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德誼 攝影/影巷26號 內文圖片/杜蘊宸提供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人生的樣貌,可以由自己決定!「翫雙溪書苑」店主杜蘊宸,過去曾是職場成就傲人的金融業主管,卻因為一場病痛讓她決定暫停腳步,重新整理人生。如今她的日子過得簡單卻豐盛,「現在我過著沒有計畫的人生,但是在每個當下認真以對,生活就很美好!」
走進「翫雙溪書苑」,中央放著一張木製大長桌,兩旁架上則羅列著是杜蘊宸精選,與自然生態、植物、生活美學相關的主題書籍。她熟練地介紹起淡蘭古道的路線和歷史,對於沿線的古蹟典故也如數家珍。
「這些其實都是我這兩年到了雙溪之後,才開始惡補的。我喜歡閱讀,每一條步道其實背後都是一段歷史,誰為了什麼目的走過這裡,都讓我覺得很好玩;但以前我每天看的是那斯達克指數漲跌多少,或是聯準會主席又發表什麼談話。」
要到杜蘊宸的書店,最好是搭火車。從台北慢慢一路向東行,眼前的景色也逐漸從鋼筋水泥叢林,逐漸變成開闊的山林景色;就如同她的人生風景,從過去光鮮亮麗的銀行主管,在人生下半場有了截然不同的開展。
「翫雙溪書苑」落腳在遠離塵囂的雙溪小鎮,門口種著許多杜蘊宸喜歡的花花草草。(攝影/影巷26號)
為工作打拼衝刺是理所當然 直到病痛讓人生按下暫停鍵
畢業之後,杜蘊宸進入許多人眼中稱羨的外商銀行,工作認真幹練的她30歲出頭就做到分行經理、41歲時更升上區經理。「以前我是把工作跟生活分得很開的人,工作的時候我認真打拼、休息的時候我就認真玩。」
她加入荒野保護協會20多年,在台北的家養了上百種多肉植物。「我雖然是工作狂,但生活不是只有工作,只是比例大概是工作8成、休閒2成。」她坦承,有時候晚上加班到一半,看到LINE群組裡的協會好友傳訊息,人正在山上拍蝴蝶,忍不住會想:為什麼他可以在那享受人生,我卻要坐在辦公室裡?!
抱怨歸抱怨,杜蘊宸笑說,作為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這樣的生活她始終認為是一種「認真、負責任」的人生態度,直到她突然發現自己有心律不整的症狀。「生病對我來說,比較像是促使我做出改變決定的契機,並不是突如其來的想法,而是已經在心裡累積醞釀很久。」
杜蘊宸說,以前她在面試員工時,如果看到對方履歷裡有2年空白沒上班,就會在心裡打叉,覺得他不夠勤奮、認真;但其實這是華人的傳統觀念裡,不太鼓勵休息、放鬆。「現在回想起來,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偶然的契機,我大概會一直在職場繼續拚到屆齡退休為止。」
在手術之後,杜蘊宸決定向公司申請留職停薪一年,她形容這是「在生命中按下暫停鍵」,受限於疫情無法出國旅行,她便決定到台東長濱long stay一段時間。
Long stay一年 學著讓喜歡的事成為生活重心
作了25年上班族,杜蘊宸移居長濱後最有感的轉變是:「終於不用一直盯著手機、螢幕看數字追業績!以前即使放假,還是會忍不住看信回訊息,在長濱才真的是身心完全解放。」
她也發現,長濱的人們多數和自己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日子卻依然自在愜意。「其實人生可以不是只有一種樣子,也可以有很多種路線。我發現這個世界遠比我想像中的寬廣、多樣。過去我們對於人生的想像太過單一、狹隘,導致大家都長得很像,而這其實扼殺了很多可能性。」
到了第9個月,杜蘊宸差不多該決定自己是不是要回到職場,但她心裡想的是:為什麼不能把過去80%和20%時間做的事對調,把自己喜歡的事當成生活的主軸?
