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中年危機是U型反轉的契機!專家:培養7種技能讓55歲後的職涯柳暗花明,獨自旅行也有幫助
下一篇

女性40歲後遇工作低潮、覺得被困住,怎麼辦?蔡淯鈴:先找回自己,3步驟把職涯變成喜歡的樣子

中年危機是U型反轉的契機!專家:培養7種技能讓55歲後的職涯柳暗花明,獨自旅行也有幫助

55歲後,還能走上坡呢。

文/林士蕙 圖/Shutterstock

編按:中年危機,可能是轉變的契機!歐洲著名商學院、IE大學高教創新總監殷尼蓋茲(Santiago Iniguez)認為中年後不一定走下坡,甚至可能U型反轉,該怎麼做?

人到40歲以後,只能接受職場與家庭賦予你的不合理要求,否則就等著遭遇危機?這樣想,你就錯了。歐洲著名商學院、IE大學高教創新總監殷尼蓋茲(Santiago Iniguez),在研究過許多40~55歲間人士各種「中年危機」問題後,駁斥外界認定,一個人只要到某個歲數後,人生就只能等著走下坡的說法。

他表示,據研究發現,絕大多數人的人生不會一帆風順,卻常常可見到U型反轉。這其中,不少上班族,縱然會在40~50歲間遇到事業或家庭的關卡,只要懂得調適,常能在55歲後就柳暗花明,也開始感覺自己過得更好更幸福。

此外,許多邁入中年的企業精英,通常在意的已不是表面的升遷,工作的自主性與價值的追求更重要。他也認為,上班族若要避免中年危機,並非一昧委曲求全才能達成,只要懂得培養一些新技能,仍可以堅持做自己,並在事業與婚姻間取得更好平衡。

這其中,除了直接去學新專業或念學位深造外,據殷尼蓋茲與許多職場專家的建議,其實你更該培養以下這些微技能,都不需要考證照或上課取得,卻能在關鍵時刻救你。這也是他們觀察到,許多最終順度危機的人士,都擁有的能耐。

1. 學會辨別謊言

說謊不是人之常情?有必要在意?在華頓商學院教授組織心理學的葛蘭特(Adam Grant)指出,其實一個常吹噓自己成就、導致團隊其他人不滿的部屬;或者跟你當假面朋友,背後散播不實謠言的同事,不論對你或整個公司都會帶來負面衝擊。更糟的是,若你得常常跟慣性說謊的人在公司相處,就算他撒的多是小謊,也等於被迫進行無效溝通。又何必浪費時間在這種人身上?

也因此,學會在職場上辨別誰常說謊,是中年的你最好開始培養的技能。葛蘭特與許多心理學家指出,辨別謊言老實說不容易,因為愛說謊的人,通常善於偽裝。

不過,有幾點線索可以偵測︰像是有人回答問題,習慣性不給肯定答案;或者常刻意找你私下聊頗為敏感的公司八卦,都可能在善用灰色地帶的聊天模式,進而羅織謊言。

若發現,也不必刻意點破,以後和這類人保持距離即可。非得和他們做重要溝通時,切記要在有其他同事在的場合,比較不會莫名受害

2. 和不同專業的部門主管交流

殷尼蓋茲分析,據他校內的教授研究發現,歐美大多數企業高管,平均一生只換過3間公司,打破外界以為頻繁跳槽會更好的迷思。但是,許多人在一間公司待久了,對自己職位失去新鮮感,總以為換公司更好。殊不知,如果沒學新技能,跳去新公司,常常面對的是一樣的位置與困境。

那麼,兼顧新鮮感與低風險的跳槽方式為何?他建議,先爭取內部轉調。因為據研究,有4成的人,就因這些橫向跨部門工作經驗,常被高層看中,最後升遷到更重要的位置。此外就算決定換公司,也因有養出新專業,事業的路走得更寬廣。

但是,怎麼知道公司裡其他部門有好缺還是屎缺?平日常跟別部門主管交流,就是基本功。像是在一些全公司的聚餐場合上,和別部門主管閒聊;或和跨部門主管請教他才懂的領域知識,都是好方式。別忘了藉此了解,這些平日和你在不同領域工作的人,怎麼看待人際關係或處理事情?很可能和你有文化差異。掌握這個,將是你想布局事業第二春的關鍵

