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另一半是傳統大男人,她卻拒當聽話小女人!吳娟瑜:不必當神仙眷侶,有四分認同、六分尊重的和諧已足夠
下一篇

洪培芸專文|50後的婚姻,既無法改變伴侶又不想離婚,怎麼讓自己過得好?

另一半是傳統大男人,她卻拒當聽話小女人!吳娟瑜:不必當神仙眷侶,有四分認同、六分尊重的和諧已足夠

在你與我之間,搭起「性格內化」的橋樑。

文/吳娟瑜 圖/吳娟瑜老師FB

編按:許多夫妻當初因彼此個性互補而結合,後來卻因為同樣的理由而彼此厭恨……婚姻經營是一道難題,就算長年在兩性及婚姻領域耕耘的演說家吳娟瑜,也走過婚姻的磨合期。如果另一半是其成長時代造就的大男人,相處就更需要智慧。她如何一路摸索走過來?

韓國偶像明星宋慧喬、宋仲基煙火般絢麗短暫的婚姻,徹底打臉了公主王子幸福快樂的童話美夢,也讓許多不婚族更堅定「be single, be happy」,寧願愛情保鮮,不求婚姻保固。

長年在兩性及婚姻領域耕耘,又是資深已婚族,我認同人生不會因少了婚姻這個經歷而荒涼,若選擇牽手不鬆手,也可能在披荊斬棘後的烽煙盡處,體悟到無晴無雨的甘甜。

法國存在主義大師沙特和女性思潮先驅西蒙.狄.波娃,那紙愛到極致又絕對自由的「愛情合約」,羨煞無數有情人—原來愛情的天空可以如此揮霍,可以如此恣意,各取所需!

「沙特眼中這個如影如鏡如知己的靈魂伴侶,若成為法定伴侶,還可以攜手長眠嗎?」這肯定是在婚姻汪洋中載浮載沉者的千年一問。

和另一半個性互補  是補足缺角,還是多出芒刺?

雖然不是嬌嬌女,我大學畢業結婚後才真正離開原生家庭;Show(編按:作者先生)從高中就離家住校,考大學、填志願……樣樣自理。他年紀輕輕就獨立自主,超「man」的特質深深吸引依賴成性的我;活潑開朗、積極投入社團的我,在滿腹詩書、懷抱理想卻不擅涉外的Show眼中,自是閃閃惹人愛;像許多芳華正盛即被邱比特相中的戀人,我們都深信,可以在對方身上找到自己渴望卻缺了的那幾片拼圖。

母親一輩子以夫為天,苦守一個「不完整」的家,終究沒有換回婚姻中的發球權,是一面讓人不忍回望的鏡子。

可能習慣了「服從領導,接受管束」,當愛情來敲門時,我自然而然成了順從的小女人:為了看起來神清氣爽,我把一頭長髮剪短,Show為此和我大吵,戰況激烈到幾乎要分手;畢業旅行的同樂會上,我和大夥兒開心笑鬧,這位桀驁不遜的才子,不由分說把我拉到會場外,以「你太high了!」為由臭罵我一頓。當時只覺得他愛管我,沒有意會到未來的老公是個強勢又倔強的「大男人」。

婚前優點成了婚後地雷  缺少磨合,還是根本不適合?

以愛之名推開婚姻這扇門,似乎沒有讓我成為愛情拔河賽中的受益者,兒子相繼報到後,孩子、工作與瑣碎家務三頭馬車連翻拉扯,Show心目中那個可愛活潑的小女子鮮少現身,多數時候,他看到的是疲憊不堪又疑神疑鬼的妻子。

Show獨立果斷的「優點」,也屢屢成為生活中的地雷:不是讓我暗中掉淚,就是惹得我火冒三丈。

有一回我帶著唸小學的Bridge和Arthur回娘家,突然接到Show的電話:「我忘了帶鑰匙,你趕快給我回來!」我與孩子忙不迭回家開門,臉色凝重的Show劈頭一句:「為什麼這麼慢?」傷的不只是我,還有手足無措的孩子們。

