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更年期是媽媽的重生階段!韓國研究:少當孩子的工具人,母親該多扮演的角色是?
下一篇

男人會怕老婆,其實是一件幸福的事!何戎:不必當完美老公,先求60分總比0分好

更年期是媽媽的重生階段!韓國研究:少當孩子的工具人,母親該多扮演的角色是?

進入更年期前,一定要先找到妳自己!

文/金志允 圖/Shutterstock

編按:更年期並非只有身體上的不適,身為母親多半還會同時面臨的課題是:與子女心理上的分離。在正式進入更年期之前,一定要好好找到自己,也才能安穩度過身體與親子關係急遽變化的階段。

媽媽們的更年期就像一場漫長的颱風,據說短則2到3年,長則15年以上,所以更年期並不單純是人生中一個放著就會度過的新時期,我們應該把更年期視為人生的一個過程與人生的一部分。

當然,媽媽會重新適應並尋找出路(如果媽媽穿著藍色褲子和粉色夾克,戴著紅色帽子開始運動的話,那媽媽就是開始尋找出口了),但在這之前要經過一段像發燒一樣的時期。

更年期挾帶劇變而來,在所謂更年期這個新世界面前,母親處於相當分裂的狀態,該說像地球突然開始反轉的感覺嗎?她們有如天翻地覆那樣否認自己過去的人生,空虛、無用、嘆息,陷入急度的憂鬱中,然後又會開始好轉,展現出嚴重的情緒起伏――更年期不是只有突如其來的臉潮紅而已

中年一定要先找到妳自己!更年期媽媽可能面臨的4種狀況

如果結束中年的母親不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不知道自己有怎樣的傷口,或是沒有好好面對真實的自我,沒有自己克服傷痛的經驗的話,此時更年期就會像強烈的海嘯一樣撲面而來,母親會在更年期時遭到重創

賢珠因為媽媽突然消失而非常驚慌,雖然她知道媽媽最近因更年期而有點憂鬱,但不曾想過媽媽會突然離家出走。爸爸也不知道媽媽去哪了。當所有家人都深陷巨大衝擊中時,媽媽住在江原道的國中同學傳來了訊息。

「你媽在我這,我是在江原道開民宿的阿姨,不知道你還記得嗎?媽媽好像有點累,但你們不用擔心,我會好好照顧她的。」

家人們癱坐在地上,媽媽為什麼突然跑去那裡呢?女兒們忍無可忍,馬上發動引擎直奔江原道,然後發現了像在拍電視劇一樣獨自坐在沙灘上的媽媽。

「媽,你在這裡幹嘛?瘋了嗎?你知道我們有多害怕嗎?」

「嗯……媽瘋了……」

然後媽媽就再也沒說什麼了,賢珠回家的2週後才再見到媽媽,媽媽對於離家出走的那天是這樣解釋的。

「洗碗後轉身一看,眼前就是一片漆黑,就只有黑…… 黑漆漆的、悶悶的,心臟卻狂跳,心撲通撲通地跳…… 眼淚都流下來了,好像我當下就要倒在這裡死去一樣。所以我就直接出門了,就那樣出去了,但是我卻沒有講任何話的力氣,說不出話來。我覺得這樣下去我可能會瘋掉……」

賢珠的媽媽在更年期時同時面臨4種情況:

一、身體發生變化。

二、家人的生涯階段發生變化(子女獨立離家)。

三、幼年時期傷痛未癒合或未整理。

四、與丈夫間的矛盾被長期閒置與放棄。

幸虧賢珠的媽媽在家人的幫助下,開始到身心醫學科接受諮詢與治療。

像這樣,更年期帶來的生活問題和心理困難就像地瓜的根一樣,我們不知道根的末端連著什麼。所以我對很多女性這樣說,只靠吃堅果和石榴很難戰勝更年期,在正式進入更年期之前一定要好好解決自己幼年時期、青少年時期的傷痛,如果夫妻關係破碎,就算不能解決,至少也要了解原因,如果在內在尚未整理好的狀況下進入更年期,真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而且如果是全心投入想成為對孩子有功能性的母親的話,我就會更用力地對她說:「進入更年期前一定要先找到你自己!

身為媽媽  妳的工具性與關係性哪個比重較高?

韓國母親更年期之所以會更加艱辛是因為,在韓國社會中,她們經常以功能性母親的身分生活――也就是母性的工具人。換句話說,做飯、接送補習班、一起制定入學考試策略、考試時一起熬夜等,這些工具型母性的作用很強。因此,當孩子不再需要這種功能時,媽媽們就會感覺到極大的剝奪感。

Noh與Han(2000)對50多歲韓國女性的母性經驗研究中,有些人展現了對子女的工具性觀點,比較這些女性的成長期經驗,研究指出這種對子女的工具性觀點是從50多歲這一代才開始的特性。所謂對子女的工具性觀點指的是盡可能照顧、支持子女並讓他們取得成功的意識,實際上是以多元的方式投資子女。

