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女兒想捐肝被拒,父親過世後仍揮不去愧疚感!心理師劉仲彬:理解家人心意,活得好比活下來重要
下一篇

家人心理生病,自己無能為力?英國人氣心理師Julie Smith:17件小事,減輕彼此的壓力

女兒想捐肝被拒,父親過世後仍揮不去愧疚感!心理師劉仲彬:理解家人心意,活得好比活下來重要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只求彼此更好的理解。

文/劉仲彬 圖/Shutterstock

編按:在疾病面前,我們所做的決定,往往沒有標準答案。劉仲彬心理師分享2段肝臟移植受贈者與捐贈者的故事,他們的心情都有後悔,究其原因,其實與是否換肝無關,而在於家人間的理解與溝通。

在我面前,有一塊被拒絕的肝。

但在談這塊肝之前,我想先聊聊另一個故事。

很多年前,我接到一個來自神經內科的轉介,目的是「失智評估」,評估對象則是一位60多歲的阿伯。

阿伯原本是個肝癌患者,幾個月前在外院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活體捐贈者是大兒子,捐了將近一半的肝,手術十分成功。可惜術後出了一點狀況,但不是他的肝,而是他的腦袋,因為他出現了疑似輕度失智的症狀。

術後不講話的阿伯  其實是老人憂鬱而非失智

手術後的失智症狀,其實大多是所謂的「手術後譫妄」(Delirium),症狀通常是意識混亂或記憶衰退,主因可能是全身麻醉、代謝障礙,或電解質不平衡等。術後譫妄多數都是可恢復的,若真出現失智症狀,可能是因為是年歲過大,抑或是有失智病史。

然而阿伯並沒有失智病史,所謂的失智症狀也很單純,那就是「不講話」。永遠一號表情,問什麼都說忘了,家人擔心得要命,肝救回來,腦子卻壞了,這不會是他們想要的結局。

然而評估之後,我發現阿伯的腦袋還很夠力,因為他並非老人失智,而是「老人憂鬱」,這兩者很容易混淆。

兩者看似都有記憶退化的症狀,但針對記憶題項,輕度失智通常是「不知道答案而亂說」,老人憂鬱則是「知道答案卻不想說」,一旦被問久了,就推說不知道。因為人在憂鬱的時候,知不知道答案,其實都已經不太重要了

阿伯正是如此。

肝臟移植成功卻後悔  捨不得兒子受苦的老父心聲

施測過程中,他一直對我示範著屬於65歲的厭世臉,之前還是個走跳市場的老練菜商,如今看來卻像經歷某種重大創傷,於是我隨口問他,

「是身體不舒服嗎?」非常爛的提問,連我自己都汗顏,而他只是空洞地望著我。

「是心裡不舒服嗎?」我決定換2個字,然後盤算著午餐要買什麼回去給老婆,當時女兒剛出生,老婆請了4個月產假。

沒想到,他居然開口了。

「我其實很後悔。」

我愣了一下,手術失敗就算了,但移植明明很成功,有什麼好後悔?不過他的表情告訴我,接下來這段話很重要,如果沒人聽,很可能就會被他帶進墳墓。

「算命的說,我能活過60就很偷笑了,我阿爸50多歲過身,也是因為肝病。生死有命,自己的歲數自己清楚,不過講歸講,遇到癌症的時候,心裡也是會怕。我原本還在猶豫,因為開刀前媳婦有來找我,然後直接跪下,希望我再考慮一下。她擔心這刀下去,兒子身體會變差,影響整個家庭,但我當時什麼都沒講。

雖然手術很成功,但我每此看到兒子笑著抱我的照片,就覺得自己很自私,根本笑不出來。

他原本是開夜車的,手術後不能再熬夜,但轉日班薪水差很多,假日還要兼差,後來只好換工作。他現在變得很瘦,也很容易累,雖然他說吃清淡一點也好,而且肝也慢慢長出來,但一想到他從小到大都是白白胖胖的,現在卻變成這樣,我就覺得很捨不得。

我每天都在擔心,擔心他一生病就要休養很久,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講,也不敢跟他們講,我如果說後悔,他們一定很難過。

現在想想,開刀真的很不划算,我這條命再活也沒幾年,可是我卻連累他們的生活,我真的不應該讓孩子捐肝。如果你有孩子,一定知道我在講什麼。要是可以重來,我一定拒絕!做老爸的,怎麼可以讓孩子少一塊肉,那也是我的肉啊。」

