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後,6成人有白內障!眼科權威蔡宜佑:吃葉黃素不能防白內障,如何有效保護眼睛?
要用一輩子的眼睛,如何保養?
文/黃亞琪 圖/蔡宜佑提供
編按:根據統計,近年台灣罹患白內障的病人有年輕化的趨勢。原本清晰的視野,因為水晶體變得混濁,而出現辨色異常、夜間視力變差的症狀,影響生活品質。罹患白內障的危險因子為何?為何年紀愈大,罹患白內障機率愈高?而醫師也指出,吃葉黃素無助於預防或治療白內障,真正有效的預防之道為何?
當你開始覺得看世界時,色彩變得昏黃,不要浪漫過了頭。早發性白內障可能已經悄悄找上門了!
白內障手術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學中心副院長蔡宜佑指出,根據健保署資料,2018年55歲以下、進行白內障手術者,比率約10-13%。到了2022年已佔總比例16%,幾乎是以每年6%的比例快速成長。這個數字,呈現出白內障有年輕化的趨勢。
白內障如何預防?真的罹患白內障,吃藥、開刀、選擇人工水晶體,又要注意哪些事?
早發性白內障有增加趨勢!高度近視、不戴太陽眼鏡都是危險因子
蔡宜佑進一步剖析,白內障最常見的原因是老化,另外也有早發性、外傷性等類別。55歲是老化性和早發性白內障的分野線,也是如需進行手術需通報健保署的年紀。
「所以,若說50歲以上有6成人口患有白內障,那是比較寬鬆的說法,就是原本清澈的水晶體開始有一點點不透明;嚴格定義來說,65歲以上者患有白內障佔6成是比較準確的。」蔡宜佑說。
然而,白內障有年輕化趨勢也是不爭事實。水晶體位於眼球內角膜、虹膜後方。正常情況下,水晶體呈現透明清澈狀,可以將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上,形成清楚影像。原理就如同照相機的鏡頭將光線集中在底片上。
所以,水晶體一旦變得混濁,就如同鏡頭斑斑蒙塵,致使光線無法完全穿透而造成模糊影像。眼前的顏色也從明亮、轉為黃色、咖啡色、最後變成白色或黯淡顏色、到了夜晚更會出現視力降低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白內障」。看世界的顏色從清澈到黑白,是一段逐漸黯淡的過程。
哪些人是白內障的高危險群?蔡宜佑指出,白內障跟年紀有關,水晶體功能退化,光線自然無法聚焦。年輕人罹患白內障最常見的原因則是紫外線傷害、高度近視,再加上大量使用3C產品。他曾碰過白內障病人,不過30歲出頭,近視高達3千多度。高度近視會造成眼睛虹膜和視網膜變長,自然影響位於兩者中間的水晶體變形,進而病變。
此外,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必須服藥的糖尿病患者,罹患白內障的風險也較一般人高。而根據蔡宜佑團隊的研究,氧化物質因子不只是引發癌症的危險因子,也會促使早發性白內障的發生。
那麼該如何「制敵機先」,洞悉白內障的前兆呢?蔡宜佑指出,以老化白內障來說,如果發現自己有視力突然變差、看東西顏色逐漸偏黃等症狀,就要注意;若是年輕、早發性白內障,症狀則是近視突然加深,以及兩邊眼睛看顏色的差異加大。
白內障如何預防?吃天然維生素C勝過葉黃素、眼藥水別亂點
2022/10/14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