我力爭上游成為專業講師後,一個有強烈企圖心的老婆,對Show是一大挑戰,

我的「新形象」顯然與他心目中的「好妻子」漸行漸遠,他卻沒準備好「面對現實」。

某天下午演講後回到辦公室,秘書告知不久前有電視台邀約,晚上參與現場節目,討論當時炒得沸沸揚揚的,20多歲男生愛上50多歲大姊姊的老少戀。「徐老師認為你喉嚨啞了不應該去!所以跟企製回絕了。」秘書話沒說完,我已為之氣結,Show豈可越俎代庖代為回應?他說話或拍板定案前,為何總忘了問問我這個當事人的感受和看法?

「愛情原來是一場誤會,我愛上的其實只是『假象』?」我告訴自己,婚姻這件事可以沒有激情,不能沒有「真相」,孩子不該在爸爸的脾氣和媽媽的眼淚中自求多福。背負傳統女性的「緊箍咒」與現代女性的「覺醒意識」,我開始探究自己和Show是缺少「磨合」,還是根本「不適合」?

等待對方改變是徒然的  內化才是婚姻最重要的學問

電影、閱讀、參與成長團體及四處演說,傾聽許多婦女的心聲,我看到威權世代的縮圖,也釐出更清晰的線索—「大男人」不是我家的特產,是一個時代的符號與共同語言

許多台灣男士在一個以父為尊的家庭耳濡目染,大嗓門及語氣嚴厲,往往是丈夫與父親最重要的鎧甲;「聽話」,也成為多數女性的最安全的保護傘,但這不是我期待的夫妻關係。

閱讀趙文滔、許皓宜兩位諮商心理師合著的《關係的評估與修復》(張老師文化出版),其中一段話讓我的婚姻修行豁然敞亮:「阿龍.葛瑞奇在臨床心理治療工作發現,許多夫妻當初因彼此個性互補而結合,後來卻因為同樣的理由而彼此厭恨……葛瑞奇認為,夫妻之間的任務之一是將對方與自己互補。對立的性格內化進自己性格結構中,若是無法成功內化,就可能形成夫妻間不斷的衝突。」

我期待擺脫依賴,渴望獨立自主,Show希望走向群眾活絡人際,個性互補讓我們彼此承諾共組家庭,「因為同樣的理由而彼此厭恨」,也真的成為生活中的窒礙暗黑。

原來我們未見得是「個性不和」,而是各自站在既有的價值傳承上,等待對方「為愛改變」,時間久了心累了,自然無暇在「美好互補」與「尖銳對立」間搭起「性格內化」的橋樑

對自己的痛腳多所寬待,是尋常人性,也是內化的盲點,在平淡卻繁瑣的家庭生活中,騰出空間接納另一半「婚前的優點變成現在的缺點」,可能比在自己身上動手術卻不用麻藥更痛苦,進一步退兩步、撞牆卡關時而有之。

不求當仙侶  但求「四分認同、六分尊重」的和諧

放棄,從來不是我的風格。經過這許多年的「修煉」,Show的稜角少了,笑容多了,意識到小女孩已成長蛻變為對他不離不棄、榮辱與共的老婆。我不再因缺乏安全感斷然拒絕,或阻攔Show的決定,面對我的種種創意及新的生涯規劃,Show也能夠以支持、欣賞,取代過往的反對、干涉。他的「完美主義」和我的「一心多用」,也成為夫妻生活中適時調侃、絕對尊重的潤滑劑。

嘗試從自我期許、金錢價值、教養態度與婚姻觀等不同面相,「旁觀」彼此的異同後,我必須承認,「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仙侶境界,確實「人間難得幾回聞」,為維繫一個家,調整步伐「相容不扞格」,「四分認同,六分尊重」的平衡和諧卻指日可待。

(本文摘自吳娟瑜著,《最好的自己,正在來路上:不設限才能活而無憾,吳娟瑜實踐C型人生的生命故事》,好的文化)

2022/09/19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洪培芸專文|50後的婚姻,既無法改變伴侶又不想離婚,怎麼讓自己過得好?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