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還想戀愛,不願孤單老死!50+相親現場第一手觀察:人生已沒時間可浪費,何不勇敢追愛?

70歲還想戀愛,不願孤單老死!50+相親現場第一手觀察:人生已沒時間可浪費,何不勇敢追愛?
2022.12.27
39,958
作者|曾玉玲,陳莞欣
責任編輯|陳莞欣

作者|曾玉玲,陳莞欣 2022.12.27

責任編輯|陳莞欣39,958

文章用聽的
00:00 12:04 1

文/曾玉玲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人生百歲的年代,「終生戀愛現役」將成為未來的社會趨勢。婚友社業者指出,近年來,50+會員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顯示愈來愈多人勇敢追愛,不被年齡限制。50後找伴,如何避免被詐騙?想找到對的人,又有哪些事情該注意?

50+以後,如何展開一段全新的親密關係?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1年,50歲以上結婚男性共有7210人,其中再婚的就有5880人,占了81.5%;50歲以上結婚女性則有4573人,再婚占3872人,比例高達84.6%。跟過去10年相比,熟齡男女的結婚人數呈現穩定成長、再婚比例也越來越高。

「10年前,50歲以上的人想要相親,很多婚友社不敢接,因為很難配對。但近幾年,熟齡會員確實越來越多,註冊的人增加,配對成功率也跟著提高!」有28年媒合經驗的相親銀行秘書長盧麗萍表示。

相親銀行門口放了滿滿的喜餅,「終生都可以談戀愛」也是未來趨勢。相親銀行門口放了滿滿的喜餅,「終生都可以談戀愛」也是未來趨勢。

她指出,近幾年,只要方法對了,50+男女媒合成功的速度往往比年輕族群更快,因為彼此都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浪費!

50+談戀愛,哪些事情最重要?  放下「理想擇偶條件」框架,更易覓得良緣

盧麗萍表示,談到理想的擇偶條件,一般50+男性還是偏向「視覺性思考」,希望能找外貌保養得宜、個性溫柔體貼的女性;至於女性,則較在意對方的學經歷、收入及社會地位,最好體態維持良好、子女皆已成年。

「熟齡族群的配對,其實對女性而言比較吃虧!因為很多50+男性的目標族群並不是她們。如果條件設定太嚴格,選擇相對較少。這時候,心態上的調整就很重要。

盧麗萍舉例,3年前,她曾服務過一位54年次的賴小姐。因為很年輕就結婚生子,離婚後便自力更生,靠著經營火鍋店獨自扶養女兒長大。一晃眼數十年過去,自己已經50多歲,孩子長大、也有了對象。隨著獨處時間變長,她開始感到孤單,想著,「是否該為接下來的人生做點什麼?」

於是,賴小姐鼓起勇氣報名婚友社,初次面談時,盧麗萍就坦白說明,以她55歲的年紀,能安排的對象可能不多。如果條件設得太高,對象自然更難找,「還好,她不要求另一半的年齡學歷、只希望對方脾氣好、經濟穩定。」

盧麗萍回憶,賴小姐是一位個性很溫柔體貼的女性,但起初不太注重打扮、穿著也很樸素,甚至外表有點過於成熟。所以,當時她建議賴小姐換個造型、化淡妝,讓自己更有魅力。

後來,賴小姐不但改變造型,心態也調適得很好。一年之內,她見了5名相親對象,多數見面後都對她留下良好印象,甚至有幾位展開了追求。最終,在第5次相親中,賴小姐遇上了56年次、小她2歲、風趣幽默的公職人員江先生。兩人一拍即合,交往不到2個月後就決定結婚。

賴小姐事後不但送來喜餅,還拿結婚證書,請盧麗萍在上頭幫她簽名留念,並留言表示:「他和我一樣,有過一段婚姻,孩子也成年獨立了,對我非常體貼照顧⋯⋯。真的很感恩這一切!謝謝老公、謝謝相親銀行、也謝謝我自己!」

做自己不等於剛愎自用!  50+相親,有哪些NG行為?