這代表了在父母與子女間,父母的作用導向性特徵比關係導向性特徵更為突出,也就是說父母身為工具所產生的作用比父母與子女關係本身更為突出。意即具有這種世代特性的現代中年人,他們經歷了社會價值體系的混亂與自身家庭內角色變化所帶來的矛盾。

Noh與Han(2000)認為此時期母性經驗的核心主題是與子女心理上的分離,因此,對子女分離經驗過程的理解與實際經歷會對中年後期的女性產生影響,為了解並預防這些影響與因此引發的中年女性身體和心理健康問題,我們有必要理解他們的相互作用與適應過程。(見文末註1)

所以如果母親犧牲自我、忘記自我或積極地把孩子當作自我成就的對象,實踐功能性、工具性的母性的話,當子女不再需要母親的功能,母親就會呈現分裂狀態

因此,為防止這種悲劇就必須同時運用工具性母性關係性母性。工具性母性是指為了讓孩子在考試期間順利考試而催促孩子讀書的母性,而關係性母性則是,一同感受孩子準備考試時的緊張感,一同體會孩子接受考試成績時的內心狀態,安慰並鼓勵孩子,認可並擁抱孩子的情感,顧名思義就是沒有目標的分擔情感並共鳴的能力

孩子長大後不需要工具性媽媽了  少告誡多共鳴

「明天要考試吧? 睡覺前再看一下考試範圍,別太晚睡。還有,今天禁止玩遊戲。」(工具性母性)

「考試考砸了嗎?心情很差吧……要吃炸雞嗎?但是你努力過了啊,沒關係的。總之,辛苦了,今天就先吃吧。」(關係性母性)

當我們的關係性母性越發達,就算擺脫工具性母性,我們還是能維持與孩子們的關係,度過更年期時所感受到的剝奪感也會相對較少。當然,這並不像嘴巴上說的那麼簡單,我覺得我也算是平時經常聽孩子說話的媽媽,但有次孩子轉身背對我躺下,說了一句話:

我只說了一句想引起共鳴的話,你卻詳細地說了6句告誡我的話……

沒錯,關係性母性就是這麼難。但是,千萬不要放棄,要努力。孩子長大後就不再需要幫忙管理補習時間的媽媽了,但是遭遇挫折時給予安慰和力量的媽媽卻是長期需要的對象。因此,讓我們問問自己,我是否過於努力養育子女?是否過度使用工具性母性了?

更年期是媽媽的重生階段  兒女的溫暖話語是美好的安慰

更年期並不單純只是熱潮紅症狀如此簡單的問題而已,在身體、心理、關係上都需要長期的準備,但我們的媽媽們是怎麼過的呢?只是沉浸於晨間電視節目中,不斷地吃堅果和石榴而已,大部分情況都是在完全沒做好心理與關係準備的情況下進入更年期。一粒核桃不足以抵擋這場大混亂,與更年期獨自孤單奮戰的母親需要女兒的安慰。

「媽,我買了核桃,是加州產的,不要省著吃,多吃點。」

「媽,多虧了媽,我才能順利走到現在。雖然分開的時間很長,但是我一定會記得媽的辛勞、困苦,還有對你的感謝。」

「媽,爸都不在了,談個戀愛怎麼樣?要不要我幫你看看有沒有人能介紹相親嗎?」

這些瑣碎的話語會讓母親克服更年期,給予母親展開人生新篇章的力量。

還有一點,在這個時期母親在任何方面都會找尋自我效能與我能感,並守護自身的存在感。例如,凌晨2點起床煎30張泡菜煎餅,或是積極幫忙別人家做祭祀用食物,結果搞得自己全身痠痛,貼滿膏藥,或者是突然買腳踏車,或原本要做50棵泡菜結果做了100棵……。當媽媽像漫威裡的黑寡婦一樣用大規模的行動來做事時,千萬不要勸阻她,因為她們只是在努力尋找萎縮的自我效能而已。

為了這樣的媽媽,女兒們要做的事是一邊嚼著泡菜煎餅的邊邊角角,一邊說:「天啊,怎麼這麼好吃啊?」或是「媽,我跟你去賣小菜做生意吧?」或者開玩笑地說:「媽的泡菜可以在電視購物上賣了。」這樣就夠了。

這樣一來媽媽還是會看著電視劇一直翻來覆去,但接著馬上就會結束適應期,然後她說不定會假裝鬥不過你,接受你的相親介紹,說:「那個人是什麼類型的啊……」

更年期這個詞用的「更」字,意思是重生後重新開始,但是重生談何容易,媽媽正在度過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殘酷再生時期。母親的更年期就像發燒一樣,為了讓母親能夠帥氣地重生,希望大家能毫不吝嗇地贊助她核桃、藍褲子,以及一句溫暖的話語

註1. 申秀珍、朴福男、姜孝英,〈以扎根理論探討韓國中年女性與成人子女的分離經驗〉,《成人看護學會期刊》、第十七卷、第五號(2005)

(本文摘自金志允著,《母女的世界:愛有多少,傷害就有多少;有多親近,就有多麼埋怨》,遠流出版)

2022/12/23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男人會怕老婆,其實是一件幸福的事!何戎:不必當完美老公,先求60分總比0分好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