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蔣德誼 圖/Shutterstock 資料來源/ESSE online、筆子Journal
編按:著有《一週丟棄8成物品的技術》、《不購物的生活》等著書的63歲日本部落客筆子,從50歲後開始實行斷捨離,也在雜誌專欄分享自己的極簡生活心得。她說,每天花15分鐘,一週就能清除8成不需要的物品。怎麼辦到?
過了50歲以後,就很難說人生還有大把的時間和心力可浪費。隨著歲月的累積,若家中堆積的物品太多,就得花更多力氣在收納整理和維持清潔上,也是對於體力的消耗。
喜歡、能派上用場的東西就物盡其用;相對不是那麼重要的東西,就不妨果斷捨去。這是提倡極簡生活的日本部落客「筆子」認為:「熟齡者應該將生活的規模縮小,並盡可能減少所擁有物品」的原因。
即使不做收納和打掃也沒關係、而是只要丟掉東西就好。「其實這並不如想像中的困難,只要每天實行一點點,就能逐漸養成判斷東西是否該丟的眼光,並且逐漸習慣不累積多餘物品。」筆子說。
每天花15分鐘做斷捨離 就能累積可觀效果
筆子說,在進行斷捨離計劃之前,應該先思考自己對於未來生活的期待,進而確認自己「為何想要實行減物/斷捨離」。身為專業主婦的筆子,也是在過了50歲之後,決意要把家裡整頓一番,她的理由是:「除了不想看到家裡堆積著各種令人煩心的雜物,若是現在不做,往後只會更難處理。」
而與其空泛地想著:「今年一定要整理」、「這個月一定要整理」,不如每天確保一定的作業時間,更能有效、循序漸進地完成斷捨離的目標。
她所提出的「1日15分鐘」整理法則概念非常簡單:只要每天在15分鐘內,針對某個特定區域──像是衣櫥、廚房或是書櫃,然後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挑出來捨去即可。她也提供實際執行時的5個重要原則:
1. 先從堆積無用物品最多的地方開始
筆子認為,愈是累積了大量無用雜物的地方,進行整理之後的成就感就愈大,她將這樣的區域稱為「Prime Zone」,對於初次嘗試實行斷捨離的人來說,是最好的目標。
如果覺得大範圍的整理過於困難,也可以先從小地方開始,例如櫃子的其中一層、一個抽屜、甚至是工具箱、錢包這樣的小地方也行。從可以收納物品的地方開始整理,也是一個好方法。
2. 有明確的整理目標
例如「想要在淨空的沙發上看書」、「希望從櫥櫃裡找東西時更容易」等等,即使是微小的目標也OK。也可以先決定好今天要丟棄物品的數量:例如要丟掉10本過期的舊雜誌、10件衣服等等,有了具體的方向,就可以朝著這個既定目標努力,更能鼓勵自己確實執行。
3. 看起來明顯是垃圾的物品就不要猶豫地捨棄
聽起來似乎有點誇張,但筆子認為,在大部分人擁有的物品中,真正需要的部分大概只佔了2成,其他都是無用之物。
雖說久而久之就能養成判別物品是否還需要保留的眼光,但進行斷捨離時,不妨可以從明顯已經無法再使用、或是可以回收淘汰的物品開始。例如壞掉的家電、堆積的空紙箱等等
4. 一次整理以15分鐘為限
每次整理都以15分鐘為限,不妨可設定計時器,時間到了就先休息,否則久而久之,捨棄的標準容易愈來愈寬鬆。如果真的想要再繼續,可以過一段時間後再繼續,且一天以不超過2小時為宜。
5. 已經丟掉的東西就不要再撿回來看
人對於物品的執著心,有時候難以想像。即使原本決定要丟掉了,若是再拿起來看看摸摸,可能又會有所猶豫或捨不得。因此,一旦決定丟棄,已經放進垃圾袋東西,就不要再去看它,果斷地告別吧。
從最容易整理的物品開始 一天完成一個地方就好
在《一週丟棄8成物品的技術》書中,筆子規劃的整理順序為:衣櫥→櫥櫃→廚房→書櫃→客廳雜物→家中的各個角落→紀念品。
以她的實際經驗而言,衣服、包包、鞋子和飾品這類物品是最容易整理的。「因為它們和穿著打扮有關,隨著年紀變化,一定會有部分在風格不再適合自己,或是根本無法再穿上,因此相對容易淘汰。」
其次則是廚房裡的器皿或廚具。「多數人每天實際使用的碗盤或鍋具,其實就是那幾個用起來最順手的。可能因為一時喜歡或是忽然產生的烹調興趣買回家,結果用了幾次就打入冷宮,或是家庭成員、烹飪習慣的改變,都可能導致它們現在已經不再適用。」
至於有著紀念性的物品,由於和親友或是重要的人在情感、回憶上有所連結,感覺上要丟棄可能不是那麼容易。但像是照片、信件等物品,可以重新檢視之後,只留下真正想要保留的部分,或是翻拍成數位檔案之後保存。
「即使沒有丟棄,大多數人可能也只是把它堆在某個紙箱裡、然後塞進某個角落而已,說不上什麼珍惜。真正重要的回憶其實是留在心裡,而非在物品上。」
完成斷捨離之後 也要持續極簡生活精神
此外,斷捨離也不僅是把東西丟掉而已,減少對物質的執著,練就分辨真正需要或只是一時興起,養成不隨意購買物品的習慣,也是極簡生活的根本精神所在。在斷捨離進行到一定階段之後,筆子也提出了5個不會讓家中恢復雜亂或是物品太多的方法:
1. 每天花5分鐘打掃,會比累積一個禮拜再花半小時來清掃來得輕鬆。
2. 東西不要放在地板上,避免不知不覺中愈堆愈多。
3. 使用完之後立刻將物品歸位
4. 買了新的而淘汰下來的舊物要立即捨棄,如舊手機、家電等。增加新的物品的同時,就要丟棄一個舊的物品。
5. 真的有需要的東西才買回家
物品減少之後,除了容易維持家中的整潔清爽,也不容易總是花時間在找東找西,進而讓身心都更輕鬆愉快,還能達到節約金錢的效果。
「減少物品的最大好處,除了可以減少整理和清潔的工夫,心情上也會變得更加自由。因為只留下對自己真正重要、有意義,可以提升的物品,人生也會慢慢更符合自己喜歡的樣子。」筆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