戀愛原本就不分年紀,不過盧麗萍分析,有些50+由於想法根深蒂固、不容易改變自己,因此在相親時,有時會有「主觀意識太強、聽不下建議」的情況。

例如,外型比較吃虧的男性,她會請對方稍作改變,像是髮型盡量避免傳統電棒捲、不要把手機或鑰匙包掛在腰間,顯得過於老氣;而女性則建議適時化點淡妝、穿著不要過於隨性。但很多人往往堅持做自己,認為:「我這樣不好嗎?為什麼要改變?」

殊不知,每個人都希望對方能接受自己,卻不願意為感情做出任何努力。「誤把『做自己』跟『剛愎自用』畫上等號,那是不一樣的!這樣自然會讓對方留下不好印象。」盧麗萍說。

她也觀察到,由於50+男女多半都已經事業有成,也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因此在相親場合上,很容易變成職場上的面試型態。

「你年收入多少?名下幾棟房子?會幫忙做家事嗎?」

「結婚後有要跟子女住嗎?」

「你身體還好嗎?有什麼慢性病?」

諸如此類的問題,往往在初次見面時很煞風景,尤其這10年來,相親市場最大的變化就是「女強男弱」,女性的學經歷、收入等條件比起過去大幅成長,而男性卻變化不大,這也造就50+女性不容易找到另一半,因為不少人期待另一半條件比自己更優秀。

對此,盧麗萍建議,「女生第一次見面說話太強勢,可能把對方嚇跑;男生聊天時也要避免倚老賣老、不斷炫耀自己的財力或工作能力等等,這些都容易引起反感。」

以下是她綜合多年經驗,歸納出熟齡族相親常見的NG行為:

1. 抱怨前妻前夫、埋怨上一段婚姻

這種行為最要不得,負能量過多只會讓對方留下不好印象。

2. 操之過急、要求速成

因為不想再浪費時間談戀愛,一開口就問對方要不要結婚、不要拉倒等等。這種忽略過程、要求速成的心態,也容易嚇跑對方。

3. 講話太直接或太露骨

像是當面嫌棄對方的條件外型,或是見面幾次就開始性暗示,都容易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4. 滿口「我們家小孩」

話題不斷圍繞在小孩身上,卻忽略自己才是主角,容易適得其反。

盧麗萍建議,相處時話題可以多著墨自己的休閒嗜好、成長背景、工作有趣的地方等等;至於小孩和家庭的細節,可以慢慢帶出來,但要避免初次見面就滔滔不絕,否則容易造成反效果。

「最重要的還是心態,越是平常心,越容易遇到!不要想著見面就要結婚,先拓展自己的交友圈,好好建立彼此情誼、而不是急著定義彼此的關係。」盧麗萍說。

熟齡族談戀愛,最怕被詐騙!  如何找到可信任的對象,開啟人生新篇章?

雖然渴望追愛,50+大多結過婚、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再婚要面臨的問題可能更為複雜。像是,結婚後是否要跟子女同居?家事如何分工?尤其不少女性在前一個家庭可能辛勞付出了數十年,進入下一段婚姻,是否還願意擔任照顧者的角色?甚至,未來可能會面臨的長照、遺產分配等問題,都是雙方要考慮的面向。

相親銀行總經理薛敦仁,曾接過一位70歲男性的委託,對方在教育界工作多年,名下有好幾棟房子,孩子們也都各自成家、事業有成。這位男性很擔心自己會獨自老死在家中,於是想透過婚友社尋找一個伴。但他也坦承,很害怕對方會覬覦他的財產。

經過安排,這位男性後來與一位55歲的退休女老師相見歡,兩人目前穩定交往中,薛敦仁表示,「很多人到70歲還是渴望愛情,但管道太少,所以才會發生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因此面對熟齡族群想要尋覓對象,他也給出了幾項建議:

1. 一定要透過安全、有人把關的管道

例如,選擇合格的婚戀機構,而非註冊就能聊天的交友軟體。

2. 把自己打理好

這麼做並不是為了討好對方,對自己有自信、自然就會散發魅力。

3. 敞開心胸

不要太強勢、太主觀,設限太多。

真的找不到「對的人」?  擁抱單身的自己,一個人的日子一樣快樂

擔任婚戀諮詢師28年,盧麗萍促成的伴侶超過1千對以上。但她表示,仍有少數會員怎麼樣就是遇不上對的緣分。面對這樣的人,尤其是50+,她都會告訴對方,「要是真的努力過了、卻一直找不到對的人,那就擁抱現在的單身狀態!」

她表示,在人生下半場,能有心愛的人陪伴是一件美好的事,但如果真的沒有也不要氣餒,做好理財、退休的規劃,加入一些社團、吸收新資訊、拓展生活圈,身邊有些談得來的閨蜜好友,日子一樣能過得健康快樂。

但她還是鼓勵50+男女勇敢追愛,因為伴侶不會從天下掉下來,要跨出那一步才能創造機會,「你如果每天都在固定環境裡,生活圈過得很封閉,一直講隨緣、隨緣,被動地等待愛情,那才是浪費時間!」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