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東縣政府廣告企劃
近年來,地震、颱風等天然災害頻仍,臺東縣因位處於東部,容易成為天然災害第一線,而地理位置上因為南北狹長、幅員廣大,導致救援、救護工作相對困難。面對災害的不可預知,臺東縣消防局特種搜救隊肩負起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責任,特搜隊臺東大隊副大隊長吳寶龍表示:「正是因為災難無法預測,平時就要做好萬全準備,才能臨危不亂。」身為臺東子弟的他,30多年來做著最危險的工作,將守護鄉親安全當成是一輩子放在心上的責任。
30年投入消防 只為「救人的感覺真好」
談起當初如何進入消防搜救這一行,吳寶龍回憶,高職畢業後就到外地工作,「但工廠環境差、待遇不好,做了一年心想不如考公職會更穩定。」在同學哥哥的建議之下,吳寶龍報考消防員,順利結訓後本想回臺東服務,但那時東部沒有缺額,便分發到新北市消防局中和消防分隊任職。
「中和人口多勤務重,幾乎每天都有火警發生。」他苦笑說,曾經最高一天跑5場火警。個性耿直勇敢的他,更多次率先衝入火場,將受困民眾救出。「進入消防隊以前我沒有遠大抱負,但成為消防員後,發覺救人的感覺真好,生命更有意義。」之後因為家鄉父母老邁,吳寶龍多次申請轉調後終於回到故鄉臺東服務,卻在同年遇到921地震,也成為臺東成立特搜隊的契機。
臺東特搜隊救災救護 全國第1個國家級認證中型搜救隊
「回臺東那年剛好遇到921,我和同仁一起到南投集集支援,那時候看到許多國家派遣搜救隊到南投救災,也真正見識到什麼才是救災專業。」災難警醒了大眾,必須建立起自己的搜救隊,於是臺東縣消防局在2002年成立特種搜救隊,不僅是縣市中第一個成立,也比中央的國家搜救隊還早了半年。
「地震是所有天災的大魔王,臺東需要一支特種搜救隊,在第一時間搶救自己。」特搜隊成立後,除了加強訓練嚴正以待,遇到大型的天災人禍,如交通、山難事故和風災、空難搜救等,特搜隊也都身先士卒,與時間賽跑,盡力搶救。
特搜隊橘色的制服對於吳寶龍來說,是榮譽,也是種責任。
橘色制服是榮譽也是責任,更是受困災民引頸期盼的身影。吳寶龍回憶,當年八八風災,太麻里溪河水暴漲,臺東縣金峰鄉的嘉蘭部落,短短幾小時內,民宅全都被一夕暴漲的太麻里溪溪水沖走,許多部落道路和通訊中斷,「我帶著組員搭乘直升機運送物資順便進行山區搜救,我永遠忘不了好不容易降落在國小操場時,村長對我感激地說『你們終於來了,謝謝你們。』」
目前臺東特搜隊編制為106位,包含消防員、義消、民間救災團體及外部專家,在近幾年的幾次災害發生時,特搜隊均在第一時間動員整裝待命,趕往現場投入搶救工作,過去也曾參與國內包括台南及花蓮兩次重大震災及高雄氣爆等重大災害搶救,也是參與「國際人道救援工作」輪值縣市之一,更在今年通過內政部消防署的能力分級檢測,成為全國第一個國家級認證中型搜救隊。
特搜隊的任務繁雜,上山下海的救援任務為家常便飯,因此平時的訓練就更顯重要。
換個城市過生活 安全是首要選擇條件
「我認為一座城市吸引人前來居住,除了擁有友善的人民、美麗的風景,安全的環境更是重要。」尤其,近幾年臺東觀光興盛,每年造訪旅客人數都破百萬,各鄉鎮的活動皆吸引眾多遊客參加,加上前往向陽山、嘉明湖的登山人潮,為地方帶來財富、增加地方建設經費的同時,救災救護能量也必須跟著提升。
吳寶龍觀察,這3年來縣府不斷補足消防人力,長期培育地震災害搶救人員以及充實消防車輛、救災器材或特搜裝備等相關救災裝備器材,比起外縣市而言絲毫不遜色甚至還更先進。
近年來,臺東縣政府持續補足消防人力與相關設備,完全不遜於其他縣市,就是為了提高城市安全。
他強調,消防隊的工作除了救援救災之外,醫護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尤其離島偏鄉更需要緊急救護支援,消防局的高級救護隊就是「行動急診室」,第一時間搶救傷患,避免前往醫院花上數小時車程而延誤就醫。「因此,我們設下了一鄉一高救隊的目標,目前已成立11支高救隊加強離島救護,守護居民與旅客安全。」
深刻感受到家鄉這些年的蛻變,吳寶龍直言臺東越來越有魅力。「哪一個城市有像和臺東一樣藍的天空?空氣好、環境舒服,生活機能也很方便,南迴公路通車後交通也更方便了,沒有像以前想像的臺東好偏遠,非常適合退休後在臺東好好慢老。」
今年51歲的吳寶龍,其實計畫再過5年就要退下崗位,問他退休後想做什麼,他表示,還是計畫留在臺東,找個安靜的地方,種花、種菜讓身心慢下來。這些年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太少,也希望和家人出去走走,或是繼續貢獻專長。他笑說:「我一生都在救人救災,不會別的,如果身體還可以,那就當義消或志工,繼續服務臺東的民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