而開設書店的想法,則是她從長濱的獨立書店「書粥」獲得的靈感。這裡採取獨特的「顧店換宿」模式,擔任「店長」的換宿者,可以住在書店樓下的房間裡,預約申請更已排到兩年後。
她在店裡遇到一位高中退休老師,來做10天的值班店長,「她說,這是她這輩子第一次拋夫棄子,到一個陌生的小鎮換上另一種身分過日子,我看她臉上的表情,是真的打從心裡滿足、快樂。」
杜蘊宸說,如果人生是一齣連續劇,「那當中是不是可以偶爾允許有一些廣告時間,暫停休息一下,過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
好山好水不離塵 一個小時就能跳脫日常生活
因此,杜蘊宸心目中理想的書店,也不只是賣書的地方。她規劃了各式各樣的手作、體驗課程,或是走讀導覽活動。「我希望這裡成為一個交流、學習,讓來參加的人開拓不同生活圈的平台。」
過去在金融業工作時,她就很擅長和陌生人開啟話題,在這時也剛好派上用場。「我都說我是『銀行界的寶傑』,跟客戶什麼都能聊上幾句。」杜蘊宸笑說,包括自己在內,不少人真的在這裡認識志同道合的新朋友,「然後就會發生更多有趣、好玩的事」。
在選擇書店位址的時候,杜蘊宸訂出幾個篩選條件:首先要有山有水、第二,不開在台北市、第三,搭火車可以到,而且從台北出發車程要在一個小時左右、第四,不要太熱鬧的老街。
「我覺得火車是一種很棒的交通工具,除了有固定班次,而且坐火車會有一種旅行感,在移動的過程中,慢慢把在都市的那些煩心事暫時卸下,進入一種可以沉澱的狀態。」經過以上幾點評估,雙溪就在地圖上脫穎而出。
杜蘊宸的書店裡設有許多適合閱讀的角落,可以在這裡安靜地看書不受打擾。(攝影/影巷26號)
「雙溪是一個跟水很接近的小鎮,這邊雨下得多,你走在淡蘭古道上,會發現沿途經常有溪流在不遠處的潺潺水聲,所以這裡又被叫做『山中威尼斯』。我覺得這裡的風景完全不輸花東,而且有一種安靜的美。」杜蘊宸笑說。
杜蘊宸說,雙溪有一種沉靜的氣質,雖然冬天常下雨,但天空像是國畫裡的山水般美麗。
她辦活動也很隨興,只要是覺得喜歡、有趣的事就自己「下海」,或邀請自己上過課的講師來開課程。學員跟著她在山林溪流間捏陶、作植物染,享受自然風土美食,「其實你會覺得,快樂和踏實真的可以很簡單。」
杜蘊宸在「翫雙溪書苑」舉辦各種體驗活動,帶領學員親近山林之美、深度五感體驗。
物慾減少了 人生卻更富足快樂
很多人會問杜蘊宸,40幾歲就退休跑到鄉下開書店,不擔心錢不夠用嗎?杜蘊宸笑說,「以前我在金融業的時候,因為賺得多、所以也習慣花得多,上高級沙龍做頭髮是習慣,名牌衣服包包也沒少買過;但這些對現在的我來說都不需要,在這裡的生活,說真的花不了什麼錢,但是快樂更多。」
美不一定要花大錢,從路邊採幾叢野花,隨意的插在玻璃罐裡,就是一個好看的花藝作品。(攝影/影巷26號)
她說,以前自己也喜歡到處跑到處玩,哪裡有新的飯店就要去住,「不是說我要刻意降低物慾,但我現在比起到去哪裡拍照打卡,更喜歡安安靜靜地待在一個地方,到附近的山裡走走,對我就很滿足。」
現在過著台北、雙溪二地居生活的杜蘊宸說,有時候我們習慣用很多框框把自己框住,顧慮太多、東想西想很多理由,最後就打退堂鼓。「以前我的個性是什麼都要先做好計畫、但現在我會覺得,沒有計畫的人生其實也不錯。」
她以宮崎駿動畫《神隱少女》中的主角千尋,歷經冒險而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為例,「我希望大家也能夠透過一段旅程或體驗,找到自己最原始、豐盛的本性。」多問問自己內在的聲音,也許答案早已在心中再清晰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