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房子大換小,從50坪住進17坪的斷捨離挑戰!居家整理顧問何安蒔:現在能捨,才有未來的獲得

目標明確,斷捨離不是難事。
目標明確,斷捨離不是難事。
2022.11.24
92,979
作者|蕭紫菡,吳丹華
責任編輯|陳莞欣,吳丹華

目標明確,斷捨離不是難事。

作者|蕭紫菡,吳丹華 2022.11.24

責任編輯|陳莞欣,吳丹華92,979

文章用聽的
00:00 10:52 1

文/蕭紫菡 圖/Shutterstock 內文圖片提供/何安蒔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

編按:對熟齡人士而言,不管是因空巢期想大屋換小屋,或是老後移住養生村等需求,究竟該如何大量減物?而家人間該如何溝通?居家整理師何安蒔剛經歷居家空間大換小的斷捨離挑戰,如何和另一半一起達標?

居家整理師何安蒔與先生兩人原本在基隆買了一棟50坪的房子,是一個有4大房、3衛浴、並有內梯的樓中樓公寓。就在結婚15年後,40多歲的夫妻倆,一方面沒有孩子,加上邁入中年,興起了大屋換小屋的念頭。

然而,他們一路看了許多建案,發現房價漲得飛快,小房型對他們而言總覺得不划算,於是,先生提議不如把房子做一點小改造,把二樓租出去,一來他們實在不需要這麼大的居住空間,二來也可以多一筆被動收入。

從50坪住進17坪  重點不是丟棄而在分類整理

多年來,樓中樓的格局,他們真正使用到的空間,大概就只有客廳、廚房還有1、2個房間而已,剩餘的空間都是規劃拿來收納物品;而2個人住那麼大的房子,外加有寵物,在清潔上確實挺累的。然而,即便如此,要把兩人長年的物品搬到一樓,從50坪的房子住進17坪的空間,不是個小決定。

從他們都同意這個提議開始,除了要找建築師來評估改造施作的可能性、撰寫流程表、支出預算表等外,最重要的關鍵是——他們必須整理並捨棄大量物品,把二樓清空,重新規劃一樓收納空間。

「這對我不是什麼困難,因我向來是一個目標導向、決定了就去做的人。我先生就比較掙扎,一來他自己有大量的收藏(如漫畫),對於物品的執著度比我高很多;二來,他當初的想法是60歲以後再做這件事,不是現在。」但,何安蒔告訴他,60歲以後不會有體力做這件事,要就趁現在

先生同意了,但,開始著手捨棄物品時,先生似乎猶豫了,遲遲無法決定。某天晚上,何安蒔決定與先生坐下來深談此事。先生告訴他,如果急著施工,就先把他的東西全部裝箱不要整理,堆到後陽台,他以後自己再慢慢弄。

何安蒔說,她太了解她的先生了,若把東西堆在陽台後面,應該10年都不會整理,她告訴先生,已預見未來她只要去曬衣服看到那堆箱子,夫妻倆一定有吵不完的架,那二樓還不如別出租了,「我何必為了一年增加18萬租金收入,毀掉我們的婚姻呢?

她和先生溝通,她明白他需要時間和心理調適,但他可以不一定要全部丟棄,也可以考慮外租小型收納倉庫,有困難一起想辦法解決,但把東西不分類全堆在陽台絕不是辦法。「我見過太多委託人搬家或是裝潢後的家持續亂很多年,就是因為一開始就用錯誤的方式對待物品。」 

後來,先生不僅接受了她的建議,每個假日開始整理物品,房子也在2個月內順利出租。

為了配合縮小的客廳,何安蒔選購了一組新沙發,讓新空間多點餘裕。為了配合縮小的客廳,何安蒔選購了一組新沙發,讓新空間多點餘裕。

從50坪改住進17坪的空間,書桌餐桌合一,何安蒔說並沒有太大的壓迫感,因本來就不需要那麼大。從50坪改住進17坪的空間,書桌餐桌合一,何安蒔說並沒有太大的壓迫感,因本來就不需要那麼大。

從二樓搬下來的書架、防潮箱、及原本主臥室的床尾凳,在新空間也都找到了新位置。從二樓搬下來的書架、防潮箱、及原本主臥室的床尾凳,在新空間也都找到了新位置。

釐清新生活的目標  把選擇權交給對方

大量減物,一直是門藝術,何安蒔本身是整理師,丟東西不難;但面對想法不同的先生,一般夫妻究竟該如何溝通呢?