3. 獨自旅行

英國曾進行全國性調查,請民眾投票表示自己50歲前最想完成的事情。給自己雙倍假期來旅行,是主要選項之一。然而,光是旅行,可能只是娛樂。許多專家建議,不妨嘗試獨自旅行,因為可以讓中年的你,至少學到3件事。

一,在旅行的過程中,學會更適應長時間獨處,擺脫平常若不是得跟家人,就得跟同事配合的團體生活框架;二,遇到困難時尋求自我解決,最後會讓你更有成就感,也更有自信;三,最後你會從旅途上的種種新嘗試中,重新認識自己

4. 培養有療癒力的新嗜好

47歲的卡蘿,3年前剛擺脫一段充滿負面能量的婚姻。她指出,雖然大家都說離婚會更好,在剛恢復單身的前2年,她還是充滿憂傷。最後,是一個簡單的編織毛衣嗜好,帶她走出情緒低谷,效果甚至比跟朋友徹夜長談或運動更好。

即便是最成功的人士都擁有嗜好,好處是有時候能協助轉移焦點,不再一直沉浸在事業或婚姻卡關的情緒中。例如,股神巴菲特空閒時喜愛演奏烏克麗麗、演技派女星梅莉史翠普則熱愛編織。

但要小心,培養新嗜好不是要讓你壓力更大,請找能讓你真正放空、且不要連結到平日工作的興趣為佳

5. 逐步尋覓事業的甜蜜點

當你在職場有足夠多的資歷,大多能明白,很多時候不能一昧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與其放棄所愛,平日更可以常常檢驗自己能做好,以及喜歡做的事情中間,有哪些共通點?從那裡發想找出屬於你事業的甜蜜點。

例如,以畫職場漫畫「呆伯特(Dilbert)」聞名的美國漫畫家亞當斯(Scott Adams)曾言,自己喜歡畫畫,但沒有最頂尖的美術天才;曾經做過10多年上班族也沒爬上事業頂峰。但當他30多歲開始,逐步融入繪畫能耐與職場經驗塑造出「呆伯特」,終於成就自己為全職漫畫家。

6. 投資你的關係

許多人講求中年人要提前投資,以便存好退休金。但其實,長期投資你的人際與情感關係更重要。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瓦廷那(Robert Waldinger),曾追蹤2組白人男性長達75年的生理與心理歷程後發現,有歸屬感的長期情感關係或人際關係,比起事業成功,更是讓他們維持幸福感的關鍵,甚至也讓他們身體更健康

也因此,當你汲汲營營想著如何討好主管之餘,其實更應該關注其他人脈︰不論是家人、婚姻伴侶,或是能談心的好朋友,都是更值得投資一輩子的關係。

7. 定期反思你年少時熱愛的長篇小說、影集或音樂

最近日劇《初戀》大紅,片中宇多田光的經典歌曲,喚起了不少台灣人的青春回憶。而根據美國許多大學進行的心理學研究,重溫年少時喜歡的音樂或戲劇,其實有某種「回春」效果。

例如,美國麻塞諸塞大學心理學與腦科教授慧特柏恩(Susan Krauss Whitbourne),便曾研究指出,人們藉著各種懷舊行為,其實是在記憶中重塑自己,就像重新講一次自己的人生故事。

慧特柏恩指出,許多人愛講中年危機,她觀察卻是簡化問題,而且這名詞背後有對年輕的過度迷戀思維。需要適時平衡一下。

也因此,包括她在內的許多心理學家認為,懷舊可提高自我認同外,還能從青春歡樂記憶中,尋回當年曾有、現在也行的積極動力

從上述專家建議看來,人到了中年,最被考驗的,往往不是專業知識。不如,趁現在就培養起這7個讓你更能從容做自己,卻不會被中年危機卡關的微技能吧。

(本文轉載自遠見,原文標題為〈中年也能做自己!2023你該有的7個微技能〉)

2023/02/16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女性40歲後遇工作低潮、覺得被困住,怎麼辦?蔡淯鈴:先找回自己,3步驟把職涯變成喜歡的樣子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