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莞欣 攝影/日常散步・李盈靜 內文圖片提供/高翊峰
編按:小說家高翊峰,近日出版散文集《聊聊》,紀錄他和步入青春期的兒子夏之間的對話。每當兒子察覺到他情緒低靡時,就會問他:「是不是中年危機?」他這幾年歷經辭職離開職場、父親過世、兒子快速長大,苦樂參半的中年階段,該如何自處?
好發於40、50世代的中年危機,是怎麼一回事?
小說家高翊峰,近來有時會被15歲的兒子於夏提醒,「我青春期快來了,你的中年危機趕快處理好喔。」超齡的成熟用語,除了讓身為父親的他驚訝,也開始思考如何面對即將展開的初老歲月。
49歲的高翊峰,是知名的中生代小說家,也曾在多本時尚雜誌任職。幾年前,他辭去《FHM男人幫》雜誌總編輯一職,專心當個「寫小說的父親」。
有些中年危機,是重新尋找人生方向的迷惘。但高翊峰笑說,他始終知道自己的熱情所在:「寫小說和陪伴兒子,就構成了我全部的人生。」然而,40歲後的工作變動、父親離世、兒子在數年內快速成長,都讓他對生命有更多複雜的思索。
高翊峰自言,中年即使沒有危機,也會對生命有更多複雜的思考。(李盈靜攝)
44歲離職寫小說、和家人過山居生活 在日常中創造無價的美好回憶
40出頭時,高翊峰在時尚雜誌擔任總編輯。他回憶那段日子,為了兼顧寫作和雜誌工作,他常在早上5點鐘起床,寫小說到9點再進辦公室。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後,下班通常已是晚上8、9點。若適逢月刊截稿期,往往是凌晨2~3點才能回到家。即使是週末,也無法完全放下工作,和家人相處的時間相當有限。
2017年,他決定辭去總編輯的職位,給自己一個新的嘗試:全職寫小說,也全職當父親。「如果從大學打工算起,當時我已經上班22年了。我想給自己3年的時間,給小說一次機會,也陪於夏到他國小畢業。」
因為愛山,高翊峰和家人在20多年前就搬到新店山上的社區。從家中的陽台望去,可以一覽台北盆地的風景。鄰居包括猴子、白鼻心、貓頭鷹、蛇,乃至於鍬形蟲、竹節蟲等各式昆蟲。山上也有菜攤和便利商店,一週只要下山採買1~2次。一家人在台北市郊,過著親近自然的微型山居生活。
在新店山上的家,傍晚時分可看到美麗的夕陽。(高於夏攝)
不用打卡上下班後,待於夏4點多放學回家,就是父子間的「聊聊」時光。傍晚時分,兩人會出門到後山散步。有時,爸爸到河堤邊慢跑,於夏則拎著滑板隨行。
山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社會。高翊峰說,有別於都會較有距離感的人際關係,他和於夏在社區散步、打球,常會碰到認識的孩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因此更加緊密。
他不諱言,自己算是個「黏兒子」的爸爸。辭職後的幾年,他的週末時光不再有編輯、老闆、公關的工作電話,可以全心地陪於夏踢足球、騎單車、吃冰。許多日常的插曲,都是父親的美好回憶。像是父子第一次登上七星山、第一次看到於夏站上蛇板,成為有模有樣的滑板少年……。「我想在被允許的時間裡,盡情地溺愛夏。」
父子倆第一次去爬山。