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泰人壽廣編贊助
當長壽成為一種趨勢,生命樣貌就該有更多精彩。從100歲、80歲回頭看,50歲正是熟年起點,重回大學練就第二本領、打造老後創業曲線、在IG上活出銀髮價值,愈來愈多「老活」正在譜寫後半段人生變奏曲。
日本東京,位於池袋附近的立教大學教室中,一群50歲以上的熟年學生正在分組討論「自動駕駛技術」的理論應用,他們是今年三月才剛入學,打算用一年時間拿下「履修證書」的跨世代共學者。
東京另一頭的首都大學,今年同樣迎來一群50~80歲的學生,他們學習的科目從歷史、文學、社會到自然科學、土木工程都有;雖然這些學習不具學位認證,但該做的研究、該交的報告,甚至是班級出遊活動,他們一樣專注認真、熱情參與。
作為全球知名且資深的長壽國家,日本愈來愈多熟齡族群積極經營「老活」(編按:老後的生活),從青銀共居跟年輕人交流、終身學習練就第二本領、熟年就業、創業展現熟年價值,到成為高齡網紅、紅出日本,紛紛在不同領域讓下半場人生增添實現夢想的精彩。
限制精彩人生的不是年齡,是心境
日本暢銷書作家坂東真里子在《退休建議》(老活のすすめ)一書提到,很多人以為60歲後的生活開始走下坡,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錯誤。
她舉例,印度將人生分成四大歷程,包括30歲前後的「學生期」、 60歲前後的「居家期」、80歲前後的「林棲期」、80歲之後是「雲遊期」;多數人談到退休,就是從努力工作的居家期,一下子就跳到全心放鬆、等待人生終點的雲遊期,「如果真的這麼做,將錯過最有趣、最能享受的林棲期」。
坂東眞理子觀察,到了林棲期,已經不需要像在職場上,事事要求效率與完美,此時追求的是心靈的滿足與成就,她建議熟年大人常常反問自己:對於幸福而言,什麼是不可或缺的呢?「想到了,不論是多麼微小的事情,只要能做好就是成就」。
四大支柱 支援老活清單
看回台灣,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人平均壽命趨勢長期向上,2021年為80.86歲,其中男性77.67歲、女性84.25歲,為歷年次高;這也意味著50歲過後,不管退休與不退休,都還有20年以上的時間,足以展開與前半段職涯相同或截然不同的第二曲線。
但是,人生選擇權不會憑空掉下來,想要擁有更多彈性空間一定要做好「老活清單」,重新梳理人生四大支柱,掌握自己的位置:
1 健康管理要做好:超過80%的退休族認為健康是退休後,保持幸福感最重要的基礎,除了飲食、運動外,一定要有醫療保險,若突然生病住院,才不必擔心被醫療費用壓垮老活規劃。
2 家庭關係要顧好:人際網絡代表與他人的連結度,好的家庭關係與人際關係能提升生命品質,還能改善老活幸福度。
3 目標設定要想好:根據統計,具有強烈使命感的退休人員更快樂、更健康、更長壽;找出最想要的老活目標,然後將新的「時間財富」盡情花在上面。
4 財富規劃要理好:財富規劃不是無止盡累積資產,而是擁有足夠的資源,尤其是難以預期的健康與長照護理需求,才能放心地過上想要的老活日子。
熟齡防癌保險 確保老活不中斷
若要說最難掌握老活規劃的意外因素,非疾病莫屬。台灣人雖然愈來愈長壽,但根據衛福部2020年的資料,國人不健康生存年限仍高達 8.04年;其中,又以衛福部統計2019年的癌症好發在熟齡族群50~75歲(註1),風險最高。
註1:衛福部統計:2019年台灣十大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0~75歲。
雖然癌症目前已經不再被視為絕症,但高額自費的醫療器材或藥物可能為老活規劃帶來嚴重一擊。因此,針對熟齡族群的罹癌保障商品也應運而生,例如,國泰人壽首創熟齡族群專屬的「守護摯己防癌專案-樂康愛防癌定期保險(外溢型)」,強調55~80歲都能保,也是目前業界承保年齡最高的一次給付型防癌險。
以常見的癌症標靶藥物來說,一次療程花費可能高達百萬元,「樂康愛防癌定期保險(外溢型)」結合癌症基因檢測的實物給付,以專案價進行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於罹癌保障期時檢測,配合評估標靶、免疫、化療等合適藥物,做到精準治療、監測,確保照護品質。
有趣的是,現在的新型醫療保單,也不再單純只有保險功能,為了促進熟齡族群的健康程度,也結合外溢機制的設計,國泰人壽鼓勵保戶動起來,投保後加入國泰人壽Cathay Walker Plus健康計畫(簡稱CWP健康計畫),完成健康任務,如走路、睡眠、單日運動心律達標等,隔年起享有最高10%的保費減免。
當長壽成為一種趨勢,生命樣貌就該有更多精彩,加入「老活」行列,一起譜寫後半段人生變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