫人口中,45~64歲最多!哀樂中年,如何讓心平靜、夜裡能安眠?
別太要求別人,更不需苛求自己。
文/彭樹君 攝影/影巷26號
編按:中年煩惱不少,無論是照顧父母、和孩子相處,以及自己身心的中年危機,可說是壓力頗大的憂鬱階段。作家彭樹君認為,我輩中人各個都是人生戰士,沒有誰是容易的,卻仍有自我調適的可能。
我的朋友V這些年的日子過得焦頭爛額,因為她有個叛逆的女兒,交了一些不好的朋友,常常徹夜不歸。V多說兩句,女兒就賭氣離家出走,做母親的為此煩惱不已,幾乎沒有一天順心的日子。
等到女兒好不容易比較穩定,不再三天兩頭出亂子之後,V那向來就有失智現象的母親病情惡化,必須有人隨時在旁陪伴。不忍心把母親送進安養機構,V將母親接回家來親手照顧,這又是另一個血淚交織的考驗,原本溫和的母親變得十分暴躁,總是莫名恐慌,成天大吵大鬧,彷彿活在另一個遙遠的世界,也漸漸不再記得自己的女兒,對V充滿敵意,讓V每天過得都疲憊不已。
50+的煩惱 操煩父母、兒女,與該拿自己怎麼辦?
V並不是特例,我身旁50+的朋友們都各有各的煩惱,畢竟這個年齡往往是熬過了兒女的青春期,卻又面臨了父母的長照期,或是兩期的壓力重疊,而在上一輩和下一輩之間,還有自己難解的問題。
首先是健康。無論曾經擁有怎樣鐵打的身體,到了這個年齡都會感到某些力不從心,或者說會愈來愈感到地心引力的存在,腳步變得比以前沉重,也比以前容易覺得累,有時還會在不適當的時候打瞌睡。無論有沒有需要治療的疾病,總之已無法輕忽身體所發出的各種警訊。
再來是財務。不管過去多麼夢幻多麼不切實際,到了這個年齡也知道無法靠著喝露水過活,而可以繼續賺取收入還有幾年?貸款都清償了嗎?目前所累積的是否足以支撐未來的人生?這些現實的問號像是惱人的蚊子在耳邊飛來飛去,讓人不得安寧。
還有關於自我實現的大哉問,而這比起健康或財務,或許更常在心頭盤據。人生已過一半,時間愈來愈少,曾經想望的成就實現了幾分?未完成的還有多少機會可以完成?曾經充滿了雄心壯志,以為自己的人生將會不同凡響,如今卻不得不黯然承認,原來自己只是個能力和際遇都很平凡的普通人………夜闌人靜時分想起那些未曾實現的夢想,更是令人輾轉難眠,那樣的失落惆悵不下於青春的失戀。
哀樂中年 面對沉重階段的戰士們
人到中年,回首走過的路,再眺望前方的路,總是百味雜陳,感慨萬千。人生實難,前面過了那些關,後面還有一些關要過,每個人都有自己必須獨自面對的生命功課,其中況味只有自己明白。
即使功成名就,家庭美滿,看似什麼都不缺,也一定付出了別人看不見的代價,而且也一定有必須面對的課題。
據統計,台灣因憂鬱症而就醫的人口之中,以45到64歲這個區間的人數最多,可見中年所面臨的問題與承受的壓力,在整個人生中確實是最沉重的階段。
這麼說來,我輩中人各個都是人生戰士啊,必須面對與處理的問題千頭萬緒。上天給每個人的都是獨特的考驗,量身訂做,沒有誰是容易的。
總而言之,人生之路走到這裡,能度過那些重重關卡,無論如何都是一種成就,值得給自己鼓鼓掌!
當自己的啦啦隊 多點原諒少點自責
是的,我們都需要當自己的啦啦隊,不時給自己一些鼓舞,一些精神喊話,畢竟這個年齡的人都很明白,沒有別人可以依靠,唯一可以給予支撐的就是我們自己。
當自己的啦啦隊,意謂著在任何狀況下都要肯定自己,給自己無條件的支持。還要不時告訴自己:
「放下吧!都過去了。」
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而心生內疚,有時還對自己充滿責備,尤其想到人生中的那些遺憾更是心如刀割,久而久之就形成揮之不去的憂鬱。
然而愛自己就是不斷地放下過去並且原諒自己。對50+的我們來說,愛自己這件事真的需要學習。
太多結果總是不如預期,可是那些艱難豈是自己願意?人生已多波折,不需要對自己有更多的譴責,只要知道自己在過程中已盡了全力,這樣就夠了。
學會交託與看開 盡力而為就好
不但要當自己的啦啦隊,還要學會交託。
交託,是願意相信宇宙中有一股超凡力量,當無助、焦慮、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把你所憂慮的人、你所掛心的事,都交付給那個大於一切也照管一切的力量。
如果你常常感到雙肩沉重或是肩頸緊繃,如果你常常食不下嚥或是夜不安枕,更要學會交託,在你把煩惱憂愁交付出去的時候,也就得到了放鬆。
交託和愛自己這件事一樣,都需要在生活中不斷地學習。這與宗教無關,也不涉及任何信仰團體,而是個人心靈和上天的靜默交流,可以帶來內在的平安。
我常常交託,因為我願意相信不是自己一人在單打獨鬥,我願意相信有一股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力量在看顧我,這樣的相信讓我每個夜裡都能好好安眠。
而且我也常想,雖然人生充滿各種考驗,但就是這樣才豐富,才能帶來心靈成長。無波無浪的人生應該很無聊吧,而且也沒有那樣的人生。
沒有100分的人生,也不會有100分的父母或子女,所以別太要求別人,更不需要苛求自己。無論是為人父母還是為人子女,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凡事盡力而為,並且無愧於心就好,沒有誰是誰的附屬應用程式,也沒有誰該為誰奉獻犧牲。
至於那些沒有達成的目標,那些似乎愈來愈遙遠的夢想,還是放手一搏去試試看,只要努力過了,就能將遺憾減到最低。若是結果依然不如己意,雖然惆悵,也該看開了,畢竟雖然沒有完成那些,但一定完成了另一些,雖然沒有得到想要得到的,但一定得到了未曾想到的。這就是人生。
2023/03/02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