一個看起來幾百年沒哭過的男人,哭起來卻跟個孩子一樣,我一邊看著阿伯,一邊想著女兒的臉,那張還沒長大的臉。

想捐肝被拒絕的女兒  父親過世後揮不去的愧疚感

多年之後,情況出現了逆轉。

我面前那塊被拒絕的肝,是屬於一個女案主的。

她的父親與肝病纏鬥數年,最終還是敗陣下來,幾年過去,這件事依舊困擾著她。因為院方說她父親只要進行活體移植,一定能再多活幾年,於是她和手足們偷偷進行配對評估,結果只有她符合標準。

沒想到,父親聽完大手一揮,斷然拒絕。往後幾年,父親逐漸接受了與病魔共存,換另一種方式呼吸,直到斷氣之前,他都沒再提到這個選項。

「我每次想到都覺得很愧疚,解藥明明在我身上,為什麼就是不跟我拿呢?」

「你覺得為什麼?」

「我知道他很疼我,但幹嘛要逞強?他以前就是個超硬派的人,如果我們被紅外線瞄準,他一定是出來擋子彈的那個。但換肝不是玩漆彈,是人命關天的事耶,我不懂他在堅持什麼,我從頭到尾都願意啊。」

「沒錯,但他不願意,去理解他的不願意,或許更重要。」

接著她用一種「你們這些局外人懂什麼」的眼神看我。

「我是真的不理解,難道他不願意跟我們過下半輩子嗎?」

「嗯,我也不確定,但我想至少在剩下的時間裡,他活得很帥氣。」

「帥氣?」她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拜託,你要是看過他最後2年的樣子,你絕對不會講出這2個字,那很狼狽!我看到父親那樣,我真的恨不得趁他睡覺時把他拖去麻醉,然後把肝換給他,我每一天都這樣想,每一天!到底要怎麼辦,我到現在還是很想他⋯⋯嗚⋯⋯」

她已經泣不成聲了,對話陷入僵局,因此我們冷靜了一會。

別只為了讓家人活下來  而忽略將來活下來後的狀態

「抱歉,是我用詞不當,但能夠讓我解釋一下嗎?」

她點點頭,不斷用衛生紙拭淚,但淚水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帥氣這件事,指的並不是外在狀態,而是心態。我想,他應該也很願意跟你們一起過他的下半場。但或許他也意識到,比活下來更重要的,是手術會影響你的健康與未來。這件事是否會發生,沒人說得準,而他最後一項任務,就是保證這件事不會發生。現在看來,他做到了,你活得很好,只是非常想他。」

接著我把阿伯的故事,以及他說過的最後幾句話,對她說了一遍。

「坦白說,我不確定你父親怎麼想的,但有些比較硬派的老爸,就是沒辦法讓孩子的身體少一塊肉,哪怕只要挨一刀都沒辦法,這是很直接的感受,想都不用想,因為這種事想到就心疼。

換個角度想,即使手術成功,你用半塊肝換到一個多活幾年但不開心的父親,而他把換到的餘生都用來後悔,這真的是我們要的嗎?又或者,這是他要的嗎?」

多年過去,我不知道阿伯過得怎樣,但那些話我一直留在我的腦袋裡。

我們都希望他能活下來,只是我們往往會忽略他活下來之後的狀態。因此,即使他活得很狼狽,但在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他都沒有動搖,因為你的肝,比他的命更重要。這就是我認為他帥氣的原因,你那塊被拒絕的肝,其實被保護的肝。」

她閉著眼不斷點頭,我不確定她是贊同,還是想起了關於父親的某些片段。在這種時刻,心理師真的幫不上什麼忙,但慶幸的是,案主會成為彼此的解方。

結束之前,我問了她一句,「你兒子準備升國二了吧?」

「對啊,他足球踢得超好,每周都會比賽喔。」

「但如果20年後,你的肝也出現問題了,你會讓兒子捐肝嗎?」

「不會!」

她說得斬釘截鐵,而那表情很硬派,接著她反問我,

「如果是你,你會讓孩子捐肝嗎?」

「我⋯⋯應該也不會。不過我希望,」我補了一句,「我到時候有勇氣說出來。」

(本文轉載自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劉仲彬臨床心理師FB,原文標題為〈被拒絕的肝〉)

■50+註:為避免肝臟恢復不佳,肝臟捐贈者術3個月後才可以上大夜班,衝擊性較大的運動則建議半年後才開始,且3、6個月及一年需要回診確認身體的恢復狀況。文中阿伯描述兒子的情形,有可能是個案或階段性狀態。此文以探討受贈者與捐贈者家人兩造的不同想法為主,關於肝臟移植與捐贈的詳情與風險評估,請與醫師諮詢。

2022/10/20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家人心理生病,自己無能為力?英國人氣心理師Julie Smith:17件小事,減輕彼此的壓力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