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80歲爸媽台北、宜蘭二地居!設計師周育如:在自然的家感受「空」的美好,爸媽也睡得更香甜

別急著搬東西進新家,先住進去再慢慢添加。
別急著搬東西進新家,先住進去再慢慢添加。
2023.02.04
36,668
作者|林芳如
責任編輯|陳莞欣

別急著搬東西進新家,先住進去再慢慢添加。

作者|林芳如 2023.02.04

責任編輯|陳莞欣36,668

文章用聽的
00:00 08:42 1

文/林芳如 圖/周育如提供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在台北住了一輩子,水越設計創辦人周育如很想換個環境,到更自然的地方生活。去年,她找了一間熟齡移居宅,說服82歲和80歲的爸媽,一家三口移居宜蘭三星,展開台北、宜蘭二地居生活。住在宜蘭的日子,爸媽睡得更香甜,周育如則趁此機會重新檢視自己和物品的關係,只帶真正需要的東西到宜蘭。

2022年,水越設計創辦人周育如帶著82歲爸爸、80歲媽媽移居宜蘭三星,開啟台北、宜蘭二地居生活。

那裡空氣很好,可以看到山,可以看到田。田裡種滿桂花,每天早上起床,周育如都會聞到桂花香。

爸媽搬到宜蘭睡得更香甜  3條件找到熟齡移居宅

在台北出生、長大、就業,除了工作,周育如很少離開台北。不過,承接設計案,讓她有機會到台灣許多縣市待一段時間;其中,她特別喜歡宜蘭和台東,甚至動了搬家的念頭。「我想在比較自然的地方有個家。」

本來,她屬意搬到台東,但爸媽認為離台北太遠。於是,她問爸媽:「那搬到宜蘭呢?」得到的答案是:「可以,離台北比較近。」

3年來,周育如陸續到宜蘭看了許多房子,最後落腳在可以看到山、可以看到田的三星。

花費3年找房子,目的是為了找到比較自然的生活空間。「去宜蘭看到很多地方,覺得跟台北比較像,到了三星我就很喜歡,很自然、空氣很好。」

除了親近自然,周育如找房子,還考量會不會淹水、是不是土壤液化區、逃生動線。此外,她也設定了幾個讓高齡父母住得安全、舒適的條件

首先,爸媽年紀大了,爬上爬下太辛苦,所以屋內一定要有電梯

其次,房子必須無障礙,盡量不要有階梯。幸運的是,周育如宜蘭家的前任屋主是位醫師,同樣重視居家無障礙,包括浴室無門檻等相關設計早已完備,讓她省下施工心力。至於階梯,雖已盡量避免,但目前家門前仍有3格。周育如說,未來家人如果沒辦法走這3格階梯,可把階梯拉長,改成斜坡,讓輪椅順利進出。

另外,住家附近道路不能太小、離水田太近,要選擇比較大一點的路。「爸爸年紀大了,路太小,開車危險。」

人搬到新環境,前3天通常會對聲音特別敏感,周育如也不例外。搬到三星前3天,蛙鳴、蟲叫、流水聲一一入耳,陪她入眠。面對新環境,感官敏感度一瞬間全都打開來,常常讓她清晨4點鐘就醒來,等著太陽升起。幾天後,習慣了自然相伴的聲音,周育如已經可以一如往常睡到8、9點,而她80歲的爸媽,此刻甚至還沒起床。

「我都起床了,他們還在睡,在宜蘭睡得比較好。」每次回台北,周育如爸媽住了幾天以後,又會想回宜蘭。

宜蘭的家變開闊  與鄰居的互動更緊密

「兩邊都是家,但生活型態不一樣。」提到台北、宜蘭居住特色,周育如說,兩邊的尺度關係很不同。

周育如在台北的家位於西門町,是一棟3層樓建築,她在宜蘭三星的家也是一棟3層樓建築,但宜蘭家中空間明顯大很多,一個人的時候甚至略顯空曠。

「我養了一隻貓,在台北牠只能待在我房間,在宜蘭牠會到處衝來衝去,運動量非常大。」

此外,在台北,鄰居雖然多,卻未必熟識;但在宜蘭,周邊鄰居只有6、7戶,鄰居少反而讓人想主動認識。倒垃圾時和鄰居聊天,周育如才發現,原來多數鄰居和她一樣,是從外地搬過來的。

到了聖誕節,鄰居會邀請周育如開一場溫馨的聖誕派對;出門吃飯,鄰居會問:「要幫你買什麼東西回來嗎?」因為,在當地,居民和吃的距離,也和在台北時不一樣。

在台北,周育如習慣外食,畢竟肚子餓了叫外送很方便,再不然走出家門也有許多選擇;在三星,想找吃的必須開車到宜蘭市區,車程不遠,大約8分鐘。但不想出門的話,外送選擇少了許多。入夜以後,自炊更是比外出買現成食物方便。所以,周育如在三星的時候,自煮晚餐的頻率提高許多。

不過,住家沒有天然瓦斯,所以剛搬家時,周育如一家先用電磁爐煮飯,後來改用卡式瓦斯爐,但常常煮一道菜就要花20分鐘。「忍受了5個月,才決定叫15公斤瓦斯桶。」

此外,宜蘭常下雨,相對潮濕,氣候類型和台北不太一樣。周育如認為,從體感溫度來說:「它的冷比台北冷,熱也比台北熱,但是空氣真的很好。」

別急著帶東西到新家  先住下來再慢慢調整

搬到宜蘭不到一年,周育如和爸媽愈來愈喜歡宜蘭,現在只要有3、4天空閒,爸媽就會回宜蘭。但周育如提醒,台北往宜蘭假日容易塞車,週五、週六、週日盡量不要前往宜蘭,比較可以避開人潮。

而趁著這次移居,周育如也重新檢視家中物品與自己的關係她在西門町的家東西非常多,但她卻非常喜歡空無一物的感覺。

大學時代,周育如曾經在房間素色牆壁上,掛滿自己的畫作,有一天,她忽然覺得心煩氣躁,於是把所有作品都拿下來,看到空空的房間,心情平靜不少。有段時間,她甚至把床也搬到房間外面。

「我喜歡那種很空的感覺。」所以,開始台北、宜蘭二地居之後,周育如請家人不要急著帶東西到宜蘭,先住一段時間,看看有什麼需求再從台北的家帶過去

因為找不到喜歡的衣櫥,住在宜蘭前5個月,周育如的房間只有一張床,沒有衣櫃。每次回宜蘭,她都會帶一個行李箱,到家以後,就把衣服放在行李箱,充當衣櫥,直到看到適合的衣櫥為止。

比起搬家,二地居可慢慢適應新環境,又不必承受短時間內必須一次決定物品該留或捨的壓力,對於想換個生活型態,同時保留一部分現狀的人而言,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