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培芸專文|還來不及得到父母的愛與肯定,他們就老了!受傷的大人,如何療癒自己?

洪培芸專文|還來不及得到父母的愛與肯定,他們就老了!受傷的大人,如何療癒自己?
2022.10.05
25,792
作者|陳莞欣

作者|陳莞欣 2022.10.05

25,792

文/洪培芸 攝影/日常散步・李盈靜

編按:成長過程中,曾經覺得被父母虧欠,沒有得到肯定和關愛嗎?如果還來不及與父母和解,他們就已經老了、甚至離開人世,心中的坎該怎麼過得去?心理師洪培芸指出,和解從來都是為了自己。自己的心結,最終得透過自己來解。受過傷的孩子,如何療癒自己、成為真正成熟的大人?

過了中年,原本以為自己會隨著歲月的洗鍊而心境益發豁達。沒想到,每當看到網路文章講起原生家庭,心中的那些刺就一再隱隱作痛,當時父母對自己的情感忽視,當年父母的重男輕女,都讓許多人對於原生家庭有著愛恨交織的複雜情感與心結。

這樣的心情,你也有嗎?那些被虧欠的感覺,其實埋藏及橫亙在你的心中;逢年過節時,家人團聚笑語盈盈,大家和樂融融的模樣,彷彿自己出生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完美家庭,沒有創傷的童年及成長過程。哪裡是這樣呢?!父母語氣急迫地不為什麼,就是為了要她簽下放棄繼承財產,要她一切讓給弟弟的那個畫面,她一生難忘!

那個當下她咬緊牙根,淚水直逼眼眶!父母都說,「手心手背都是肉」、「男生女生一樣疼」。結果是沒有比較,沒有傷害。一樣都由他們所生,為什麼在爸媽的心中,自己就是不如弟弟或哥哥?甚至自己的成就及貼心程度遠遠超過兒子,爸媽總是看不見自己的努力及表現。

爸媽一通電話來,身為女兒的自己立刻忙著處理及發落,沒有絲毫地拖延及怠慢;反觀他們疼入命的兒子呢?三催四請才會現身。爸媽對此總是自動忽略,也會自行腦補:兒子是忙於工作,兒子是忙著照顧婚後的小家庭⋯⋯難道她就不忙嗎?難道她是整天閒著沒事做嗎?所以總能第一時間接起電話,隨時隨地聽候差遣?

她不是愛計較,也不是她雞腸鳥肚,然而她偏偏就是忘不掉,父母虧欠及輕忽她的感覺,總是很難轉化及忘卻。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希望自己在重要他人的心中,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最常見的重要他人,除了伴侶,就是父母。被父母所重視的份量,那份被父母之愛蓋章的效力,遠遠勝過其他人。

父母不疼愛我,是他們不為或不能?  跳脫二元對立的思考,才可能放下

許多人開始向內心爬梳,從書籍和文章尋求解答,想知道父母是「刻意不為」?還是「著實不能」?藉此讓自己對父母的心結能鬆開一些,也讓自己能好過一點。然而,這樣的區別正是「二元對立」的劃分。父母刻意不為是惡,父母著實不能是善。一旦落入善惡的判斷,就會將關係推向火坑。負向情緒益發濃烈,彼此也更難和解。

文未完!免費加入會員觀看

加入《50+》會員,3大好康免費升級

  • 讀好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 玩活動:參加會員限定活動
  • 學知識:《50+生活百科》熟齡知識庫免費看
Info

洪培芸

養心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著有《人際剝削》、《微笑憂鬱》、《為什麼關係融洽,另一伴仍出軌?》及《心理防衛》(皆為寶瓶文化出版)也是各大企業、大專院校、電視、廣播及Podcast節目時常邀請的心理學專家。曾開設《心靈自由的十堂課》,並在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帶領女性成長團體。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