「我知道這對我先生來說是個非常艱難的決定,所以有可能進行到一個程度之後,這計劃就胎死腹中。所以,除了跟他一起想辦法之外,我會建議給予對方正向的目標引導,例如,我跟先生溝通,若他能堅持下去,等他開始收租之後,會覺得這一切都很值得。」

對於一般的夫妻,她建議,丟東西確實需要強烈的動機,而非只是提供方法

一般人常只要家裡還能夠放得下,生活又沒有要面臨什麼太大的變化,實在不會有強烈的動機去處理。「所以,每當我面對客戶有這樣的問題時,我就會問物品的主人有沒有想丟?如果沒有,那就再緩一點,也許現在還不是時機。」

把選擇權交給對方很重要。」

丟過什麼早就忘了  過去有捨才有今日的獲得

她舉例,幾年前,原本住在無電梯公寓的父母,每天爬樓梯相當辛苦,後來選擇搬到生活機能較好、空間較小的房子。換屋的過程中,面臨丟東西也歷經猶豫掙扎,當時何安蒔也要他們想想未來換房後的各種便利及好處,後來,父親丟了很多高價的收藏品。

搬到新房2年後,何安蒔問父母,丟掉那些東西會不會有些遺憾?得到的答案卻是:「早忘了丟過什麼,只覺得現在的生活好快樂,不僅打掃房子很輕鬆,附近又有山可以爬,生活相當便利……」

了解需求、引導動機、給予對方選擇權,是她認為能斷捨離的最大關鍵

然而,對於50歲以上的熟齡族群,不管是因空巢期想大屋換小屋,方便日後整理家務;或是老後移住養生村;或進行生前整理,避免留下太多物品造成家人困擾……對於丟東西真的有困難的人,究竟有哪些斷捨離的訣竅呢?

所有的捨不得都有代價  目標明確丟東西不難

「其實我並不會太執著『斷捨離』,因為它不是生活的唯一準則。每個人都會經歷很多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有當下覺得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他仍想保留物品,或情緒上仍捨不得,我從不會強迫他一定要丟,只是,如果他希望有不同的居住品質,就要明白所有的捨不得都要付出代價。」

付出的代價,要嘛是壓縮生活舒適度,要嘛就是花點錢,去租收納空間。最重要的仍是幫對方理清生活目標。

何安蒔曾幫一個熟齡女士整理物件,對方和先生多年來對居家環境的整理方式完全沒有共識,女人自己在外面買了一間小房子。到了退休年紀後,她渴望過一個能擁有完整掌控權的晚年生活,於是決定開始清理物品,打算搬去自己的居所⋯⋯

過程中,女人捨棄了大批年輕時的包包和材質極好的套裝,很快地完成。「她也在過程中面對了自己一直以來大量購物的習慣,現在的她,只保留些許喜愛的衣物,住進自己專屬的空間。只要目標明確,丟這些完全不是難事。」

面對家族的美好記憶或親人的遺物,何安蒔會告訴對方,物件不等同親人,可以選幾樣留下,連結這份美好,其他的可拍照紀念,或為物品尋找下一個主人,讓其能有沿用的價值,相信這樣子親人也會因此而開心

而大屋換小屋若不划算,出租也是一個選項。要怎麼整理房子可以賣相好,又租到好房客呢?

何安蒔認為,把房子弄成什麼樣子,就會吸引了什麼樣的房客。所以,如果想吸引好房客,就不能便宜行事,屋況要好,提供的家具也要有一定的品質,而現在人都滿重視美感,如果想吸引較有品質的房客,在房子的布置上就要多花點心思,相對也會吸引較有美感和水準的房客。

房子變小東西變少  夫妻感情反而好、打掃更輕鬆

這次和先生一起經歷大屋換小屋,順利出租2樓,也住進小了一半的房子後,心靈上是否有什麼收穫?何安蒔笑說:「住的空間小,兩人的感情反而會更好。」以前房子大,很容易在不同空間一待就很久,現在時時面對面,多了講話和相處的時間;此外,房子的清潔變得相當容易。

整理物件,似乎也成了「究竟想過什麼樣的生活」的選擇及思考。少了收藏,少了衣服及包包,但多了休息及相處的時間,還有一筆被動收入……這不只是一個大屋換小屋的決定,也是一個面對美好未來的行動,是再次跟自我選擇對話的過程。

*本文主圖僅為示意,非當事人家中。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