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愛倫專欄|團圓時節50+的智慧:一年初始達成4個目標,為自己與家人轉運添和氣

高愛倫專欄|團圓時節50+的智慧:一年初始達成4個目標,為自己與家人轉運添和氣
2023.01.19
29,304
作者|高愛倫

作者|高愛倫 2023.01.19

29,304

文章用聽的
00:00 07:43 1

文、圖/高愛倫

編按:佳節團圓,50+是調和家庭氣氛的關鍵份子。高愛倫提醒,不妨把這4件事當成今年團圓目標,與家人和氣相處,自然就轉運、改運、添運。

50歲階段的父母,上有高堂,下有兒孫,他的倫理價值觀關係著祖孫三代的感情,有些看來像「表面文章」的祝福,其實是不可省略且極為重要的「至情表達」。

春節長幼大團圓,過年親友大和解,溫柔一句可破冰,闔家老少興風水。

一年初始,我們要試著達成「年目標」,為自己轉運、改運、添運,不讓生活色彩黯淡。

1. 再大的難過,都不把苦字寫在臉上

情緒是辛料,生活是爐火,每一天烹調出來的作品,不是自己火侯控管講究,就一定能保持統一標準,有時難免黑了臉,傷了心,開火熄火,都不免要面對一堆失敗嘗試的煩躁,解決吧?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也可能力有餘而心不足。

開心做事與論情之初,哪裡想得到會有意外無趣的結局?可是日子裡的時分秒的確像醒麵糰過程,明明細節無誤,醒發效果卻會意外地一敗塗地,這些痛與挫敗,未嘗不是活著的基調?

同樣一件苦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承受能力,也許50%要靠實力背景做支撐,但另外的50%,往往是因為個性做出是否睿智的選擇

個性是人生成敗的大關鍵,其他一半真的是努力、機緣、智慧、運氣的總和。

好個性的鮮明條件之一就是苦不言苦

苦如病疣,不會傳染別人,卻會持續傳染自己,一發不可收拾,最後讓別人誤會有傳染性、危險性,造成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的迴避。

所以個性爛攤子顯然是必需撤櫃的,不但不要口中嘆苦、訴苦、怨苦,連臉上也別開出苦情花,食用苦瓜可清火,滿臉苦容無人嗜。

不管何其不如意,臉上莫印苦字浮水印,要切記:好的神情可以造就自己好的風水

2. 再多的靦腆,也要把愛字蹦出舌尖

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不要吝於口舌讚美,不要羞於行為親膩。

寵和愛,不能分家,一旦有寵無愛或有愛無寵,就會身心分離,逐漸走上淡淡之交

當然,可能會有偏愛淡淡之交的伴侶家人,只要兩心相悅,就算是達成相安無事的共識。

眼梢的多情和舌尖的溫婉,可以相輔相成最濃稠的愛慕,這是可以訓練的好情懷。

東方社會的款款深情,只用於戲劇效果的鋪陳,很少實踐在一個家庭的你我之間,對於經營這一層情愛波紋的人,反而有不以為然的取笑。

天下沒有「曬恩愛」這回事,不是真正的恩愛,一曬就會「見光死」,恩愛是同氣同質同框樂。

3. 再久的嫌隙,用一個擁抱冰釋歉然

不管是誤會還是誤解,不管是新仇還是舊恨,有時我們發現靠近對方更符合自己本意,失去卻不斷氾濫遺憾時,就讓未了情續舊緣,或讓未了緣續舊情,直到一切水落石出再決定去向。

和好容易,如初未必,且行且走,免於他日自度悲秋,悔不當初。

情義是情,情愛是情,情傷是情,情非得已更是情,天下,誰能離情而有所移動?

願意不脫逃情網,成就成全的是自己,不願意讓情網困住他人,是實踐對感情真情的認知,這都有天大地大的不凡品味。

解除的關係,不意味就是徹底死亡的關係,如果一個雙雙都不拒絕的擁抱,可以重啟較舒適的未來,試一試,並不會有更嚴重的損失吧?

4. 再大的落差,別讓物質矮化彼此

你的事業、你的物業、你的存摺、你的存單,能為你的美好追求買單?還是加速你對現況棄單?

經濟獨立+經濟自由,已是獨立自由女性(男性也一樣吧?)的最大保障,但是在情感角力的過程裡,我們一旦運用過度,這個保障就會變身成一種勢力,形成物質的氣焰唾棄相依為命的分享,最後導致凸顯人性與矮化彼此的交戰。

追求性靈和物質的百尺竿頭,並不是容易均衡的節奏,如果顧此失彼過度傾斜,可能迷失自己,進而迷散你曾經在乎的海誓山盟。

大凡與情有關的從一而終,在本世紀越來越難,因為人的壽命已是過去的倍數期限,過去相棲相守20年就走完一生,現在如果要同生共存到最後,往往是80、90歲才撒手告別,萬一感情不佳,苦熬年份太長。

新世代,資訊爆炸,觀念爆彈,很多新理論顛覆傳統價值,這不是對不對的選擇,這是脫不了身的捲入,隨波逐流之初,也許還願意努力維護心靈成長,但過多的物質洪流,讓我們在滾滾浪濤中站不住腳,搖搖晃晃三年五載,世事教會我們屈服獨立的首選是自己手握萬金,再也不是兩人苦樂和鳴。

記住,只有共同的進步,才有共撐的支架,貧賤夫妻百事哀不一定會造成變節,物質創造的差異化,才是更大的危險。

年夜飯的晚上,爸媽是中流砥柱,如果要帶動一個家族的歡樂傳承,自己對父母的一舉一動,就是子女對自己的學習榜樣。上行得體,下效得宜

等了364天,終於等到除夕這天,長輩平輩晚輩,輩輩都該有所做為,其中,主動張臂擁抱是最有溫度的肢體語言,可以傳遞無縫接軌的愛意。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