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蘭克(Frank Tzeng) 圖/Shutterstock
編按:資深,是職場的加分,還是阻礙?當工作年限延長、退休歲數往後延,熟齡工作者如何在職場保持自己的價值?讀者法蘭克(Frank Tzeng)曾經擔任日商、德商及本土企業主管,投稿此文與大家分享在工作上應該避免的謬誤,以及值得努力的方向。
在應徵工作時,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求才的條件要有5年經驗等限制。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固然有較強的競爭力,但是無奈的是,現在除了一些會透過Hunter獵人頭尋找的管理職務外,經驗有時候不太受重視,有時候反而會是絆腳石。
像工程師這種工作,往往40歲賞味期一過就很難找到好工作。一是因為技術跟不上新鮮人,二是雇用新鮮人成本較低。
職場是一個功利的場域,講的是貢獻度跟價值。資深的人除了貢獻度跟價值可能隨年齡下滑外,最讓人詬病的缺點就是「倚老賣老」,不時吹噓自己以前如何如何,但是面對眼前待處理的工作,以前的經驗又完全發揮不了任何作用。
這種現象最容易出現在自知能力跟不上,擔心被淘汰必須努力刷存在感的人身上。但是這樣做反而會更快被人看破手腳,更加引人反感。
《高年級實習生》 值得敬重的資深工作者特點
勞勃狄尼洛主演的電影《高年級實習生》值得所有資深職場朋友參考。他在電影中飾演一位退休的總經理,因為老婆過世獨居生活無聊,於是去應徵一家開在他原公司的新創公司的工作,他的工作是處理雜務跟老闆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